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南海Ⅰ号”的考古试掘
副标题:无
分类号:
ISBN:9787030319845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2011年南海Ⅰ号的考古试掘》是关于“南海I号”沉船的考古试掘报告。书中分章节,对“南海I号”的试掘情况进行了全面介绍。对“南海I号”的打捞过程、工作历程、发掘情况、沉船保护等方面进行了介绍。突出介绍了创新方法和成果。本书是我国水下考古的重要成果,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参考资料。
目录
序 何斌
发掘工作的说明 刘志远
背景资料的介绍 卜工
一、—个偶然的发现,成就了“南海I号”重见天日的必然结果
二、新理念、新思路、新境界一从传统水下考古到整体打捞
三、组织保障、科技支撑,多学科融合——从遐想到科学
四、下沉井,穿底梁,坐气囊——从海底到水宫
五、整体打捞的里程碑意义
六、辉煌仍将继续
试掘过程的回顾 余万勤
一、硬件设施的准备
二、划区分组
三、钎探触摸
四、探方布设
五、淤泥清理
六、提取样品
七、测量绘图
八、收集文物
九、探方回填
铝制探方的运用 王志杰
一、铝制硬式探方的规格
二、铝制硬式探方的连接
三、铝制硬式探方的布设
四、铝制硬式探方的改进
五、铝制硬式探方的优劣
淤泥堆积的分析 罗斌
一、淤泥堆积的概述
二、淤泥堆积的检测与分析
三、淤泥堆积显示的问题
出水器物的介绍 罗俊雄
船首位置的研究 陈波
一、以船壳板为线索寻找船首位置
二、探方内船体现象分析
三、船首位置分析及初步结论
四、结语
水晶宫环境的现状 林唐欧
一、水体状况的分析
二、沉箱的现状
公众考古的理念 黎飞艳
一、边发掘边展示
二、不断改进提高视觉效果的措施
三、搞好“三个互动”,考古学大众化的进程
隔舱板意义的启示 许鹏
一、水密隔舱的发展
二、隔舱板的特性
三、水下考古发现的隔舱板举例
四、隔舱板在水下沉船考古中的意义
附录
附录1: “南海I号”沉船第二次试掘申请
附录2: “南海I号”沉船第二次试掘方案
一、“南海I号”沉船的基本情况
二、前期调查和准备
三、发掘项目时间表
四、“南海I号”沉船第二次试掘项目的说明和学术目的
五、“南海I号”沉船第二次试掘方案
六、文物保护方案
七、人员组成及分工
八、宣传计划
九、经费来源及数额(略)
十、发掘期间的遗址管理和保护措施
十一、安全措施
十二、环境保护措施
十三、报告编写、出版计划
值得珍藏的记忆(后记) 卜工
发掘工作的说明 刘志远
背景资料的介绍 卜工
一、—个偶然的发现,成就了“南海I号”重见天日的必然结果
二、新理念、新思路、新境界一从传统水下考古到整体打捞
三、组织保障、科技支撑,多学科融合——从遐想到科学
四、下沉井,穿底梁,坐气囊——从海底到水宫
五、整体打捞的里程碑意义
六、辉煌仍将继续
试掘过程的回顾 余万勤
一、硬件设施的准备
二、划区分组
三、钎探触摸
四、探方布设
五、淤泥清理
六、提取样品
七、测量绘图
八、收集文物
九、探方回填
铝制探方的运用 王志杰
一、铝制硬式探方的规格
二、铝制硬式探方的连接
三、铝制硬式探方的布设
四、铝制硬式探方的改进
五、铝制硬式探方的优劣
淤泥堆积的分析 罗斌
一、淤泥堆积的概述
二、淤泥堆积的检测与分析
三、淤泥堆积显示的问题
出水器物的介绍 罗俊雄
船首位置的研究 陈波
一、以船壳板为线索寻找船首位置
二、探方内船体现象分析
三、船首位置分析及初步结论
四、结语
水晶宫环境的现状 林唐欧
一、水体状况的分析
二、沉箱的现状
公众考古的理念 黎飞艳
一、边发掘边展示
二、不断改进提高视觉效果的措施
三、搞好“三个互动”,考古学大众化的进程
隔舱板意义的启示 许鹏
一、水密隔舱的发展
二、隔舱板的特性
三、水下考古发现的隔舱板举例
四、隔舱板在水下沉船考古中的意义
附录
附录1: “南海I号”沉船第二次试掘申请
附录2: “南海I号”沉船第二次试掘方案
一、“南海I号”沉船的基本情况
二、前期调查和准备
三、发掘项目时间表
四、“南海I号”沉船第二次试掘项目的说明和学术目的
五、“南海I号”沉船第二次试掘方案
六、文物保护方案
七、人员组成及分工
八、宣传计划
九、经费来源及数额(略)
十、发掘期间的遗址管理和保护措施
十一、安全措施
十二、环境保护措施
十三、报告编写、出版计划
值得珍藏的记忆(后记) 卜工
2011年“南海Ⅰ号”的考古试掘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亲爱的云图用户,
光盘内的文件都可以直接点击浏览哦
无需下载,在线查阅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