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从晚清西学传入到20世纪50年代之间的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出现过大
量有独到见地的学术论著,所涉及的领域及所抵达的境界,足以使我们震
撼。
本书以人类学的关怀择选论著,清晰地聚焦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
中国社会科学萌芽阶段的关键概念及多元的学术取径。总体上,这些论著
都牵涉到“民族”与“文明”这两个20世纪中国学术中至关重要的概念。
书中记述了20世纪前期26位老一辈学者的学术故事,其间,既有学者
的多舛命运,同时也反映了那一时期学术发展变化的时代背景,基于此,
可以一窥中国学术的发展路径。
目录
凡例
评述者简介
导言
第一编 文明中的民族
01 进化与天演——重读《天演论》(1897)
02 天下果已转变为世界?——读梁启超“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1905)
03 民族与国家——从吴文藻的早期论述出发(1926)
04 文化、夷夏之辨与史学的道统——读柳诒徵《中国文化史》(1928)
05 基于民族关系史看文明形成——读傅斯年“夷夏东西说”(1933)
06 民族史视野下的中国——读王桐龄《中国民族史》(1934)
07 历史地看民族,民族地看历史——读林惠祥《中国民族史》(1936)
08 交往的历史、“文化”和“民族一国家”——读马长寿《凉山罗彝考察报告》(1940)兼及其20世纪30~40年代的民族研究
第二编 旧传统与新科学
09 经学与西学——读刘师培《经学教科书》(1905)
10 梁漱溟的东西文化观——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1921)
11 发须爪中的“迷信”与“道德”——读江绍原《发须爪——关于它们的迷信》(1928)
12 儒学人类学——读李安宅《(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1931)
13 作为水利社会的传统中国——读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读后(1934)
14 曾经沧海难为水——重读杨堃“葛兰言研究导论”(1943)
15 社会意识中的“隐”——“皇权与绅权”的一个补注(1948)
16 考古学中的“文明观”与“历史感”——读李济《中国民族的开始》
第三编 游走、描述与思考
17 顾颉刚与土地神——1926~1927年东南沿海的“游士”与“风俗”(1927)
18 田野工作与历史之维——凌纯声与他的《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1934)
19 社区研究与民族研究的初步尝试——重读费孝通《花篮瑶社会组织》(1936)
20 一个民国学者的田野行走——任乃强和他的《泸定导游》(1939)
21 另一种民族志——读吴泽霖等《贵州苗夷社会研究》(1942)
22 山水·交游·罗罗国——读林耀华《凉山夷家》(1944)
23 人心与群性的省思——读田汝康《芒市边民的摆》(1946)
24 人类学的边疆关怀——读俞湘文《西北游牧藏区之社会调查》(1947)
25 西双版纳的“宗教时间——读陶云逵“车里摆夷之生命环”引发的思考(1948)
26 乡邦无史乎?——读《大理古代文化史》(1949)
参考文献
关键词索引
出版后记
评述者简介
导言
第一编 文明中的民族
01 进化与天演——重读《天演论》(1897)
02 天下果已转变为世界?——读梁启超“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1905)
03 民族与国家——从吴文藻的早期论述出发(1926)
04 文化、夷夏之辨与史学的道统——读柳诒徵《中国文化史》(1928)
05 基于民族关系史看文明形成——读傅斯年“夷夏东西说”(1933)
06 民族史视野下的中国——读王桐龄《中国民族史》(1934)
07 历史地看民族,民族地看历史——读林惠祥《中国民族史》(1936)
08 交往的历史、“文化”和“民族一国家”——读马长寿《凉山罗彝考察报告》(1940)兼及其20世纪30~40年代的民族研究
第二编 旧传统与新科学
09 经学与西学——读刘师培《经学教科书》(1905)
10 梁漱溟的东西文化观——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1921)
11 发须爪中的“迷信”与“道德”——读江绍原《发须爪——关于它们的迷信》(1928)
12 儒学人类学——读李安宅《(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1931)
13 作为水利社会的传统中国——读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读后(1934)
14 曾经沧海难为水——重读杨堃“葛兰言研究导论”(1943)
15 社会意识中的“隐”——“皇权与绅权”的一个补注(1948)
16 考古学中的“文明观”与“历史感”——读李济《中国民族的开始》
第三编 游走、描述与思考
17 顾颉刚与土地神——1926~1927年东南沿海的“游士”与“风俗”(1927)
18 田野工作与历史之维——凌纯声与他的《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1934)
19 社区研究与民族研究的初步尝试——重读费孝通《花篮瑶社会组织》(1936)
20 一个民国学者的田野行走——任乃强和他的《泸定导游》(1939)
21 另一种民族志——读吴泽霖等《贵州苗夷社会研究》(1942)
22 山水·交游·罗罗国——读林耀华《凉山夷家》(1944)
23 人心与群性的省思——读田汝康《芒市边民的摆》(1946)
24 人类学的边疆关怀——读俞湘文《西北游牧藏区之社会调查》(1947)
25 西双版纳的“宗教时间——读陶云逵“车里摆夷之生命环”引发的思考(1948)
26 乡邦无史乎?——读《大理古代文化史》(1949)
参考文献
关键词索引
出版后记
20世纪前期的中国叙述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