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韩愈讲,“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我有两个重要经历,都是托伟人邓小平同志的福而铭刻于心。一是参加“文化大革命”后首次高考,1977年人四川大学哲学系,1984年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90年人中共中央党校理论部,完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的全日制学历,成就了我人生中一段学术研究生涯。二是在南方谈话感召下,1993年博士毕业后我一头扎进深圳经济特区桥头堡罗湖区,从区委副主任科员起步开始新的职业生涯,经济特区的大环境和罗湖区的基层磨练让我不知不觉间从“读书人”蜕变成“经济人”,从“秀才”变成“硬汉”。2013年我曾出差北京,与中国人民大学时期的研究生同学聚会,许多同学都讲我去深圳丢掉学问蛮可惜的。在深圳20年了,同学见面仍不断提起我当年做学问的那些事,过去的学术生涯已然成为我人生的重要部分,值得我认真梳理珍重。
1987年我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刚踏出校门就在《哲学研究》上发表论文,这开启了我登堂入室做学问的大门。从1987年至1995年发表论文43篇,其中国家一级核心刊物3篇,《新华文摘》全文转载6篇。我的博士论文是《认识论研究的文化视界》,答辩通过后曾拆开陆续发表16篇,其他27篇论文大体仍属于认识论研究范畴。现在把博士论文和从27篇论文中遴选出来的14篇集结冠名《认识论研究:文化视界及其他》出版,并对个别引文按新版本进行了校定。
1987年我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刚踏出校门就在《哲学研究》上发表论文,这开启了我登堂入室做学问的大门。从1987年至1995年发表论文43篇,其中国家一级核心刊物3篇,《新华文摘》全文转载6篇。我的博士论文是《认识论研究的文化视界》,答辩通过后曾拆开陆续发表16篇,其他27篇论文大体仍属于认识论研究范畴。现在把博士论文和从27篇论文中遴选出来的14篇集结冠名《认识论研究:文化视界及其他》出版,并对个别引文按新版本进行了校定。
目录
导论 认识论研究的文化视界
*部分 认识论研究的文化视界(博士论文)
*章 传统认识论研究的科学视界
*节 科学视界确立的文化背景
第二节 科学视界的致思倾向
第三节 科学视界的消解
第二章 现代认识论研究的文化视界
*节 文化的界定
第二节 文化视界的界定
第三节 作为研究纲领的文化视界
第三章 我在故我思
*节 传统与主体视界
第二节 语言、共同体与认识模式
第三节 交往实践与主体间、性
第四章 回到生活世界中去
*节 人的“生活世界”
第二节 前科学、前概念与前逻辑
第三节 生活经验
第四节 意识形态
第五章 非形式合理性
*节 合理性辨析
第二节 价值合理性
第三节 批判合理性
第四节 历史合理性
第五节 实践合理性
第六章 保持两极张力
*节 保持两极张力的必要性
第二节 科学与非科学的互补关系
第三节 科学与艺术的会通
第二部分 认识论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和理论向度(学术论文)
二十世纪科学认识中的主体创造
论科学认识数学化的内在原因
对爱因斯坦的”内在的完备“标准的再认识
论客观相对性和主观相对性
论理论对事实的超越性
考察前提知识的认识论意义
消解逻辑经验主义的方略——预设前提
关于文化的一般规定
人、文化和价值
人与自然的新对话及其文化内涵
关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认识论思考
略论科学哲学化
现代语言哲学观
论符号的认识功能
【免费在线读】
《认识论研究:文化视界及其他》:
第三章 我故我思
“我在”指人的历史存在方式和文化表现形式,“我思”指人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模式。“我在故我思”这一命题包含两个基本内容:*,“我在”对于“我思”的先在性。主体首先是“我在”,然后才是“我思”,“我思”本身是“我在”的一个存在方式。第二,“我在”对于“我思”的超越性。“我在”的历史存在方式和文化表现形式超越了个人的自我意识,“我思”的特质决定于“我在”的历史文化状况,这一点也超越了个人的自我意识。用“我在故我思”置换“我思故我在”的根本意义在于,与传统认识论把自我意识当作认识的起点不同,现代认识论特别强调文化无意识过程对于主体建构的意义。伽达默尔宁愿把主体的认知构架看作是那些影响思想但又保持为无思想的前概念、前判断或偏见、先见。这些东西包括个人能够意识到的历史文化成分与不能意识到的历史文化成分,个人永远无法摆脱它们,因为这就是他在历史中的存在状态。所以,第三章的基本思路就是,从人的历史存在方式和文化表现形式人手,去探索主体建构中的文化无意识过程。传统是人的历史存在方式,它以“合法的偏见”形式规定着主体视界;语言是人的文化表现形式,一种语言就是一种共同体,就是一种认识模式;传统延传与语言交流都涉及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主体间性,它根源于人类的交往实践。而这一切都是在个人的自我意识范围之外发生的,具有文化无意识特征。
*节 传统与主体视界
一 传统的界定
所谓传统,就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稳定的组织结构和思想要素的、前后相继的、直到现在仍然潜在地影响着人们的特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风俗等深层文化的社会心理和行为习惯。传统大致具有这样一些特征:*,历史性。传统是由历史上延传而来,经过相当时期的文化积累而形成的。第二,继承性。传统不是突起突灭的,而是有着前后相继的一贯性。第三,稳定性。传统作为文化深层结构(民族精神文化)的体现,一经形成,便难以轻易改变。第四,流动性。传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历史地发展着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传统。第五,潜在性。传统作为观念形态的东西,往往表现为特定的社会心理,表现为不自觉的行为方式和思维定式。第六,现实性。传统的形成,来源于过去的现实,同时它并不只是停留于过去,而是直接影响到现在,在客观上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心理和价值取向。
传统与历史有着内在的联系。按照海德格尔的理解,历史是生存着的现实人在时间中经历的事态。是“过去了的”而却又“流传下来的”和“继续起作用”的事态。在这里,历史意味着一种贯穿“过去”“现在”与“将来”的事件联系和作用联系。因此,“历史主要不是意指过去之事这一意义上的‘过去’,而是指出自这过去的渊源。‘有历史’的东西处在某种变易的联系中,在这里‘发展’是忽升忽降。以这种方式‘有历史’的东西同时也能造就历史”。①显然,在历史过程中,一切“流传下来的”并“继续起作用的”过去的东西同时也是传统的东西。传统是处于历史之中并介乎于人和历史之间的第三者。人的历史性就在于人不可能摆脱传统,过去各代的传统“犹如梦魇似地统治人的头脑”(马克思语)。承认人的历史性,就要承认传统的不可超越性。
……
认识论研究:文化视界及其他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