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副标题:无

作   者:袁行霈主编;莫砺锋,黄天骥卷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040063882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片断: 心国家和人民的命运。他把自己的文集题作《小畜料,就是表示有“兼济天 下”之志(”。其次,王禹格不满于晚唐五代的浮靡文风,曾说:“咸通以来,诗 文不竞。革弊复古,宜其有闻。”《送孙何序》他的散文,言之有物,清丽疏朗, 在宋初文坛上独树一帜。例如(黄州新建小竹楼记)中写景的一节: 远吞山光,平措江獭。幽闭辽重,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 冬宜密雪,有碎。声。宜鼓琴,奉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 声丁丁然。空投壶,失声锋释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披鹤蹩, 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 沙岛、烟云、竹树而已。 骄散结合,既有古文的疏朗流畅,也不废骄体文字对称、音调控骼的优点。此 节中对闲情逸趣的赞美和本段对贬滴生涯的感慨前后照应,更增强了全文的 抒情意味,堪称欧、苏散文的先导。此外。王禹倡的议论文如(待漏院记),叙 事文如(唐河店娘传)等,都是优秀的古文篇章,继承了韩、柳的传统而文字较 为平易,显示出一种新文风的端倪。 宋初在文学理论上鲜明地提出复古主张的,首推柳开(948~1001)[‘j。柳 开在(应责)中说:“吾之道,孔子、孟何、扬雄、韩愈之道。吾之文,孔子、孟何。 扬雄、韩愈之文也。”这种把道统和文统合为一谈的观点,对后来的古文家和理 学家都有深刻的影响,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柳开还把文看作是明道的工 具,并因此而反对文体华艳。他说:“文章为道之整也,签可妄作乎?整之不 良,获斯失矣。女恶容之厚于德,木恶德之厚于容也。文恶辞之华于理,不恶 理之华于辞也。”《上王学土第三书》这种理论在宋初本应起到矫正五代浮华 文风的作用,可是柳开过于强调道的重要性而忽视文采,而他所说的“道”又仅 仅是指“圣贤之道”,因而容易使文学沦为道统的附庸。加上柳开为人粗豪狂 诞,文章又写得艰涩难读,所以尽管他大声疾呼,却应者寥寥,没有对文坛产生 实际的影响。 第一章末初文学 公元960年,北宋帝国建立,结束了长达百年的分裂割据、战乱频仍的局 面。北宋的统治者从建国之初就采取了崇文抑武的国策,在努力发展经济的 同时,也对文化建设给予相当的重视。然而文化建设需要一个涵育、积累的过 程,不可能一嫩而就。苏武说:“来兴七十徐年,民不知兵,富而教之,至天圣。 景信极矣。而斯文终有愧于古。”《六一居土集叙》所谓“七十徐年”,即宋太 祖、太宗、真宗三朝以及仁宗朝的初期[’j,也就是本章所说的“宋初”。在这段 时间里,宋代文学尚未取得足以与前代相媲美的成就,但它在沿续五代文风的 同时也已呈现出一些新的气象,有些方面昭示出宋代文学的发展方向。 第一书末初的散文和复古思潮 王禹俗等人的散文柳开、穆修等人的复古思想 家初文人多数是从五代十国入家的,其中如李妨、陶谷原是后周的词臣, 徐钦、刁衡原是南唐的词臣。他们入来以后的散文仍多为骄体,风格洛艳,与 五代时如出一辙。稍后虽有柳开、梁周翰等人提倡古文、反对骄俪,但未能取 得相应的创作实绩。宋初在散文创作上成就较高的作家是王禹仍。 王禹情(954~1001)口’,出身贫寒,入仕后多次遭贬滴。这使他的人生态 度和文学思想都沉异于那些馆阁词臣。首先,王禹谓信从儒家的政治理想,关

目录

第五编 宋代文学
绪论
第一节 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
崇文抑武的国策
理学思想对文学的影响
文以
载道说的盛行
印刷业和教育的发达与作家学术修养的提高
诗文政治功能与议论成分的加强
第二节 忧患意识与爱国主题的弘扬忧患意识对文学家的影响
民族矛盾激化的历史背景
爱国主题的弘扬
第三节 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
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有机融合
社会责任感与个性自由的整合
新型的文人生活态度
审美情趣的转变
第四节 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
士大夫的优裕生活与词的兴盛
社会的广泛需求对词人创作热情的刺激
第五节 宋代文学的独特成就与历史地位
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发展:文体的多样化
古文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
整合风格的变化古文的普及
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题材向日常生活倾斜
以平淡为美的美学追求
唐诗之外又一美学范式的创建
宋词在词史上的巅峰地位
辽金诗文的成就
第一章 宋初文学
第二节 宋初白体诗人和王禹偁
宋初的馆阁唱和之风和白体诗风的流行 王禹傅诗中的新气息
第三节 宋初的晚唐体诗人
专学贾岛、姚合的九僧诗 林逋等隐逸诗人 身份独异的寇准
第四节 西昆体的盛衰
《西昆酬唱集》的成书 西昆体的艺术特征 西昆体的盛行西昆体衰微的原因

第二章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第一节 对五代词风的因革
闲雅而有情思的晏殊词 因循中求变的欧阳修词
第二节 开拓词境的尝试
独辟蹊径的范仲淹词 贴近日常生活的张先词 向诗风靠拢的王安石词
第三节 柳永词的新变
慢词的发展与词调的丰富 市民情调的表现与俚俗语言的运用铺叙与白描 羁旅行役之感与抒情的自我化

第三章 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第一节 欧阳修的散文、辞赋和四六
欧阳修的文坛领袖地位 欧阳修的文学革新主张 欧阳修对西昆体和太学体的矫正 体裁的完备与功能的加强 平易纡徐的文风
第二节 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的诗歌
欧阳修诗中的议论及其平易的风格 梅尧臣开拓诗歌题材的尝 试及其对宋诗艺术的先导作用 苏舜钦诗的奔放直率风格
第三节 王安石等人的散文
王安石散文简洁峻切的风格 曾巩散文平正周详的风格
第四节 王安石的诗歌
早期诗风的特点 王荆公体及晚年诗风向唐诗复归 王令的诗

第四章 苏轼
第一节 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
儒、道、禅的融合 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黄州、惠州、儋州:逆境中的创作高峰
第二节 苏轼的古文和辞赋、四六
自然与雄放 兼收并蓄的艺术气魄 善于翻新出奇的议论文叙事、抒情、说理三种功能的完美结合 辞赋和四六
第三节 苏轼的诗
对社会的干预和对人生的思考 乐观旷达的精神 对艺术技 巧的娴熟运用和超越 有必达之隐而无难显之情 刚柔相济的艺术风格 宋诗最高成就的代表
第四节 苏轼的词
诗词一体的词学观 扩大功能与开拓词境 以诗为词的手法 豪迈奔放的风格
第五节 苏轼的意义与影响
苏轼的意义 苏轼周围的作家群 后世文人心目中的苏轼

第五章 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
第一节 黄庭坚的诗歌
黄庭坚的创作道路 丰富的人文意象 生新廉悍的艺术风貌 山谷体的内涵 晚年诗返璞归真
第二节 陈师道的诗歌
学苏与学黄 寒士生活的真实写照 简练朴拙的艺术风格
第三节 江西诗派的形成
黄庭坚的诗论及其影响 杜甫典范地位的确立 点铁成金:窘境中的策略 黄陈周围的诗人群 江西诗派的形成
第四节 江西诗派的演变
靖康事变对诗坛的影响 吕本中的诗歌及其“活法”说 江西派诗人在南宋初的创作
第五节 陈与义和曾几的诗歌
爱国的主题 陈与义学杜 曾几的活泼诗风 陈、曾与江西诗派的关系

第六章 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
第一节 黄庭坚和晁补之
黄庭坚词雅俗并存与兼学苏柳 晁补之的词论及其吟咏情性的隐逸主题
第二节 晏几道
生死不渝的苦恋与身世之感的渗入 如梦如幻的境界和语淡情深的风格
第三节 秦观
伤心人的伤心词 情韵兼胜 采小令之法入慢词 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
第四节 贺铸
奇特的个性 英雄豪气与儿女柔情并存 深婉密丽的语言风格与独特的地位
第五节 周邦彦
漂零不偶的主题和低沉感伤的格调 回环往复的章 法结构 对前人诗句的融化 音律的规范化

第七章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第一节 李清照
“别是一家”的词论 女性情怀的全面展现 清丽自然的语言与优美淡雅的意境 生不幸死亦不幸的朱淑真
第二节 朱敦儒
青年的放浪形骸 中年的飘泊忧愤 晚年的逍遥自在
第三节 张元干等词人
时代感和现实感的加强 英雄的苦闷 流落异乡的忧伤与怀旧情结
第四节 李纲、岳飞等词人
李纲的咏史词和“南宋四名臣”词 岳飞的英雄之词

第八章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第一节 陆游的创作道路和诗歌渊源
终生不渝的爱国情怀 入蜀前后的变化 对吕本中、曾几诗风的继承 对陶渊明、李白、杜甫、岑参的推尊
第二节 陆游诗歌的特点与成就
抗敌复国主题 隐逸情趣 爱情诗 平易晓畅中的恢宏雄放之气 七言诗的高度成就
第三节 陆游的影响
陆游对南宋后期诗坛的影响 陆游对后代诗人的影响

第九章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第十章 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第十一章 南宋的散文和四六
第十二章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第六编 元代文学
绪论
第一章 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
第二章 关汉卿
第三章 王实甫的《西厢记》
第四章 白朴和马致远
第五章 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
第六章 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
第七章 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
第八章 元代散曲
第九章 元代诗文
文学史年表
研修书目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