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台湾分册

副标题:无

作   者:陈永山,陈碧笙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50050965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册资料,主要使用台湾当局公布的1956、1966和1980年三次人口普查资料,及历年《台闽地区人口统计》等资料。

目录


绪言||1
第一章 人口活动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条件||9
一、人口活动的自然环境||9
二、人口活动的社会经济条件||18
第二章 历史人口状况||36
一、澎湖人口||36
二、清代及清代以前的人口||41
三、日本占领时期的人口||49
一、总人口的变动||68
第三章 抗战胜利后(1945——1987年)人口总量的变化||68
二、自然、迁移变动对总人口变动的影响||80
第四章 人口的出生与出生率||85
一、出生人数与出生率||85
二、生育率||94
三、人口再生产率与平均世代间隔年数||100
四、影响出生与生育率的因素分析||103
第五章 人口的死亡与死亡率||116
一、死亡人数与死亡率||116
二、年龄别、性别死亡率||121
三、婴儿死亡率||129
四、儿童死亡率||132
五、死亡原因||135
六、平均预期寿命||143
第六章 人口的迁移与流动||148
一、人口的国际迁移||148
二、人口的省际迁移||162
三、人口的省内迁移||176
四、人口的流动||190
第七章 人口的分布||197
一、人口分布及其特点||197
二、人口密度||209
三、人口分布与密度变化及其原因||214
第八章 人口的城镇化||223
一、城镇人口的数量、规模及其分布的变化||223
二、城市人口||234
三、镇人口||244
一、人口的性别构成||257
第九章 人口的性别与年龄构成||257
二、人口的年龄构成||265
三、人口性别和年龄构成的动态分析||270
第十章 劳动适龄人口||277
一、劳动适龄人口的数量与构成||277
二、劳动适龄人口的就业状况||284
三、在业人口的行业构成||289
四、在业人口的职业构成||293
五、在业人口的文化程度||294
六、不在业人口的状况||297
第十一章 人口的婚姻与家庭状况||301
一、人口的婚姻状况||301
二、人口的家庭状况||322
第十二章 各民族人口||331
一、各民族人口的数量、构成及其分布||331
二、原住民族的婚姻与家庭||351
三、原住民族的语言、方言和文字||355
四、原住民族的宗教||359
一、人口的身体素质||361
第十三章 人口的素质||361
二、人口的文化素质||377
第十四章 家庭计划||391
一、台湾省的人口问题||392
二、家庭计划政策的形成||400
三、人口政策纲领的公布与家庭计划工作的阶段||406
四、推行家庭计划的工作方式||411
五、家庭计划工作的评估||415
一、预测模型和资料依据||422
第十五章 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的预测||422
二、未来总人口的发展趋势||431
三、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434
四、未来人口状态||437
五、未来劳动力资源和人口“老龄化”问题||440
六、未来人口的素质||444
七、未来人口的经济展望||445
附录 2000年台湾省人口年龄预测||447
后记||449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国人口,台湾分册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