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2001年8月,一篇标题字体为特大号黑体的文章,出现在国内一家畅销报纸的头版,这篇文章被很多人争相传诵,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2年2月的半年多时间里,中国内地已有两百多家媒体报道、转载了这篇近万字的文章;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新加坡和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三十多家主要通讯社、电视台和报刊,也在黄金时间和醒目位置作了报道、转载和评论。这就是著名经济学家、红旗出版社副总编辑黄苇町同志根据他2001年7月13日在中共中央党校所作报告的部分内容整理而成的《苏共亡党十年祭》。
本书就是他对苏东剧变的回顾和反思作出更系统、更充分的阐述,以飨读者。
本文以史为镜,通过剖析苏共因失人心而失天下的历史悲剧,深刻阐述了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生命线,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执政资格所在这一重大主题。文中渗透着对党和人民事业的责任感,针砭时弊,“实话实说”,有很强的思想震撼力,在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共鸣。因此,它不失为一篇帮助人们学习、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好文章。
目录
第一篇 历史在这里沉思
一 辉煌与凄凉,全在人心向背
二 列宁、斯大林时期的党群关系
三 当权力变成乐趣时
四 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恶果
五 东欧鼙鼓声犹在
第二篇 谁是苏共的掘墓人
一 “文明与宽容的革命”
二 祸起萧墙
三 上下级关系的畸变
四 执政能力为什么下降
五 “近亲繁殖”导致的退化
六 “忠诚”与特权挂钩带来鱼龙混杂
七 监督机制弱化使得腐败蔓延
八 党内干群关系疏远造成离心离德
九 戈尔巴乔夫和盖达尔
第三篇 反思俄罗斯改革
一 醒不过来的噩梦
二 持不同政见者的反省
三 是失误还是烟雾
四 政局开始变化
第四篇 我们为什么没有重蹈苏东覆辙
第五篇 执政党兴旺发达的关键
第六篇 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一 辉煌与凄凉,全在人心向背
二 列宁、斯大林时期的党群关系
三 当权力变成乐趣时
四 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恶果
五 东欧鼙鼓声犹在
第二篇 谁是苏共的掘墓人
一 “文明与宽容的革命”
二 祸起萧墙
三 上下级关系的畸变
四 执政能力为什么下降
五 “近亲繁殖”导致的退化
六 “忠诚”与特权挂钩带来鱼龙混杂
七 监督机制弱化使得腐败蔓延
八 党内干群关系疏远造成离心离德
九 戈尔巴乔夫和盖达尔
第三篇 反思俄罗斯改革
一 醒不过来的噩梦
二 持不同政见者的反省
三 是失误还是烟雾
四 政局开始变化
第四篇 我们为什么没有重蹈苏东覆辙
第五篇 执政党兴旺发达的关键
第六篇 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苏共亡党十年祭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