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表现艺术

副标题:无

作   者:王志远著

分类号:J19

ISBN:9787500458869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宗教艺术可以分为造型艺术和表现艺术两大门类,前者基本以静止的形 态出现,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及工艺美术等,需要受众具备主观的审美要 求;后者基本以运动的形态出现,包括念诵、仪轨、经忏、对白、音乐、舞 蹈、杂技、幻术、戏曲、戏剧等,对受众具有主动的审美感召。中国佛教在 两千年的发展中,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造型艺术和表现艺术。造型艺术已经 有很多人研究,成绩斐然,而表现艺术是一个新开垦的领地,本书堪称填补 空白之作。本书以对佛教理论的深入研究为基础,站在佛教自身发展的角度 ,考察佛教表现艺术发生、发展的规律,力图建立佛教表现艺术的理论体系 。作者的研究有独到之处,他擅长在人们熟知的史料中发掘出过去为人们所 忽略的蛛丝马迹,从而使研究豁然开朗,营造出一片新的天地。

目录

杜继文序
舒乙序
张燕瑾序
引言
第一章 论宗教艺术、宗教表现艺术及佛教表现艺术的基本范畴
 第一节 艺术分类的一般观点
 第二节 宗教与艺术的一般关系和特殊关系
 第三节 宗教艺术的两翼:宗教造型艺术和宗教表现艺术
 第四节 宗教表现艺术与世俗的表现主义及行为艺术
 第五节 佛教表现艺术的特征及构成
  一 场面
  二 情景
  三 情节 
 第六节 佛教表现艺术研究现状综述
  一 对佛教仪轨与念诵的研究
  二 对佛教音乐的整理与研究
  三 对佛教戏剧戏曲的研究
  四 本书对研究现状的评述及立论坦言
第二章 印度佛教表现艺术的输人和中国佛教表现艺术的滥觞
 第一节 印度佛教对世俗表现艺术的排斥
. 第二节 印度佛教对佛教表现艺术的推崇
 第三节 印度佛教表现艺术的高度成就
 第四节 印度佛教表现艺术向中国的输入和嬗变
  一 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坐标——“伊存授经”
  二 迦腻色伽王历史定位对于佛教艺术分期的坐标意义
  三 西域成为佛教艺术从印度向中国中转衍生之地
 第五节 中国佛教表现艺术的滥觞
  一 “洁斋三月”在中国佛教表现艺术史上的首要地位
  二 桓灵二帝及笮融的奉佛活动及佛教表现艺术的初步中国化
  三 中国佛教表现艺术的独特形式之一——行为魔幻化
第三章 中国佛教表现艺术的早期形态
 第一节 中国佛教表现艺术在音乐领域的初步探索
 第二节 关于“契经”的其他重要解释
 第三节 中国佛教表现艺术与应用梵文原音的微妙关系
 第四节 中国佛教表现艺术的独特形式之二——对白戏剧化
 第五节 《世说新语》中的佛教表现艺术
 第六节 中国佛教表现艺术的独特形式之三——仪轨方面的突破
第四章 中国佛教表现艺术的全面推进和发展
 第一节 受杂密经典影响的中国佛教表现艺术
 第二节 佛教表现艺术重要作品——具有情节 结构的拟剧本文献
 第三节 涌现众多杰出人物的中国佛教表现艺术
 第四节 以《梁皇忏》为代表的经忏活动中的中国佛教表现艺术
 第五节 前鼎盛时代中国佛教表现艺术的精彩尾声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1 1949年以来中国佛教表现艺术论文辑录
附录2 药师仪轨一具
附录3 《弘明集》释智静《檄魔文》释宝林《破魔露布》
附录4 《广弘明集》元魏释懿《伐魔诏并书檄文(并魔答)》唐蒲州普救寺沙门行友《平心露布文》
附录5 田野调查采风资料《梁皇忏》附件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国佛教表现艺术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