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收载292味常用中药。系统地阐述了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命名、分类、药性、配伍、贮藏、药材采收、产地加工、炮制、鉴定技术及中药的临床应用。对行业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独特见解,对现代科学技术在中药中的应用、中药毒性与不良反应等重要问题也展开了讨论。
全书内容丰富、全面。可供中医药院校师生,中药种值(养殖)、采收、加工、收购、鉴定、炮制、质检、仓贮、配方、科研、开发、销售、成药生产等领域从业人员,医护人员及社会大众等参考。
目录
目录
前言
序一
序二
编写说明
总论
第一章 中药相关概念和学科
第一节 中药及相关概念的辨名释义
第二节 中药学相关学科
第三节 中医学基础知识
一、 中医临床用药
二、 阴阳五行
三、 脏腑
四、 气、血、津液
五、 经络
六、 病因辨证
七、 四诊
八、 八纲辨证
九、 脏腑辨证
十、 六经辨证
十一、 卫气营血辨证
十二、 八法运用
第二章 中药发展简史
第一节 1949年前本草及中药发展
一、 本草简史
二、 中药的开发及应用
三、 中药经营
四、 古代国外药物学的发展及其与中国的交流
第二节 1949年迄今中药的发展
一、 中药的政策导向及管理体制建设
二、 中药的资源普查
三、 中药的法律、法规及标准的制订和实施
四、 中药的教育及学术
五、 中医医疗与中药销售
六、 中药生产
七、 中药经营
八、 国内重要的中药药材市场
附:现代中药标准简介
第三章 中药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药材及饮片的命名
一、 命名的意义
二、 命名方法
第二节 药材及饮片分类方法
一、 按照中文笔划分类
二、 按药物功效分类
三、 按照药理活性分类
四、 按药用部位分类
五、 按有效成分分类
六、 按自然属性和亲缘关系分类
第三节 中药药性
一、 四气五味
二、 升降浮沉
三、 补泻
四、 归经
第四节 中药配伍及方剂
一、 配伍
二、 配伍禁忌
三、 中药处方脚注
四、 方剂
五、 用量折算
第五节 中药贮藏
一、 贮藏中的主要问题
二、 防治措施
三、 具体方法
第六节 正确煎煮和服用中药汤剂
一、 正确煎煮中药
二、 正确服用汤药
三、 关于“中药汤液不能过夜”
第四章 中国的天然药物资源及其综合开发
第一节 中国地理概况及生物多样性
一、 地理环境及气候概况
二、 生物多样性
三、 中药地理分布特点
第二节 中药资源及其调查方法
一、 中药资源
二、 资源调查
第三节 中药资源保护
一、 中药资源保护的对象和种类
二、 政策立法
三、 中药资源的保护方法
四、 还应加强的工作
五、 中药资源保护实例
第四节 中药资源现状
一、 资源种类
二、 药材种类及资源蕴藏量
三、 常用药材的产区分析
第五节 中药资源分布的大区地域性
一、 各行政大区的药材资源分布
二、 中药区划
第六节 省级地理环境和主要药材品种
第七节 中药资源的综合开发
一、 中药资源的药物开发
二、 中药资源的其他开发
第八节 草药开发
一、 开发新药
二、 发展为中药
第九节 民族药开发
一、 民族药文献发掘和整理
二、 民族药资源调查
三、 从民族药中开发新药
四、 主要民族药
第五章 药材采收及产地加工
第一节 药材采收
一、 合理选择药材采收时机
二、 药材采收指导原则
三、 采收注意事项
第二节 产地加工
一、 挑拣、洗刷
二、 趁鲜切片、块
三、 干燥
四、 去皮、壳
五、 去毛
六、 蒸、煮或烫
七、 烟熏
八、 发汗
九、 硫黄熏蒸
十、 蒸馏
十一、 发酵、腐烂
十二、 揉搓
十三、 扎把
十四、 抛光
十五、 拌石灰
十六、 动物类药材
第六章 中药炮制
第一节 炮制的意义
一、 降低或去除药材毒性等偏性
二、 增强疗效
三、 改变或缓和药性
四、 改变作用部位和引药归经
五、 矫味或矫嗅
六、 保存活性成分
七、 洁净药材,利于贮存
八、 便于调剂和生产成药
第二节 炮制依据
第三节 炮制方法及基本要求
一、 修制
二、 切制
三、 炮炙
第四节 饮片干燥
一、 干燥目的
二、 干燥方法选择
三、 干燥温度选择
第五节 炮制机理研究
一、 修制部分
二、 切片规格
三、 炮制工艺及机理
第七章 药材及饮片的鉴定
第一节 鉴定的意义
一、 中药鉴定的意义
二、 中药鉴定的范畴
第二节 中药鉴定的标准
一、 中国药典
二、 部颁标准
三、 地方标准
第三节 鉴定方法
一、 基原鉴定
二、 性状鉴定
三、 显微鉴定
四、 理化鉴定
五、 生物鉴定
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附录ⅡA 药材取样法
附录ⅡB 药材检定通则
第八章 药材及饮片的质量问题
第一节 杂质
一、 杂质类型
二、 剔除杂质的要求及意义
三、 一些法定标准
第二节 质量影响因素
一、 自然因素
二、 人为因素
三、 解决办法
附:常见中药药材和饮片造假手段
附录 2004年第四季度国家药品质量公告
第九章 中国地道药材
第一节 地道药材简介
一、 地道药材
二、 地道产地
三、 地道药材简史
四、 地道药材的内涵
第二节 地道药材的成因
一、 人文作用
二、 遗传变异
三、 环境饰变
第三节 地道药材的相对性
一、 质量的相对性
二、 产地的相对性
三、 产量的相对性
第四节 中国地道药材分布
第五节 研究、保护和合理开发地道药材
一、 开展地道药材的基础研究
二、 促进地道药材的生产
三、 突出地道药材的商业信誉
第十章 中药配方及饮片、汤剂改革
第一节 传统饮片及其在现代配方业务中的尴尬
一、 饮片的诞生与沿革
二、 传统饮片的缺陷及其在配方业务中的尴尬
第二节 饮片和汤剂改革
一、 颗粒饮片
二、 饮片类似物和汤剂改革
三、 对饮片及汤剂改革的评价与展望
四、 改革建议
第三节 中药配方的工作改革
第十一章 中药毒性及中毒救治
第一节 中药中毒及其原因
一、 中药毒性及中药中毒
二、 中药获得渠道
三、 中医药学对中药毒性的认识
四、 中药毒性反应的表现
五、 导致中药毒性发作的原因
六、 防止中毒的对策
第二节 中药中毒诊断
一、 四诊
二、 实验室检查
第三节 中药中毒机制及救治
一、 含强心苷类中药中毒
二、 含生物碱类中药中毒
三、 含氰苷类中药中毒
四、 含吗啡、可待因类成分中药中毒
五、 含毒蛋白类中药中毒
六、 矿物类中药中毒
七、 含其他成分的中药中毒
第四节 毒性中药品种
一、 毒性中药品种
二、 毒性中药品种的确定
第十二章 中药不良反应
第一节 中药不良反应
一、 定义
二、 非中药不良反应的认定
三、 如何对待中药不良反应
第二节 产生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
一、 药物因素
二、 医师因素
三、 药师因素
四、 护士职责
五、 病人因素
六、 企业方面
七、 中药不良反应的监管方面
八、 其他社会因素
九、 讨论与结论
第三节 具体中药不良反应
一、 作用于消化系统
二、 作用于泌尿系统
三、 作用于循环系统
四、 作用于神经系统
五、 作用于呼吸系统
六、 作用于生殖系统
七、 作用于内分泌系统
八、 作用于运动系统
九、 过敏
十、 致突变、致畸、致癌
十一、 其他
第十三章 植物生物工程技术在中药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第一节 植物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及意义
第二节 组织培养技术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
一、 药用植物种苗的快速繁殖
二、 高产优质药用植物新品系的培育
三、 药用植物离体种质保存
第三节 植物细胞培养法生产药用成分
一、 植物细胞培养法生产药用成分
二、 基因工程
三、 生物转化
四、 两相培养、吸附培养和器官培养
五、 诱导培养
六、 固定化
七、 生物反应器和大规模细胞培养
八、 讨论
第四节 药用植物转基因器官生产天然活性化合物
一、 药用植物转基因器官培养研究的意义
二、 药用植物转基因器官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 药用植物转基因器官培养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展望
第五节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基因调控研究
一、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基因调控的研究意义
二、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基因调控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三、 存在问题及今后的展望
第十四章 中药行业现状及发展方向
第一节 中药行业现状
一、 中医药大国
二、 中医药国际化
第二节 努力方向
一、 教育改革
二、 基础研究
三、 质量控制
四、 中药成药生产
五、 行业管理
六、 仓储养护及包装现代化
七、 销售
八、 呼吁
各论
第一章 根及根茎类药物
巴戟天
百部
百合
白及
白前
白芍
白芷
白术
板蓝根
半夏(含法半夏)
北豆根
北沙参
苍术
草乌(含草乌叶)
柴胡
赤芍
川贝母
川牛膝
川乌
川芎
刺五加
大黄
丹参
当归
党参
地黄
地榆
独活
莪术
防风
防己
干姜(附:炮姜)
甘草
甘遂
藁本
高良姜
葛根
狗脊
骨碎补
何首乌(含首乌藤)
红芪
红参
虎杖
黄精
黄连
黄芪
黄芩
姜黄
桔梗
九节菖蒲
九眼独活
苦参
龙胆
漏芦
麻黄根
麦冬
猫爪草
绵马贯众
明党参
木香
南板蓝根
南沙参
牛膝
平贝母
茜草
前胡
千年健
羌活
秦艽
拳参
人参
三棱
三七
山豆根
山柰
山药
商陆
射干
生姜
石菖蒲(附:水菖蒲)
太子参
天冬
天花粉
天麻
天南星(含胆南星)
威灵仙
乌药
细辛
西洋参
香附
徐长卿
续断
玄参
延胡索
伊贝母
银柴胡
郁金
禹州漏芦
玉竹
远志
泽泻
浙贝母
知母
紫草
紫菀
第二章 茎藤类药物
沉香
川木通
钩藤
关木通
鸡血藤
肉苁蓉
石斛
苏木
锁阳
檀香
通草
第三章 皮类药物
白鲜皮
椿皮
楤木
地骨皮
杜仲
关黄柏
合欢皮
厚朴
黄柏
苦楝皮
牡丹皮
秦皮
肉桂
五加皮
第四章 叶类药物
桉叶
大青叶
番泻叶
牡荆叶(附:牡荆油)
桑叶(附:桑枝、桑白皮)
银杏叶
第五章 花类药物
丁香
红花
槐花(含槐米,附:槐角)
金银花(含忍冬藤,附:山银花)
菊花
款冬花
凌霄花
玫瑰花
梅花
密蒙花
蒲黄
松花粉
西红花
辛夷
旋覆花
洋金花
野菊花
第六章 果实类药物
八角茴香
巴豆(附:巴豆霜)
荜茇
补骨脂
草果
陈皮
大枣
豆蔻
佛手
覆盆子
枸杞子
瓜萎
瓜萎皮
鹤虱
诃子(附:藏青果)
红豆蔻
花椒
蒺藜
连翘
罗汉果
蔓荆子
木瓜
南五味子
牛蒡子
女贞子
青皮
砂仁
山楂
山茱萸
蛇床子
丝瓜络
无花果
乌梅
五味子
吴茱萸
夏枯草
鸦胆子
益智
栀子
枳壳
第七章 种子类药物
白果
柏子仁
蓖麻子
槟榔
草豆蔻
车前子
瓜萎子
决明子
苦杏仁
莱菔子
莲子(附:莲子心)
龙眼肉
马钱子
木蝴蝶
胖大海
牵牛子
芡实
肉豆蔻
沙苑子
酸枣仁
桃仁
天仙子
葶苈子
菟丝子
王不留行
薏苡仁
郁李仁
第八章 全草类药物
白花蛇舌草
败酱草
薄荷(附:薄荷油)
车前草
穿心莲
垂盆草
地锦草
颠茄草
广藿香
金钱草
荆芥
连钱草
麻黄
墨旱莲
蒲公英
青蒿
益母草
茵陈
淫羊藿
鱼腥草
紫苏(含紫苏叶、紫苏子、紫苏梗)
第九章 树脂类药物
阿魏
安息香
琥珀
没药
乳香
血竭
第十章 动物类药物
斑蝥
鳖甲
蟾酥(附:蟾衣采收方法)
穿山甲
地龙
阿胶
蜂房
蜂蜜(附:蜂蜡、蜂胶)
蛤蚧
龟甲
哈蟆油
海马
鸡内金
金钱白花蛇
羚羊角
鹿角(含鹿角霜)
鹿茸
牛黄
蕲蛇
全蝎
蛇蜕
麝香
石决明
水蛭
土鳖虫
乌梢蛇
蜈蚣
熊胆
珍珠
猪胆粉
第十一章 矿物药物
石膏
雌黄
雄黄
玄明粉
朱砂
第十二章 其他药物
冰片
冬虫夏草
儿茶
茯苓
海金沙
灵芝
芦荟
青黛
五倍子
猪苓
附录 国家关于天然麝香、熊胆粉管理的一些相关规定
1. 关于进一步加强麝、熊资源保护及其产品入药管理的通知
2. 关于天然麝香、熊胆粉等使用问题的通知
3. 关于中成药处方中使用天然麝香、人工麝香有关事宜的通知
4. 国家林业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告2005年第3号
参考文献
致谢
前言
序一
序二
编写说明
总论
第一章 中药相关概念和学科
第一节 中药及相关概念的辨名释义
第二节 中药学相关学科
第三节 中医学基础知识
一、 中医临床用药
二、 阴阳五行
三、 脏腑
四、 气、血、津液
五、 经络
六、 病因辨证
七、 四诊
八、 八纲辨证
九、 脏腑辨证
十、 六经辨证
十一、 卫气营血辨证
十二、 八法运用
第二章 中药发展简史
第一节 1949年前本草及中药发展
一、 本草简史
二、 中药的开发及应用
三、 中药经营
四、 古代国外药物学的发展及其与中国的交流
第二节 1949年迄今中药的发展
一、 中药的政策导向及管理体制建设
二、 中药的资源普查
三、 中药的法律、法规及标准的制订和实施
四、 中药的教育及学术
五、 中医医疗与中药销售
六、 中药生产
七、 中药经营
八、 国内重要的中药药材市场
附:现代中药标准简介
第三章 中药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药材及饮片的命名
一、 命名的意义
二、 命名方法
第二节 药材及饮片分类方法
一、 按照中文笔划分类
二、 按药物功效分类
三、 按照药理活性分类
四、 按药用部位分类
五、 按有效成分分类
六、 按自然属性和亲缘关系分类
第三节 中药药性
一、 四气五味
二、 升降浮沉
三、 补泻
四、 归经
第四节 中药配伍及方剂
一、 配伍
二、 配伍禁忌
三、 中药处方脚注
四、 方剂
五、 用量折算
第五节 中药贮藏
一、 贮藏中的主要问题
二、 防治措施
三、 具体方法
第六节 正确煎煮和服用中药汤剂
一、 正确煎煮中药
二、 正确服用汤药
三、 关于“中药汤液不能过夜”
第四章 中国的天然药物资源及其综合开发
第一节 中国地理概况及生物多样性
一、 地理环境及气候概况
二、 生物多样性
三、 中药地理分布特点
第二节 中药资源及其调查方法
一、 中药资源
二、 资源调查
第三节 中药资源保护
一、 中药资源保护的对象和种类
二、 政策立法
三、 中药资源的保护方法
四、 还应加强的工作
五、 中药资源保护实例
第四节 中药资源现状
一、 资源种类
二、 药材种类及资源蕴藏量
三、 常用药材的产区分析
第五节 中药资源分布的大区地域性
一、 各行政大区的药材资源分布
二、 中药区划
第六节 省级地理环境和主要药材品种
第七节 中药资源的综合开发
一、 中药资源的药物开发
二、 中药资源的其他开发
第八节 草药开发
一、 开发新药
二、 发展为中药
第九节 民族药开发
一、 民族药文献发掘和整理
二、 民族药资源调查
三、 从民族药中开发新药
四、 主要民族药
第五章 药材采收及产地加工
第一节 药材采收
一、 合理选择药材采收时机
二、 药材采收指导原则
三、 采收注意事项
第二节 产地加工
一、 挑拣、洗刷
二、 趁鲜切片、块
三、 干燥
四、 去皮、壳
五、 去毛
六、 蒸、煮或烫
七、 烟熏
八、 发汗
九、 硫黄熏蒸
十、 蒸馏
十一、 发酵、腐烂
十二、 揉搓
十三、 扎把
十四、 抛光
十五、 拌石灰
十六、 动物类药材
第六章 中药炮制
第一节 炮制的意义
一、 降低或去除药材毒性等偏性
二、 增强疗效
三、 改变或缓和药性
四、 改变作用部位和引药归经
五、 矫味或矫嗅
六、 保存活性成分
七、 洁净药材,利于贮存
八、 便于调剂和生产成药
第二节 炮制依据
第三节 炮制方法及基本要求
一、 修制
二、 切制
三、 炮炙
第四节 饮片干燥
一、 干燥目的
二、 干燥方法选择
三、 干燥温度选择
第五节 炮制机理研究
一、 修制部分
二、 切片规格
三、 炮制工艺及机理
第七章 药材及饮片的鉴定
第一节 鉴定的意义
一、 中药鉴定的意义
二、 中药鉴定的范畴
第二节 中药鉴定的标准
一、 中国药典
二、 部颁标准
三、 地方标准
第三节 鉴定方法
一、 基原鉴定
二、 性状鉴定
三、 显微鉴定
四、 理化鉴定
五、 生物鉴定
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附录ⅡA 药材取样法
附录ⅡB 药材检定通则
第八章 药材及饮片的质量问题
第一节 杂质
一、 杂质类型
二、 剔除杂质的要求及意义
三、 一些法定标准
第二节 质量影响因素
一、 自然因素
二、 人为因素
三、 解决办法
附:常见中药药材和饮片造假手段
附录 2004年第四季度国家药品质量公告
第九章 中国地道药材
第一节 地道药材简介
一、 地道药材
二、 地道产地
三、 地道药材简史
四、 地道药材的内涵
第二节 地道药材的成因
一、 人文作用
二、 遗传变异
三、 环境饰变
第三节 地道药材的相对性
一、 质量的相对性
二、 产地的相对性
三、 产量的相对性
第四节 中国地道药材分布
第五节 研究、保护和合理开发地道药材
一、 开展地道药材的基础研究
二、 促进地道药材的生产
三、 突出地道药材的商业信誉
第十章 中药配方及饮片、汤剂改革
第一节 传统饮片及其在现代配方业务中的尴尬
一、 饮片的诞生与沿革
二、 传统饮片的缺陷及其在配方业务中的尴尬
第二节 饮片和汤剂改革
一、 颗粒饮片
二、 饮片类似物和汤剂改革
三、 对饮片及汤剂改革的评价与展望
四、 改革建议
第三节 中药配方的工作改革
第十一章 中药毒性及中毒救治
第一节 中药中毒及其原因
一、 中药毒性及中药中毒
二、 中药获得渠道
三、 中医药学对中药毒性的认识
四、 中药毒性反应的表现
五、 导致中药毒性发作的原因
六、 防止中毒的对策
第二节 中药中毒诊断
一、 四诊
二、 实验室检查
第三节 中药中毒机制及救治
一、 含强心苷类中药中毒
二、 含生物碱类中药中毒
三、 含氰苷类中药中毒
四、 含吗啡、可待因类成分中药中毒
五、 含毒蛋白类中药中毒
六、 矿物类中药中毒
七、 含其他成分的中药中毒
第四节 毒性中药品种
一、 毒性中药品种
二、 毒性中药品种的确定
第十二章 中药不良反应
第一节 中药不良反应
一、 定义
二、 非中药不良反应的认定
三、 如何对待中药不良反应
第二节 产生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
一、 药物因素
二、 医师因素
三、 药师因素
四、 护士职责
五、 病人因素
六、 企业方面
七、 中药不良反应的监管方面
八、 其他社会因素
九、 讨论与结论
第三节 具体中药不良反应
一、 作用于消化系统
二、 作用于泌尿系统
三、 作用于循环系统
四、 作用于神经系统
五、 作用于呼吸系统
六、 作用于生殖系统
七、 作用于内分泌系统
八、 作用于运动系统
九、 过敏
十、 致突变、致畸、致癌
十一、 其他
第十三章 植物生物工程技术在中药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第一节 植物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及意义
第二节 组织培养技术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
一、 药用植物种苗的快速繁殖
二、 高产优质药用植物新品系的培育
三、 药用植物离体种质保存
第三节 植物细胞培养法生产药用成分
一、 植物细胞培养法生产药用成分
二、 基因工程
三、 生物转化
四、 两相培养、吸附培养和器官培养
五、 诱导培养
六、 固定化
七、 生物反应器和大规模细胞培养
八、 讨论
第四节 药用植物转基因器官生产天然活性化合物
一、 药用植物转基因器官培养研究的意义
二、 药用植物转基因器官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 药用植物转基因器官培养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展望
第五节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基因调控研究
一、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基因调控的研究意义
二、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基因调控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三、 存在问题及今后的展望
第十四章 中药行业现状及发展方向
第一节 中药行业现状
一、 中医药大国
二、 中医药国际化
第二节 努力方向
一、 教育改革
二、 基础研究
三、 质量控制
四、 中药成药生产
五、 行业管理
六、 仓储养护及包装现代化
七、 销售
八、 呼吁
各论
第一章 根及根茎类药物
巴戟天
百部
百合
白及
白前
白芍
白芷
白术
板蓝根
半夏(含法半夏)
北豆根
北沙参
苍术
草乌(含草乌叶)
柴胡
赤芍
川贝母
川牛膝
川乌
川芎
刺五加
大黄
丹参
当归
党参
地黄
地榆
独活
莪术
防风
防己
干姜(附:炮姜)
甘草
甘遂
藁本
高良姜
葛根
狗脊
骨碎补
何首乌(含首乌藤)
红芪
红参
虎杖
黄精
黄连
黄芪
黄芩
姜黄
桔梗
九节菖蒲
九眼独活
苦参
龙胆
漏芦
麻黄根
麦冬
猫爪草
绵马贯众
明党参
木香
南板蓝根
南沙参
牛膝
平贝母
茜草
前胡
千年健
羌活
秦艽
拳参
人参
三棱
三七
山豆根
山柰
山药
商陆
射干
生姜
石菖蒲(附:水菖蒲)
太子参
天冬
天花粉
天麻
天南星(含胆南星)
威灵仙
乌药
细辛
西洋参
香附
徐长卿
续断
玄参
延胡索
伊贝母
银柴胡
郁金
禹州漏芦
玉竹
远志
泽泻
浙贝母
知母
紫草
紫菀
第二章 茎藤类药物
沉香
川木通
钩藤
关木通
鸡血藤
肉苁蓉
石斛
苏木
锁阳
檀香
通草
第三章 皮类药物
白鲜皮
椿皮
楤木
地骨皮
杜仲
关黄柏
合欢皮
厚朴
黄柏
苦楝皮
牡丹皮
秦皮
肉桂
五加皮
第四章 叶类药物
桉叶
大青叶
番泻叶
牡荆叶(附:牡荆油)
桑叶(附:桑枝、桑白皮)
银杏叶
第五章 花类药物
丁香
红花
槐花(含槐米,附:槐角)
金银花(含忍冬藤,附:山银花)
菊花
款冬花
凌霄花
玫瑰花
梅花
密蒙花
蒲黄
松花粉
西红花
辛夷
旋覆花
洋金花
野菊花
第六章 果实类药物
八角茴香
巴豆(附:巴豆霜)
荜茇
补骨脂
草果
陈皮
大枣
豆蔻
佛手
覆盆子
枸杞子
瓜萎
瓜萎皮
鹤虱
诃子(附:藏青果)
红豆蔻
花椒
蒺藜
连翘
罗汉果
蔓荆子
木瓜
南五味子
牛蒡子
女贞子
青皮
砂仁
山楂
山茱萸
蛇床子
丝瓜络
无花果
乌梅
五味子
吴茱萸
夏枯草
鸦胆子
益智
栀子
枳壳
第七章 种子类药物
白果
柏子仁
蓖麻子
槟榔
草豆蔻
车前子
瓜萎子
决明子
苦杏仁
莱菔子
莲子(附:莲子心)
龙眼肉
马钱子
木蝴蝶
胖大海
牵牛子
芡实
肉豆蔻
沙苑子
酸枣仁
桃仁
天仙子
葶苈子
菟丝子
王不留行
薏苡仁
郁李仁
第八章 全草类药物
白花蛇舌草
败酱草
薄荷(附:薄荷油)
车前草
穿心莲
垂盆草
地锦草
颠茄草
广藿香
金钱草
荆芥
连钱草
麻黄
墨旱莲
蒲公英
青蒿
益母草
茵陈
淫羊藿
鱼腥草
紫苏(含紫苏叶、紫苏子、紫苏梗)
第九章 树脂类药物
阿魏
安息香
琥珀
没药
乳香
血竭
第十章 动物类药物
斑蝥
鳖甲
蟾酥(附:蟾衣采收方法)
穿山甲
地龙
阿胶
蜂房
蜂蜜(附:蜂蜡、蜂胶)
蛤蚧
龟甲
哈蟆油
海马
鸡内金
金钱白花蛇
羚羊角
鹿角(含鹿角霜)
鹿茸
牛黄
蕲蛇
全蝎
蛇蜕
麝香
石决明
水蛭
土鳖虫
乌梢蛇
蜈蚣
熊胆
珍珠
猪胆粉
第十一章 矿物药物
石膏
雌黄
雄黄
玄明粉
朱砂
第十二章 其他药物
冰片
冬虫夏草
儿茶
茯苓
海金沙
灵芝
芦荟
青黛
五倍子
猪苓
附录 国家关于天然麝香、熊胆粉管理的一些相关规定
1. 关于进一步加强麝、熊资源保护及其产品入药管理的通知
2. 关于天然麝香、熊胆粉等使用问题的通知
3. 关于中成药处方中使用天然麝香、人工麝香有关事宜的通知
4. 国家林业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告2005年第3号
参考文献
致谢
现代中药学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