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开放中腾飞的高校科技:1978-2008
副标题:无
分类号:
ISBN:9787040254358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国家有关教育、科技体制改革重要文件的陆续颁布和一系列重要会议的召开以及有关科技计划的相继出台,高等学校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以发展科技、振兴中华为己任,积极投身到我国科技事业中去,在科技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工作的一支重要方面军。本书以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年科技发展的历史为主线,重点介绍了教育部在贯彻党和国家科技工作方针、推进高等学校科技发展过程中召开的重要会议、出台的相关文件和采取的重大举措,集中展示了高等学校科技工作的伟大成就和发展经验。同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围绕新型国家建设,对未来高等学校科技工作提出了建议和展望。本书可供教育和科技管理工作者、教育和科技政策研究人员及相关人员参考。
目录
?目录
概要篇
第一章 拨乱反正,迎来高校科技春天
第一节 观念更新引领高校科技发展
第二节 改革开放开创高校科技新时代
第二章 调整方针,明确高校科技方向
第一节 召开第二次全国高等学校科技工作会议
第二节 创建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第三节 调整高校科技工作方针
第四节 探讨高校科技发展基本战略
第三章 体制改革,确立高校科技地位
第一节 科技体制改革确立高校在科技系统中的地位
第二节 教育体制改革确立高校科技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
第三节 国家科技发展重大改革举措
第四节 高教系统贯彻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决定的措施
第四章 市场经济,拓宽高校科技领域
第一节 召开第三次全国高等学校科技工作会议
第二节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赋予高校新使命
第三节 市场经济开创高校科技有利环境
第四节 实施若干重要建设计划
第五节 召开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
第五章 科教兴国,高校成为强大生力军
第一节 吹响科教兴国伟大号角
第二节 召开第四次全国高等学校科技工作会议
第三节 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第四节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强化科技创新机制
第五节 加强技术创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第六章 科学发展,谱写高校科技新篇章
第一节 实施“211”、“985”工程,建设高水平大学
第二节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第三节 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第四节 提升高校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力度
建设篇
第七章 重点学科建设
第一节 重点学科建设的提出与决策
第二节 国家重点学科的评选与建设
第三节 新时期重点学科建设的新举措
第四节 部门、地方重点学科的建设
第八章 重点实验室建设
第一节 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提出与计划确立
第二节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的实施
第三节 部门、地方重点实验室建设
第四节 国家实验室建设
第九章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第一节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提出与计划确立
第二节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计划的实施
第三节 部门、地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第四节 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
第十章 其他各类科技平台建设
第一节 计算机网络平台建设
第二节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第三节 教育部数据资源库建设
第四节 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
第五节 高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
第十一章 拔尖人才成长与团队建设
第一节 各类人才基金实施
第二节 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实施
第三节 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实施
第四节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
第五节 创新团队计划实施
第十二章 重点建设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第一节 增强了科技创新实力
第二节 推进了产学研合作和科研成果产业化
第三节 取得了大批重要成果
产学篇
第十三章 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政府推动产学研结合的概况
第二节 产学研结合的杭嘉湖模式与历史功绩
第三节 两部一省推动产学研结合的实践
第四节 “三区联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第五节 产学研结合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案例
第十四章 科技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第一节 科技产业兴起的背景和发展概况
第二节 高校科技企业的典型案例
第十五章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创立与发展
第一节 大学科技园的兴起与发展概况
第二节 大学科技园的功能与作用
第三节 大学科技园的典型案例
附录
地方篇
第十六章 地方高等学校科技发展概况(一)
第一节 北京市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二节 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三节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四节 吉林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五节 黑龙江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十七章 地方高等学校科技发展概况(二)
第一节 上海市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二节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三节 江苏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四节 浙江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五节 安徽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六节 福建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七节 广东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八节 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十八章 地方高等学校科技发展概况(三)
第一节 重庆市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二节 河南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三节 湖南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四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五节 陕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十九章 地方高等学校科技发展概况(四)
第一节 四川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二节 云南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三节 贵州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四节 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五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展望篇
第二十章 新时期高校科技新使命
第一节 高校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第二节 时代呼唤提升高校科技地位
第三节 新时期高校科技新使命
第二十一章 科学发展引领未来
第一节 高校科技腾飞的经验体会
第二节 新时期高校科技发展战略构想
第三节 高校科技发展的若干措施建议
附录
附录一 两院院士名单
附录二 国家重点学科名单
附录三 实验室名单
附录四 工程(技术)中心名单
附录五 国家大学科技园名单
附录六 获奖重大科技成果名单
参考文献
后记
概要篇
第一章 拨乱反正,迎来高校科技春天
第一节 观念更新引领高校科技发展
第二节 改革开放开创高校科技新时代
第二章 调整方针,明确高校科技方向
第一节 召开第二次全国高等学校科技工作会议
第二节 创建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第三节 调整高校科技工作方针
第四节 探讨高校科技发展基本战略
第三章 体制改革,确立高校科技地位
第一节 科技体制改革确立高校在科技系统中的地位
第二节 教育体制改革确立高校科技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
第三节 国家科技发展重大改革举措
第四节 高教系统贯彻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决定的措施
第四章 市场经济,拓宽高校科技领域
第一节 召开第三次全国高等学校科技工作会议
第二节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赋予高校新使命
第三节 市场经济开创高校科技有利环境
第四节 实施若干重要建设计划
第五节 召开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
第五章 科教兴国,高校成为强大生力军
第一节 吹响科教兴国伟大号角
第二节 召开第四次全国高等学校科技工作会议
第三节 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第四节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强化科技创新机制
第五节 加强技术创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第六章 科学发展,谱写高校科技新篇章
第一节 实施“211”、“985”工程,建设高水平大学
第二节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第三节 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第四节 提升高校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力度
建设篇
第七章 重点学科建设
第一节 重点学科建设的提出与决策
第二节 国家重点学科的评选与建设
第三节 新时期重点学科建设的新举措
第四节 部门、地方重点学科的建设
第八章 重点实验室建设
第一节 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提出与计划确立
第二节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的实施
第三节 部门、地方重点实验室建设
第四节 国家实验室建设
第九章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第一节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提出与计划确立
第二节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计划的实施
第三节 部门、地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第四节 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
第十章 其他各类科技平台建设
第一节 计算机网络平台建设
第二节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第三节 教育部数据资源库建设
第四节 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
第五节 高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
第十一章 拔尖人才成长与团队建设
第一节 各类人才基金实施
第二节 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实施
第三节 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实施
第四节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
第五节 创新团队计划实施
第十二章 重点建设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第一节 增强了科技创新实力
第二节 推进了产学研合作和科研成果产业化
第三节 取得了大批重要成果
产学篇
第十三章 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政府推动产学研结合的概况
第二节 产学研结合的杭嘉湖模式与历史功绩
第三节 两部一省推动产学研结合的实践
第四节 “三区联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第五节 产学研结合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案例
第十四章 科技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第一节 科技产业兴起的背景和发展概况
第二节 高校科技企业的典型案例
第十五章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创立与发展
第一节 大学科技园的兴起与发展概况
第二节 大学科技园的功能与作用
第三节 大学科技园的典型案例
附录
地方篇
第十六章 地方高等学校科技发展概况(一)
第一节 北京市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二节 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三节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四节 吉林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五节 黑龙江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十七章 地方高等学校科技发展概况(二)
第一节 上海市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二节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三节 江苏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四节 浙江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五节 安徽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六节 福建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七节 广东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八节 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十八章 地方高等学校科技发展概况(三)
第一节 重庆市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二节 河南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三节 湖南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四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五节 陕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十九章 地方高等学校科技发展概况(四)
第一节 四川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二节 云南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三节 贵州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四节 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第五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展望篇
第二十章 新时期高校科技新使命
第一节 高校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第二节 时代呼唤提升高校科技地位
第三节 新时期高校科技新使命
第二十一章 科学发展引领未来
第一节 高校科技腾飞的经验体会
第二节 新时期高校科技发展战略构想
第三节 高校科技发展的若干措施建议
附录
附录一 两院院士名单
附录二 国家重点学科名单
附录三 实验室名单
附录四 工程(技术)中心名单
附录五 国家大学科技园名单
附录六 获奖重大科技成果名单
参考文献
后记
改革开放中腾飞的高校科技:1978-2008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