简介
本书对中国古代逻辑学进行解构,作者认为,中国古代只有逻辑思想而没有逻辑学,该书主要内容有:“墨辩逻辑学”解构——从《小取》的逻辑矛盾看墨辩与逻辑学的根本区别、 “侔式推理”解构、墨经》的语言分析、从诠释学看墨辩研究的逻辑学范式、从“杀盗非杀人”看逻辑与价值的混淆、“中国古代逻辑”的异化、近百年“中国古代无逻辑学论”述评、文化的终极关怀与逻辑学的命运、中国古代有逻辑思想但没有逻辑学等专题内容。
目录
序&宋文坚
引言
“墨辩逻辑学”解构——从《小取》的逻辑矛盾看墨辩与逻辑学的根本区别
一、从发现有效推理到陷入逻辑矛盾
二、导致墨辩陷入逻辑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三、墨辩与逻辑学的根本区别
四、“墨辩逻辑学”的论证不能成立
五、结语
“侔式推理”解构
一、“侔”在原典中的内涵和外延
二、“侔式推理”是对“侔”的过度诠释
三、结语
《墨经》的语言分析
一、被诠释为周延规则的语言分析
二、被诠释为逻辑推理的语言分析
三、《墨经》的语言分析与逻辑学的关系
四、结语
从诠释学看墨辩研究的逻辑学范式
一、引言:文化史的视角与诠释学的视角
二、诠释学概观
三、中国的过度诠释传统与逻辑学范式的“前理解”
四、梁启超和胡适的过度诠释
五、现代派的过度诠释
六、沈有鼎对逻辑学范式的反思
七、结语
从“杀盗非杀人”看逻辑与价值的混淆
一、“杀盗非杀人”的逻辑分析
二、“杀盗非杀人”的价值分析
三、墨辩的症结:逻辑屈从价值,价值牺牲逻辑
关于“侔式矛盾”的形式证明
一、引言
二、自然推理系统及其基本规则
三、两个形式证明
“中国古代逻辑”的异化
一、“中国古代逻辑”异化的基因
二、“中国古代逻辑”异化的典型
三、“中国古代逻辑”的异化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偏向
近百年“中国古代无逻辑学论”述评
一、王国维:“中国有辩论而无名学”
二、郭沫若对“名辩”即逻辑的否定
三、台港新儒家的中国古代无逻辑学论
四、杨振宁的中国古代无逻辑学论
五、“中国逻辑学”学派中的怀疑派与反叛者
近百年“中国古代无逻辑学论”述评(续)
一、现代性的中国无逻辑学论
二、后现代性的中国无逻辑学论及其海德格尔来源
三、结语
文化的终极关怀与逻辑学的命运——兼论中国文化不能产生逻辑学的根本原因
一、引言
二、逻辑学在两希文化中的不同命运
三、“内圣外王之道”:中国文化的终极关怀
四、中国文化不能产生逻辑学的根本原因
中国古代有逻辑思想,但没有逻辑学——答马佩教授
一、两种不同的逻辑观
二、逻辑思想:从逻辑思维发展为逻辑学的中介环节
三、“中国古代逻辑学”的名与实:逻辑学其名,逻辑思想其实
四、余论:为“据西释中”的“合法性”辩护
附录:评张东荪的文化主义逻辑观
后记
“中国古代逻辑学”解构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