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这是一本极具开创性的电影声音理论经典著作,从多个层面分析了语言、声响、音乐等各种声音元素如何赋予影像时间感、空间感,起到“增值”效果,重新考察了声音在视听媒体中的地位。米歇尔希翁首先将声音从画面中彻底独立出来,提出了三种聆听模式,而后将重新定义的声音再次纳入视听关系中,由此得出:不论是在早期有声片中,还是在利用了最新声音技术(如杜比、THX)的电影中,许多观众认为自己“用眼看到的画面”实际上是由声音构建的幻觉。本书收录了好莱坞著名音响设计师、剪辑师沃尔特默奇特别撰写的精彩导读,从一线创作者亲历体验出发,探讨了希翁声音理论与电影创作实践的密切关系。同时,新版增订了100个声音概念,这是三十年来希翁对其理论体系最全面的一次梳理和总结。
目录
致中国读者
推荐序 拜访声音女王 沃尔特默奇
前 言
第一部分 视听合约
第1章 投射于影像之上的声音
1.1 视听幻觉
1.2 增值:定义
1.3 文字产生的增值
电影的人声中心与词语中心
文字构成幻象
1.4 音乐产生的增值
引起情感共鸣的和非情感共鸣的效果
声响的非情感共鸣
1.5 声音对运动感知和速度感知的影响
声音运动
感知速度的差异
为“定位”视觉运动的声音与特技效果的声音
耳朵的时间转折点
1.6 声音对于影像中时间感知的影响
时间化的三个方面
声音使影像时间化的必要条件
有声电影是一种时间记录法
时间的线性化
真实时间向量
唧唧声和颤音:基于自然或文化的影响
1.7 增值的相互作用:恐怖声音的案例
第2章 三种聆听模式
2.1 因果关系聆听
定 义
识别起因:从特殊到普遍
声源作为多级火箭
推荐序 拜访声音女王 沃尔特默奇
前 言
第一部分 视听合约
第1章 投射于影像之上的声音
1.1 视听幻觉
1.2 增值:定义
1.3 文字产生的增值
电影的人声中心与词语中心
文字构成幻象
1.4 音乐产生的增值
引起情感共鸣的和非情感共鸣的效果
声响的非情感共鸣
1.5 声音对运动感知和速度感知的影响
声音运动
感知速度的差异
为“定位”视觉运动的声音与特技效果的声音
耳朵的时间转折点
1.6 声音对于影像中时间感知的影响
时间化的三个方面
声音使影像时间化的必要条件
有声电影是一种时间记录法
时间的线性化
真实时间向量
唧唧声和颤音:基于自然或文化的影响
1.7 增值的相互作用:恐怖声音的案例
第2章 三种聆听模式
2.1 因果关系聆听
定 义
识别起因:从特殊到普遍
声源作为多级火箭
视听:幻觉的构建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