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是对发今重大课题——现代化大潮进行探索性研究的新成果。它从宏观史学视解,把现代化作为全球性大转变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首次提出以生产力为社会发展中轴的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以此论述世界的现代化发展总趋势和近世中国的社会巨变,并对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作了专题考察。全书运用跨学科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融理论与历史研究为一体,突破传统与西方的窠臼,阐发了许多精辟见解。
目录
上篇 现代化新论
序言.
第一编 大转变时代的新历史观
第一章 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研究
一 “现代化”还是“近代化”,应先正名
二 “现代化”的含义是什么?
三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 西方的现代化思潮与现代化研究
一 不断变化中的社会思潮
二 20世纪60年代——“发展”与“现代化热”
三 20世纪70年代——批判与反思
四 20世纪80年代——理论的修正与自我变革
五 西方现代化理论和发展理论的启示
第三章 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
——世界史研究的新视解
一 是一元单线,还是一元多线?
二 单因素论还是多因素论?
三 一元多线历史发展宏观架构的设想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与新的现代化理论的建立
一 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三个阶段
.二 围绕现代化的若干理论问题
三 现代化理论的研究范围和基本任务:建立现代化研究的中国学派
第二编 现代世界发展趋势通论
第五章 论现代化的世界进程
一 社会变迁的几种形式
二 两种不同的现代化进程
三 “原初现代化”——大转变的前提条件的形成
四 推进现代化的三次大浪潮
五 现代化进程的总趋势
六 现代化几种基本类型和发展模式
第六章 第三世界现代化进程初探
一 何谓“第三世界”?
二 第三世界现代化启动的历史条件
三 第三世界现代化浪潮推进的大趋势
四 国家在现代变革中的正面与负面作用
五 从“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转变的趋势
六 论“迟发展效应”
七 展望21世纪
第七章 东亚崛起的新经验——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因素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世界面临东亚的巨大挑战
三 对东亚现代化的文化因素的新探索:三个重新估价
四 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互动关系的变化
第三编 转型期中国发展趋势通论(1949年以前)
第八章 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1860年代—1940年代)
一 现代化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二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独特运动形式
三 近世世界发展大趋势与中国选择时机的自误
四 清王朝的盛极而衰与鸦片战争的悲剧性
五 “中国中心”观的时代性错误:阻碍现代化的思想因素
六 自强运动——现代化延误的制度分析
七 向制度性变革转换的失败..
八 共和时期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趋向与挫折
九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经济的依附性增长趋势
十 跨世纪的沉思
第九章 中国近百年来现代化思潮演变的反思
一 现代化意识的最初萌芽——从“御夷图强”到“中体西用”
二 现代化意识的明确显示——从“中体西用”到“西化”、“中西互补”
三 现代化概念的初步形成——从“中国本位”、“全盘西化”到“现代化”
四 探索中国发展的道路——以工立国与以农立国的争论
五 对中国现代化思想启蒙运动的反思
下篇 现代化新论补编
第四编 世界现代化进程与东亚的崛起
第十章 “现代化”的历史定位与对现代世界发展的再认识
一 现代化研究在中国的兴起
二 从“西化”到“现代化”
三 “现代”——新时代的历史定位
四 现代化研究的重大现实意义
第十一章 跨世纪的大变革与21世纪现代化前瞻;
一 20世纪的三大特征
二 当代世界变革的主旋律
三 21世纪:现代化的第三世纪
四 戒骄戒躁,探索走向新世纪之路
第十二章 东亚跨世纪的变革与重新崛起
一 对东亚历史转型期应进行再认识
二 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三种基本演变形式
三 对日本前期现代化“成功”应持两点论
四 战后东亚发展的内外因素的辩证关系
五 东亚“发展型国家”的重要功能
六 东亚发展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七 东亚发展的前景
第五编 中国的现代化道路
第十三章 走向现代化的中国道路
一 现代化——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新视角
二 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中的“四重奏”
三 中国现代化运动的脉络:三次模式大转换
四 关于愈演愈烈的激进主义趋向问题
第十四章 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经验(1949—1989年)
一 大折腾式的经济突进
二 “发展病”的政治历史根源
三 重新研究社会主义发展理论
四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第十五章 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十 方法论问题
二 中国历史传统的基本特色
三 东亚应付现代化的三种模式
四 “中体西用”——现代化启动的东亚方式
五 转型期传统因素的转化
六 面向21世纪:会通中西,创新传统
编后记...
序言.
第一编 大转变时代的新历史观
第一章 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研究
一 “现代化”还是“近代化”,应先正名
二 “现代化”的含义是什么?
三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 西方的现代化思潮与现代化研究
一 不断变化中的社会思潮
二 20世纪60年代——“发展”与“现代化热”
三 20世纪70年代——批判与反思
四 20世纪80年代——理论的修正与自我变革
五 西方现代化理论和发展理论的启示
第三章 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
——世界史研究的新视解
一 是一元单线,还是一元多线?
二 单因素论还是多因素论?
三 一元多线历史发展宏观架构的设想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与新的现代化理论的建立
一 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三个阶段
.二 围绕现代化的若干理论问题
三 现代化理论的研究范围和基本任务:建立现代化研究的中国学派
第二编 现代世界发展趋势通论
第五章 论现代化的世界进程
一 社会变迁的几种形式
二 两种不同的现代化进程
三 “原初现代化”——大转变的前提条件的形成
四 推进现代化的三次大浪潮
五 现代化进程的总趋势
六 现代化几种基本类型和发展模式
第六章 第三世界现代化进程初探
一 何谓“第三世界”?
二 第三世界现代化启动的历史条件
三 第三世界现代化浪潮推进的大趋势
四 国家在现代变革中的正面与负面作用
五 从“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转变的趋势
六 论“迟发展效应”
七 展望21世纪
第七章 东亚崛起的新经验——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因素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世界面临东亚的巨大挑战
三 对东亚现代化的文化因素的新探索:三个重新估价
四 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互动关系的变化
第三编 转型期中国发展趋势通论(1949年以前)
第八章 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1860年代—1940年代)
一 现代化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二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独特运动形式
三 近世世界发展大趋势与中国选择时机的自误
四 清王朝的盛极而衰与鸦片战争的悲剧性
五 “中国中心”观的时代性错误:阻碍现代化的思想因素
六 自强运动——现代化延误的制度分析
七 向制度性变革转换的失败..
八 共和时期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趋向与挫折
九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经济的依附性增长趋势
十 跨世纪的沉思
第九章 中国近百年来现代化思潮演变的反思
一 现代化意识的最初萌芽——从“御夷图强”到“中体西用”
二 现代化意识的明确显示——从“中体西用”到“西化”、“中西互补”
三 现代化概念的初步形成——从“中国本位”、“全盘西化”到“现代化”
四 探索中国发展的道路——以工立国与以农立国的争论
五 对中国现代化思想启蒙运动的反思
下篇 现代化新论补编
第四编 世界现代化进程与东亚的崛起
第十章 “现代化”的历史定位与对现代世界发展的再认识
一 现代化研究在中国的兴起
二 从“西化”到“现代化”
三 “现代”——新时代的历史定位
四 现代化研究的重大现实意义
第十一章 跨世纪的大变革与21世纪现代化前瞻;
一 20世纪的三大特征
二 当代世界变革的主旋律
三 21世纪:现代化的第三世纪
四 戒骄戒躁,探索走向新世纪之路
第十二章 东亚跨世纪的变革与重新崛起
一 对东亚历史转型期应进行再认识
二 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三种基本演变形式
三 对日本前期现代化“成功”应持两点论
四 战后东亚发展的内外因素的辩证关系
五 东亚“发展型国家”的重要功能
六 东亚发展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七 东亚发展的前景
第五编 中国的现代化道路
第十三章 走向现代化的中国道路
一 现代化——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新视角
二 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中的“四重奏”
三 中国现代化运动的脉络:三次模式大转换
四 关于愈演愈烈的激进主义趋向问题
第十四章 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经验(1949—1989年)
一 大折腾式的经济突进
二 “发展病”的政治历史根源
三 重新研究社会主义发展理论
四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第十五章 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十 方法论问题
二 中国历史传统的基本特色
三 东亚应付现代化的三种模式
四 “中体西用”——现代化启动的东亚方式
五 转型期传统因素的转化
六 面向21世纪:会通中西,创新传统
编后记...
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