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S">《中国传统科技文化研究》分为六个部分:进路与方法、传统生命文化、传统工艺、传统与现代、科学观与意识形态、科学的误用,从六个不同的层次透视了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及其现代意义。追随科学史家席泽宗先生和黄一农先生的脚步,把传统科学与当代科学相联系,用现代科学知识去理解古人的认识,是文集的主要特色之一,也从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文章作者们共同的研究纲领。科学技术史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交叉性质,《中国传统科技文化研究》很多研究都借用和改造了来自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但归根结底,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离不开科技内容。
目录
丛书弁言
序
第一部
进路与方法
“文化簇”与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003
海外现代中国研究视野中的科学技术角色019
第二部
传统生命文化
中国古代至民国时期对蟋蟀行为的观察和认识035
中国斗蟋蟀博戏中的芡草与芡法051
宋代医学知识的扩散063
秋石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086
郭雍疫病学术思想100
张锡纯外感内伤论黄疸107
第三部
传统工艺
澄泥砚工艺117
砚台形制的最初演变123
略论中国墨文化的建构历程和文化表征131
贾湖骨笛的精确复原研究138
宋应星《天工开物》中的“去松脂”工艺探究148
第四部
传统与现代
清末农工商部农事试验场的汇集活动157
民国前期地质学体制化之特征168
世界社与辛亥革命180
化学元素名称汉译史研究述评189
“永久”团体的《海王》旬刊及其科技文章207
第五部
科学观与意识形态
从委托代理模式看中央集权下的中国科学建制化(1949~1966年)257
第六部
科学的误用
一个台湾学者圈对中国传统生命文化的整合273
宋光宇教授访谈录293
五四时期的灵学会304
中国灵学活动中的催眠术316
主题索引332
作者简介335
序
第一部
进路与方法
“文化簇”与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003
海外现代中国研究视野中的科学技术角色019
第二部
传统生命文化
中国古代至民国时期对蟋蟀行为的观察和认识035
中国斗蟋蟀博戏中的芡草与芡法051
宋代医学知识的扩散063
秋石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086
郭雍疫病学术思想100
张锡纯外感内伤论黄疸107
第三部
传统工艺
澄泥砚工艺117
砚台形制的最初演变123
略论中国墨文化的建构历程和文化表征131
贾湖骨笛的精确复原研究138
宋应星《天工开物》中的“去松脂”工艺探究148
第四部
传统与现代
清末农工商部农事试验场的汇集活动157
民国前期地质学体制化之特征168
世界社与辛亥革命180
化学元素名称汉译史研究述评189
“永久”团体的《海王》旬刊及其科技文章207
第五部
科学观与意识形态
从委托代理模式看中央集权下的中国科学建制化(1949~1966年)257
第六部
科学的误用
一个台湾学者圈对中国传统生命文化的整合273
宋光宇教授访谈录293
五四时期的灵学会304
中国灵学活动中的催眠术316
主题索引332
作者简介335
中国传统科技文化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