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环境微生物学(第2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由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等院校教师合作编写完成。
《环境微生物学(第2版)》以微生物对人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为主线,系统阐述环境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与原理;深入讨论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地位;具体介绍微生物对人类生存环境所产生的有利作用与有害作用及其实际调控与应用。《环境微生物学(第2版)》分为环境微生物学基础、微生物治理环境、微生物污染环境及微生物监测环境等四篇,共计十九章。为方便读者查询,书末还附有“环境微生物学专业词汇索引”。
《环境微生物学(第2版)》第一版以合理的结构、翔实的内容和条理清晰的阐述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第二版在继承和发扬第一版优势的基础上,着重补充了能体现当代学科发展的新内容和新技术,并精选了部分实例分析,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环境微生物学(第2版)》适于全国理、工、农、医、师范各类院校所设环境保护类专业,作为专业基础课教材;对于非生物学环保专业,也可兼作基础微生物学教材;还可供环境保护、环境监测及有关工作者用作科技参考。
目录
第1篇 环境微生初学基础
第1章 绪论
第一节 微生物与环境
一、微生物的特点
二、微生物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环境微生物学的定义与研究任务
一、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存在的基本状况与活动规律
二、微生物对化学污染物的防治及其他有利影响
三、微生物对环境的有害影响及其防治
四、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学技术与方法
第三节 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的兴起与发展
第2章 环境中的微生物
第一节 微生物类群与生物三域
一、微生物及其类群
二、生物三域特征
第二节 真细菌
一、细菌
二、放线菌
三、光合型细菌
四、鞘细菌
五、滑动细菌
六、其他细菌型微生物
第三节 古细菌
一、古细菌的特点
二、产甲烷古细菌群
三、还原硫酸盐古细菌群
四、极端嗜盐古细菌群
五、无细胞壁古细菌群
六、极端嗜热和超嗜热的代谢元素硫的古细菌群
第四节 真菌
一、真菌的营养体
二、真菌的繁殖与繁殖体
三、真菌的菌落特征
四、真菌的分类及常见属
第五节 藻类和原生动物
一、藻类
二、原生动物
第六节 非细胞型微生物
一、病毒
二、噬菌体
三、亚病毒
第七节 微生物的分类、鉴定和保藏
一、微生物分类与鉴定
二、微生物菌种的保藏
第3章 微生物的生长与代谢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与营养类型
一、微生物的化学组成与营养物质
二、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三、营养物质的摄取
第二节 微生物的代谢
一、酶
二、微生物的能量生成与转换
三、微生物呼吸作用类型
四、微生物的同化作用
第三节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一、生长与繁殖的概念”
二、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方法
三、分批培养
四、连续培养
五、细菌的非可培养状态
第四节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
第4章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5章 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
第6章 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第2篇 微生物治理环境
第7章 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
第8章 污水的生物处理
第9章 废渣与废气的生物处理
第10章 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
第11章 环保型微生物制剂的开发应用
第12章 微生物与废物资源化
第3篇 微生物污染环境
第13章 环境中的致病微生物
第14章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与环境污染
第15章 微生物与水体富营养化
第4篇 微生物监测环境
第16章 环境污染的指示微生物
第17章 污染物生物毒性的微生物学检测方法
第18章 污染物致突变性的微生物检测方法
第19章 微生物监测技术的新发展
主要参考书目
环境微生物学专业词汇索引
第1章 绪论
第一节 微生物与环境
一、微生物的特点
二、微生物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环境微生物学的定义与研究任务
一、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存在的基本状况与活动规律
二、微生物对化学污染物的防治及其他有利影响
三、微生物对环境的有害影响及其防治
四、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学技术与方法
第三节 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的兴起与发展
第2章 环境中的微生物
第一节 微生物类群与生物三域
一、微生物及其类群
二、生物三域特征
第二节 真细菌
一、细菌
二、放线菌
三、光合型细菌
四、鞘细菌
五、滑动细菌
六、其他细菌型微生物
第三节 古细菌
一、古细菌的特点
二、产甲烷古细菌群
三、还原硫酸盐古细菌群
四、极端嗜盐古细菌群
五、无细胞壁古细菌群
六、极端嗜热和超嗜热的代谢元素硫的古细菌群
第四节 真菌
一、真菌的营养体
二、真菌的繁殖与繁殖体
三、真菌的菌落特征
四、真菌的分类及常见属
第五节 藻类和原生动物
一、藻类
二、原生动物
第六节 非细胞型微生物
一、病毒
二、噬菌体
三、亚病毒
第七节 微生物的分类、鉴定和保藏
一、微生物分类与鉴定
二、微生物菌种的保藏
第3章 微生物的生长与代谢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与营养类型
一、微生物的化学组成与营养物质
二、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三、营养物质的摄取
第二节 微生物的代谢
一、酶
二、微生物的能量生成与转换
三、微生物呼吸作用类型
四、微生物的同化作用
第三节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一、生长与繁殖的概念”
二、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方法
三、分批培养
四、连续培养
五、细菌的非可培养状态
第四节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
第4章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5章 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
第6章 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第2篇 微生物治理环境
第7章 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
第8章 污水的生物处理
第9章 废渣与废气的生物处理
第10章 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
第11章 环保型微生物制剂的开发应用
第12章 微生物与废物资源化
第3篇 微生物污染环境
第13章 环境中的致病微生物
第14章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与环境污染
第15章 微生物与水体富营养化
第4篇 微生物监测环境
第16章 环境污染的指示微生物
第17章 污染物生物毒性的微生物学检测方法
第18章 污染物致突变性的微生物检测方法
第19章 微生物监测技术的新发展
主要参考书目
环境微生物学专业词汇索引
环境微生物学[电子资源.图书]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