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易经》与中国文化的起源

副标题:无

作   者:谢宝笙著

分类号:

ISBN:9787500424444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目录

目录
第二节 五帝时代与“共识中国”
一、 现代考古视野中的“五帝时代”
二、 “共识中国”的文化内涵
第二章 五帝所启动的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第一节 五帝时代前期
一、 炎黄事迹与上古文明之创造
二、 远古的智慧与朴素哲学思想的产生
第二节 五帝时代后期
一、 尧舜禅让的价值取向
二、 保持张力:进退之道与文武之道
第三节 政治实践与人文理想的酝酿
第三章 龙与波浪哲学
第一节 龙“象”与龙“理”
一、 无“理”之“象”
二、 龙“象”之“理”
第二节 龙文化的哲学意蕴
一、 天、天道与龙
二、 天人贯通
第四章 大禹精神与中国哲学的民族特色
第一节 大禹治水中的波浪哲学
序二 中国哲学起源探索的新思路
一、 大禹对五帝时代文化的总结
二、 大禹治水的哲学意蕴
三、 治水哲学在后世的回响
第二节 大禹精神与古希腊哲学
一、 从中西哲学比较看大禹精神
二、 古希腊哲学与中国上古哲学之差异
三、 古希腊哲学的物理学倾向与中国哲学的政治实践本质
四、 古希腊哲学的多样性和中国哲学的归一性
第三节 西方的“直线哲学”与中国的“曲线哲学”
一、 中西文化的核心差异
序三 融突和合与波浪哲学
二、 从希腊帝国的兴衰看“直线哲学”
三、 中国古代的“曲线哲学”与道德哲学
第五章 《周易》与中国文化之源
第一节 《易经》的原著精神
一、 帛书《易传》的价值取向
二、 《易经》原著精神中的“主题哲学”
第二节 《易经》与波浪哲学
一、 周克殷的波浪哲学
二、 波浪哲学之精致表述
第三节 《易经》哲学与阴阳、五行
序一
前言
一、 动态的波浪哲学与静态的阴阳概念
二、 五行概念对波浪阶段之划分
余论 波浪哲学与现代中国文化
附录一 时空框架、时态框架与中西文化之融合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
第一章 “共识中国”与中国文化起源
第一节 文明起源与文化起源
一、 文明起源与民族文化
二、 中国文化起源的大致年代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龙、《易经》与中国文化的起源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