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sthetics and morality

副标题:无

作   者:(英)舍勒肯斯(Elizabeth Schellekens)著;王柯平,高艳萍,魏怡译

分类号:

ISBN:9787220080425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以恳谈的方式,深入探讨了美学的一些主要问题,揭示了美学与道德哲学的交汇关系。许多章节引导读者一起反思美的本性,艺术与道德的互动关系,并且为此提供了更为精确的哲学知识。该书富有原创意味和灵思妙想,不仅给人以阅读的乐趣,而且有助于昭示这一非常复杂和极富挑战性的思想领域。全书分为三部分:即第一部分,美学的界限;第二部分,艺术与道德价值;第三部分,美与道德之善。

目录

  致谢
  导论
  第一部分 美学的界限
  第一章 划出美学的界限
   一、两个研究领域
   二、什么使一种体验成为审美体验
   三、美学的界限是什么
   四、初步结语:设定美学领域
  第二章 艺术的价值
   一、我们为何要重视艺术
   二、艺术价值种类
   三、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
   四、初步结论:道德、审美与艺术价值
  
  第二部分 艺术与道德价值
  第三章 艺术作为一种理解之源
   一、艺术的认知价值
   二、认知主义:赞成与反对
   三、艺术能够产生什么样的知识
   四、艺术产生道德知识的范围
   五、初步结论:艺术作为一种道德理解之源
  第四章 道德信念与艺术欣赏
   一、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
   二、自律主义与审美主义
   三、道德主义与伦理主义
   四、评价道德评估的作用:复杂难办之事
   五、初步结论:从道德视角到艺术价值
  第五章 艺术务必服务于某种道德目的才算优秀吗
   一、不道德艺术:艺术能因其不道德特性而成为优秀的吗
   二、通过想象回归认知主义
   三、道德目的的限制与审查的问题
   四、结论
  
  第三部分 美与道德之善
  第六章 康德论美、道德和自由
   一、概念依赖性与逻辑优先性
   二、康德关于美是道德的象征的解释
   三、崇高
   四、席勒论审美和道德教育
   五、初步结论:在鸿沟之上架起桥梁
  第七章 对价值的敏悟能力
   一、如何评价审美特性
   二、审美敏悟能力——界定术语和概念
   三、美感和道德感
   四、初步结论:审美敏悟能力即基于经验的才能
  第八章 灵魂之美与德行
   一、从敏悟能力到品质:成为审美和道德的能动者
   二、德行的美学
   三、运用想象和编织叙事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Aesthetics and morality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