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 and model of running sport universities and institutes in China

副标题:无

作   者:陈宁著

分类号:

ISBN:9787540841386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全面探讨了相关研究综述、国内学界的研究、比较研究法、国外体育院校的发展、三种类型的体育院校等内容。

目录


1 引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和模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2 研究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和模式的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学界的研究
1.2.2 国外的有关资料
1.2.3 已有研究的不足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法
1.4.2 历史法
1.4.3 比较研究法
1.4.4 专家访谈法
1.4.5 个案法
2 中国高等体育院校发展:学术性与竞技性的碰撞
2.1 高等体育院校的创建(1950—1955年)
2.2 高等体育院校的独立探索(1956—1960年)
2.3 高等体育院校的调整(1961—1965年)
2.4 高等体育院校遭受冲击(1966—1976年)
2.5 高等体育院校的新开端(1977—1985年)
2.6 高等体育院校的新探索(1986—2000年)
2.7 高等体育院校的新发展(2001年以后)
3 国外体育院校的发展:学术性与竞技性的不同表现
3.1 国外体育院校的发展
3.1.1 日本体育校系的发展
3.1.2 美国体育院系的发展
3.1.3 苏联及俄罗斯的体育院校发展
3.2 三种类型的体育院校
3.2.1 学术性与竞技性结合的体育院校
3.2.2 以学术性为主的体育学院
3.2.3 以竞技性为主的体育院校
3.3 对中国高等体育院校发展的影响
4 中国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学术性与竞技性的统一
4.1 学术性与竞技性的含义
4.1.1 办学特性是学校的性质和属性
4.1.2 学术性是大学的本质属性
4.1.3 竞技性是体育的基本属性
4.2 学术性与竞技性的作用
4.2.1 学术性的作用
4.2.2 竞技性的作用
4.2.3 学术性与竞技性的相互作用
4.3 影响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的因素
4.3.1 高等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高等体育院校的发展进程
4.3.2 服务体育事业的需要是高等体育院校发展的根本原因
4.3.3 高等体育院校的传统和组织结构
4.3.4 高等体育院校的管理者和主办者赋予其责任
5 中国高等体育院校“三结合”办学模式:学术性与竞技性的融合
5.1 办学模式的概念
5.2 “教学、训练、科研结合”办学模式的形成
5.2.1 院校创办时期的初步结合
5.2.2 特殊条件下的逐渐分离
5.2.3 动乱时期的严重扭曲
5.2.4 改革开放后的重新结合
5.3 “教学、训练、科研结合”办学模式的内涵
5.3.1 教学、训练、科研工作是互相联系的整体,共同承担高等体育院校的任务
5.3.2 教学、训练、科研工作是相对独立的领域,有自己的特殊分工
5.3.3 教学、训练、科研结合的重点和顺序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
5.4 实施教学、训练、科研结合的办学模式
5.4.1 明确院校的定位
5.4.2 选择运动项目结合点
5.4.3 确定特色学科的结合形式
5.4.4 突破运动项目结合的难点
6 中国两种类别体育学院的特点比较:学术性与竞技性的论争
6.1 两种类别体育学院存在的必然性
6.2 两种类别体育学院办学状况的分析
6.2.1 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的整体状况
6.2.2 两类院校的师资状况
6.2.3 两类院校的体育学学科水平和科研状况
6.2.4 两类院校中的专业建设状况
6.3 两种类别体育院校优势互补
6.3.1 取用大学体育学院的长处
6.3.2 发挥高等体育院校的优势
6.3.3 建立开放式的高等体育教育体系
7 结语:准确把握办学特性,正确实施办学模式
7.1 处理好学术性与竞技性的关系
7.2 处理好教学、训练、科研结合中的关系
7.3 处理好借鉴学习与自主探索的关系
7.4 处理好适应现实与超越现实的关系
参考文献
附录 中文体育类13种核心期刊关于高等体育院校改革与发展研究论文的统计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 and model of running sport universities and institutes in China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