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细胞培养——基本技术和特殊应用指南(原书第七版)

副标题:无

作   者:R.Ian

分类号:

ISBN:978703060359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自本书第6版发行以来,细胞培养领域已取得诸多进展,第7版除保留基本内容(培养细胞的生物学、细胞培养实验室的设计与布局、培养器皿与培养基、原代培养、细胞系及其鉴定、污染、分化、老化、永生化等)之外,特别强化了某些章节的内容,尤其见于3D培养、干细胞、特殊类型细胞培养、STR测序、规模化培养等的介绍,因此第7版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技术上均更具新颖性和实用性。

目录


目 录
图片目录
表格目录
方案目录
短篇综述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历史背景 2
1.2组织培养的优点 10
1.2.1环境控制 10
1.2.2样品的特征和均一性 11
1.2.3经济、规模和机械化 11
1.2.4体内环境的体外模拟 11
1.3局限性 11
1.3.1专业技能 11
1.3.2量的问题 12
1.3.3去分化和选择 12
1.3.4细胞的起源 13
1.3.5不稳定性 13
1.4体外的主要差异 13
1.5组织培养的类型 14
参考文献 16
第2章 培养细胞的生物学 21
2.1细胞培养环境 21
2.2细胞黏附 21
2.2.1细胞黏附分子 22
2.2.2细胞间连接 23
2.2.3细胞骨架 24
2.2.4细胞外基质 24
2.2.5细胞迁移 25
2.3细胞增殖 26
2.3.1细胞周期 26
2.3.2细胞增殖调控 27
2.4细胞分化 27
2.4.1细胞分化的谤导和保持 30
2.4.2细胞分化及去分化潜能 31
2.5细胞信号转导 32
2.6能量代谢 34
2.7培养细胞的起源 34
2.7.1培养的开始 35
2.7.2细胞系的演化 36
2.7.3细胞的衰老 36
2.7.4连续细胞系的转化和建立 36
2.8术语定义 38
参考文献 39
第3章 实验室设计及布局 42
3.1布局、陈设和服务设施 42
3.1.1必备条件 44
3.1.2服务 48
3.1.3通风装置 48
3.2设计与布局 49
3.2.1无菌操作区 49
3.2.2层流柜 50
3.2.3工作台 50
3.2.4检疫和防范 50
3.2.5培养 51
3.2.6准备区 54
3.2.7储存 55
3.3灾害管理 57
参考文献 58
第4章 设备和材料 59
4.1组织培养实验室的要求 59
4.2无菌工作区 61
4.2.1层流生物安全柜 61
4.2.2手推车 63
4.2.3无菌液体处理——移液和分液 63
4.2.4倒置显微镜 69
4.2.5照相机和监视器 71
4.2.6解剖显微镜 71
4.2.7离心机 71
4.2.8细胞计数 72
4.3孵育和培养 73
4.3.1恒温箱 73
4.3.2湿式C07培养箱 73
4.3.3温度记录仪 76
4.3.4滚筒支架 76
4.3.5磁力搅拌器 77
4.3.6培养器皿 77
4.4准备和灭菌 78
4.4.1洗涤 78
4.4.2培养基和试剂的制备 79
4.4.3灭菌 80
4.5储存 82
4.5.1耗材 82
4.5.2冰箱和冷冻箱 82
4.5.3冻存容器 83
4.5.4程序降温仪 83
4.6实验室辅助设备 84
4.6.1计算机和网络 84
4.6.2正置显微镜 84
4.6.3低温冷冻箱 84
4.6.4共聚焦显微镜 85
4.6.5PCR热循环仪 85
4.7专用设备 85
4.7.1显微注射装置 85
4.7.2菌落计数器 85
4.7.3离心式淘洗器 85
4.7.4沆式细胞仪 86
参考文献 86
第5章 无菌技术 87
5.1无菌技术的目的 87
5.1.1污染风险 87
5.1.2维持无菌状态 88
5.2无菌环境的基本要素 89
5.2.1层流 90
5.2.2安静区域 91
5.2.3操作台 92
5.2.4个人卫生 93
5.2.5试剂和培养基 94
5.2.6培养物 94
5.3无菌处理 94
5.3.1擦拭 94
5.3.2加盖 94
5.3.3灼烧 95
5.3.4试剂瓶和培养瓶的操作 95
5.3.5移液 96
5.3.6大容量移液 97
5.3.7液体倾倒 97
5.4标准化操作 97
5.4.1培养瓶和试剂瓶 103
5.4.2培养皿和多孔培养板 103
5.5仪器和设备 104
5.5.1冰箱和冷室 104
5.5.2恒温箱 104
5.5.3盒装培养物 106
5.5.4充入C07气体 106
参考文献 107
第6章 安全性、生物伦理及验证 108
6.1实验室安全 108
6.2危险性评估 108
6.3标准操作程序 110
6.4安全规则 110
6.5常规安全 112
6.5.1操作者 112
6.5.2设备 113
6.5.3玻璃器皿和锐利物品 113
6.5.4化学毒性 1 14
6.5.5气体 115
6.5.6液氮 116
6.5.7烧伤 116
6.6火 116
6.7电离辐射 117
6.7.1摄入 117
6.7.2放射性废物的处理 117
6.7.3标记试剂的辐照 118
6.7.4高能源辐照 118
6.8生物危害性 118
6.8.1生物防范水平 118
6.8.2生物安全柜(BSC) 121
6.8.3人体活检材料 123
6.8.4细胞系 125
6.8.5遗传操作 126
6.8.6生物危险性废物的处理 126
6.8.7净化和熏蒸 126
6.9生物伦理 127
6.9.1动物组织 127
6.9.2人体组织 127
6.10质量保证 129
6.10.1操作程序 129
6.10.2质量控制(QC) 129
6.10.3确认 130
6.10.4身份验证 130
6.10.5起源 130
6.10.6污染 131
参考文献 131
第7章 培养器皿和附着物 134
7.1附着物 134
7.1.1附着和生长 134
7.1.2常用的附着材料 134
7.1.3附着物替代品 135
7.2表面处理 136
7.2.1附着物包被 136
7.2.2饲养层 138
7.2.3非黏性附着物 139
7.3培养器皿的选择 1 39
7.3.1细胞产量 140
7.3.2多孔板 141
7.3.3培养瓶和培养皿 142
7.3.4高细胞产量 143
7.3.5悬浮培养 144
7.3.6通气 144
7.3.7取样和分析 145
7.3.8不均匀生长 146
7.3.9成本 146
7.4特殊系统 147
7.4.1渗透性支持物 147
7.4.2三维基质 148
参考文献 148
第8章 成分明确培养基及补充物 151
8.1培养基的发展史 151
8.2物理化学特征 152
8.2.1pH 152
8.2.2C07和碳酸盐 1 53
8.2.3缓冲作用 155
8.2.4氧气 155
8.2.5渗透压 164
8.2.6温度 165
8.2.7黏度 166
8.2.8表面张力和成泡性 166
8.3平衡盐溶液 166
8.4完全培养基 167
8.4.1氨基酸 167
8.4.2维生素 168
8.4.3盐粪 169
8.4.4葡萄糖 169
8.4.5有机补充物 169
8.4.6激素和生长因子 169
8.4.7抗生素 170
8.5血清 170
8.5.1蛋白质 172
8.5.2生长因子 172
8.5.3激素 173
8.5.4营养物及代谢物 1 73
8.5.5脂类 173
8.5.6矿物质 173
8.5.7抑制物 173
8.6培养基和血清的选择 174
8.6.1血清批次预约 176
8.6.2血清的测试 176
8.6.3热灭活 177
8.7其他添加物 177
8.7.1氨基酸水解物 177
8.7.2胚胎浸出液 177
8.7.3适应性培养基 177
8.8储存 178
参考文献 178
第9章 无血清培养基 181
9.1血清的缺点 189
9.2无血清培养基的优点 190
9.3无血清培养基的缺点 190
9.4血清的替代 191
9.4.1无血清培养基的商业供应 191
9.4.2血清替代物 191
9.4.3无血清传代培养 193
9.4.4激素 193
9.4.5生长因子 194
9.4.6血清中的营养物质 194
9.4.7蛋白质和多聚胺 199
9.4.8黏度 199
9.5无血清培养基的研发 199
9.6无血清培养基的选择 200
9.6.1细胞或产物特异性 200
9.6.2细胞系对无血清培养基的适应性 200
9.7无血清培养基的制备 204
9.8无动物蛋白培养基 204
9.9小结 204
参考文献 205
第10章 准备与灭菌 209
10.1准备试剂与用品 209
10.2设备与液体的灭菌 209
10.2.1干热灭菌 210
10.2.2压力一蒸汽灭菌 210
10.2.3射线灭菌 211
10.2.4化学灭菌 211
10.2.5无菌指示器 211
10.2.6过滤灭菌 212
10.3设备 214
10.3.1玻璃器皿 214
10.3.2玻璃移液管 217
10.3.3嫘口盖 219
10.3.4清洁剂的选择 222
10.3.5种类繁杂的设备 222
10.3.6可重复使用的灭菌过滤器 224
10.4试剂与培养基 225
10.4.1水 226
10.4.2纯水器的维护 228
10.4.3平衡盐溶液 228
10.4.4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230
10.5培养基的灭菌 235
10.5.1可高压灭菌的培养基 235
10.5.2除菌过滤 235
10.5.3血清 244
10.5.4其他试剂的准备与灭菌 244
10.6培养基的质控、检测和储存 244
10.6.1质量控制 244
10.6.2无菌检测 245
10.6.3培养基和血清的培养检测 245
10.6.4储存 251
参考文献 252
窘11章 原代培养 253
11.1原代培养入门 253
11.1.1用于解离组织的蛋白酶 253
11.1.2解离过程的共同特点 255
11.2组织分离 256
11.2.1小鼠胚胎 256
11.2.2鸡胚 260
11.2.3人体活检材料 261
11.3屎代培养的类型 263
11.3.1原代外植 263
11.3.2酶的解离作用 266
11.3.3温胰蛋白酶消化 267
11.3.4低温预处理的胰蛋白酶消化 270
11.3.5鸡胚器官原基 273
11.3.6其他酶解过程 277
11.3.7胶原酶 277
11.3.8机械法解离 279
11.3.9分离活细胞 281
11.3.10原代培养小结 283
11.3.11原始记录 283
参考文献 284
窘12章 传代培养和细胞系 286
12.1术语定义 286
12.2传代培养和扩增 286
12.2.1交叉污染和鉴定错误 289
12.2.2支原体污染 289
12.2.3细胞系的命名 290
12.2.4培养物的年龄 290
12.2.5有限细胞系和连续
细胞系 291
12.3选择细胞系 291
12.4常规培养 292
12.4.1细胞形态的意义 292
12.4.2培养基的更换 294
12.4.3标准的换液方案 294
12.5传代 296
12.5.1传代标准 297
12.5.2单层生长细胞典型的传代方案 299
12.5.3生长周期和传代比率 303
12.5.4悬浮培养细胞的扩增 307
12.5.5悬浮生长细胞的传代 309
12.5.6培养条件的标准化 311
12.5.7抗生素的使用 311
12.5.8培养记录 312
参考文献 314
第13章 身份认证和验证 316
13.1细胞系的身份认证 316
13.1.1错误身份认定和交叉污染 316
13.1.2错误身份认定和交叉污染的原因 320
13.1.3避免错误身份认定和交叉污染 321
13.1.4细胞系身份认证的技术 321
13.1.5DNA绘谱 322
13.1.6通过DNA条码测定动物细胞的种属 330
13.1.7同工酶分析 336
13.1.8染色体含量 341
13.1.9染色体显带枝术 344
13.1.10染色体分析 345
13.1.11身份认证的必要性 345
13.2细胞身份的验证 346
13.2.1细胞的身世记录 347
13.2.2微生物污染 347
13.2.3步骤 347
13.3质量保证 348
13.3.1细胞系 348
13.3.2培养基和试剂 348
13.3.3培养器皿 348
13.3.4仪器 348
13.3.5设施 349
参考文献 349
第14章 污染 352
14.1污染的来源 352
14.1.1操作者的技术 355
14.1.2环境 355
14.1.3生物安全柜的使用和维护 356
14.1.4湿度恒温箱 356
14.1.5冷藏库 357
14.1.6无菌材料 357
14.1.7引入的细胞系和活组织 357
14.1.8隔离 357
14.2微生物污染的种类 357
14.3污染物的监控 358
14.3.1可见的微生物污染 358
14.3.2支原体 360
14.3.3支原体的荧光染色 361
14.3.4PCR法检测支原体 365
14.3.5栓测支原体的替代方法 366
14.3.6支原体检测服务 367
14.3.7病毒污染 367
14.4污染培养物的处理 368
14.5污染的去除 368
14.5.1细菌、真菌和酵母菌 368
14.5.2支原体的消除 369
14.5.3清除病毒污染 371
14.5.4顽固污染 371
14.6交叉污染 372
14.7结论 372
参考文献 372
第15章 冻存和建库 374
15.1冻存的意义 374
15.2冻存前的注意事项 374
15.2.1鉴定 375
15.2.2何时冻存 375
15.3冻存细则 375
15.3.1细胞冻存的理论背景 375
15.3.2细胞浓度 376
15.3.3冻存液 376
15.3.4冷却速度 377
15.3.5冻存管 380
15.3.6低温冰箱 381
15.3.7培养细胞的冻存 385
15.3.8冻存记录 387
15.3.9冻存管的解冻 388
15.3.10培养瓶冻存 391
15.3.11玻璃化保存 391
15.4冻存库的设计和监控 392
15.4.1库存管理、分配和使用 393
15.4.2细胞库存的连续更换 394
15.5细胞库 394
15.6细胞的运输 395
15.6.1冻存管 396
15.6.2活细胞 397
参考文献 398
第16章 克隆培养及筛选 400
16.1细胞的克隆培养 400
16.2贴壁率的刺激 404
16.2.1促进克隆生长的条件 405
16.2.2条件培养基 406
16.2.3饲养层细胞 407
16.3悬浮克隆培养 409
16.4细胞克隆的分离 414
16.4.1单层贴壁细胞克隆的其他分离技术 416
16.4.2悉浮细胞克隆 417
16.5复制性培养 418
16.6选择性培养基和抑制剂 418
16.7细胞与基质的相互作用 420
16.'7.1选择性黏附 420
16.7.2选择性脱壁 420
16.7.3基质性质 420
16.7.4选择性饲养层 421
16.7.5半固体培养基选择 421
参考文献 422
第17章 细胞分选 425
17.1细胞密度及等密度沉降法 425
17.2细胞体积与沉降速率 429
17.2.1单位重力沉降 429
17.2.2离心淘洗分离技术 429
17.3以抗体为基础的分选技术 431
17.3.1免疫磁珠分选 431
17.3.2荧光活化的细胞分选法 434
17.4初试细胞分离者的选择 435
参考文献 435
第18章 细胞系鉴定 437
18.1鉴定的需求 437
18.2基因型鉴定 437
18.2.1真实性验证 438
18.2.2种属鉴定 438
18.2.3转化 438
18.3表型鉴定 438
18.3.1谱系或组织标记 438
18.3.2独特标记物 441
18.4细胞形态孛 441
18.4.1显微镜 446
18.4.2染色 447
18.4.3细胞学检查所用培养器皿:单层培养 449
18.4.4悬浮细胞细胞学检查的标本制备 450
18.4.5光学显微照相技术 451
18.4.6活细胞成像 453
18.4.7共聚焦显微镜 453
18.5抗原标记 453
18.5.1免疫染色 455
18.5.2免疫分析 456
18.6间隔性记录 457
18.7细胞周期 459
18.7.1细胞分离 459
18.7.2阻断 459
参考文献 460
第19章 分化 462
19.1体内表型的表达 462
19.1.1去分化 463
19.1.2细胞谱系选择 463
19.2分化阶段 463
19.3增殖和分化 464
19.4定向和细胞谱系 464
19.5干细胞可塑性 465
19.6分化标记物 466
19.7诱导分化 467
19.'7.1细胞相互作用 467
19.7.2全身性因子 469
19.7.3细胞一基质相互作用 472
19.7.4极性和细胞形状 473
19.7.5动态应激 474
19.'7.6氧张力 474
19.8分化和恶性 474
19.9应用 474
参考文献 475
第20章 三维培养 481
20.1细胞的相互作用和表型表达 481
20.1.1三维培养的优点和局限性 482
20.1.2模型的选择 483
20.2器官培养 487
20.2.1气体和营养物质的交换 487
20.2.2结构的完整性 488
20.2.3生长与分化 488
20.2.4器官培养的局限性 489
20.2.5器官培养的类型 489
20.3组织型培养 491
20.3.1凝胶和海绵技术 491
20.3.2中空纤维 492
20.3.3细胞球体 492
20.3.4慧滴培养 495
20.3.5微载体 496
20.3.6类器官 496
20.3.7转动室系统 497
20.3.8藻酸盐活细胞固定术 498
20.3.9滤膜小皿插件 498
20.3.10神经聚集物的培养 501
20.4器官型培养 503
20.4.1组织等同物 503
20.4.2组织工程 503
20.5三维构建物中细胞的成像 505
参考文献 505
第21章 规模与自动化 510
21.1规模悬浮培养 510
21.1.1连续和分批培养 513
21.1.2 次性生物反应器 514
21.1.3规模和复杂性 514
21.1.4搅匀和换气 514
21.2单层规模培养 519
21.2.1多表面扩增器 520
21.2.2旋转培养 523
21.2.3微载体 526
21.2.4巨型微载体 529
21.2.5灌流式单层培养 530
21.3程序控制 530
21.4大规模培养程序 532
21.5自动化 535
21.5.1机器人培养细胞 536
21.5.2高通量筛选(HTS) 537
21.5.3二维高通量筛选 537
参考文献 540
第22章 衰老,永生化和转化 542
22.1在细胞系特征描述中的作用 543
22.2遗传不稳定性和异质性 544
22.2.1遗传不稳定性 544
22.2.2染色体畸变 545
22.3永生化 545
22.3.1衰老的控制 546
22.3.2病毒基因致永生化 547
22.3.3人成纤维细胞的永生化 550
22.3.4端粒酶诱导的永生化 554
22.3.5供选择的永生化策略 558
22.4生长控制异常 559
22.4.1停泊不依赖性 559
22.4.2接触抑制 560
22.4.3血清依赖 562
22.4.4癌基因 562
22.5致瘤性 563
22.5.1恶性化 563
22.5.2肿瘤移植 563
22.5.3侵袭力 564
22.5.4血管发生 565
22.5.5纤溶酶原活化因子 568
参考文献 569
第23章 定量 574
23.1细胞计数 574
23.1.1血细胞计数器 575
23.1.2电子计数 579
23.1.3染色的单层细胞 583
23.1.4流式细胞仪 584
23.2细胞重量和细胞压积 585
23.3 DNA含量 586
23.4蛋白质 586
23.5合成速率 586
23.5.1DNA合成 586
23.5.2蛋白质合成 586
23.6准备样品用于酶分析和免疫分析 587
23.7细胞计数 587
23.7.1原位标记 587
23.7.2流式细胞术 587
23.8重复取样 587
23.8.1数据获得 588
23.8.2数据分析 588
23.9细胞增殖 589
23.9.1买验设计 590
23.9.2生长周期 590
23.9.3单层细胞生长曲线的分析 593
23.9.4培养基体积、细胞浓度和细胞密度 595
23.9.5悉浮培养 597
23.9.6生长周期的各个阶段 598
23.9.7生长曲线的衍生物 599
23.10贴壁效率 600
23.10.1集落形成分析 602
23.10.2自动集落计数 603
23.11标记指数 604
23.11.1生长分数 604
23.11.2有丝分裂指数 605
23.11.3分裂指数 605
23.12放射自显影术 606
23.13细胞周期时间 607
23.14细胞迁移 608
参考文献 608
第24章 细胞毒性 610
24.1活性、毒性和存活 610
24.2体外局限性 611
24.2.1药物代谢动力学 611
24.2.2新陈代谢 611
24.2.3组织和全身反应 612
24.3分析方法的类型 612
24.3.1生存力 612
24.3.2存活 615
24.3.3细胞增殖测定 620
24.3.4代谢性细胞毒性测定 620
24.3.5微滴定实验 620
24.3.6微滴定与克隆存活的比较 625
24.3.7药物的相互作用 625
24.4细胞毒性实验的虚用 626
24.4.1抗癌药物筛选 626
24.4.2肿瘤药物的前瞻性实验 626
24.4.3药物学实验 627
24.5基因毒性 627
24.5.1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的诱变实验 627
24.5.2致癌性 627
24.6炎症反应 628
参考文献 629
第25章 特殊类型细胞的培养 632
25.1特殊细胞培养技术 635
25.2上皮细胞 635
25.2.1表皮 636
25.2.2角膜 637
25.2.3乳腺 637
25.2.4子宫颈 637
25.2.5胃肠道 638
25.2.6肝 638
25.2.7人肝细胞系HepaRG 639
25.2.8胰 640
25.2.9气管和支气管上皮 640
25.2.10口腔上皮 640
25.2.11前列腺 640
25.3间充质细胞 640
25.3.1结缔组织 641
25.3.2脂肪组织 641
25.3.3肌 641
25.3.4软骨 642
25.3.5骨 643
25.3.6内皮细胞 643
25.4神经外胚层细胞 643
25.4.1神经细胞 643
25.4.2神经胶质细胞 644
25.4.3内分泌细胞 646
25.4.4黑素细胞 646
25.5造血细胞 647
25.5.1红细胞 647
25.5.2髓细胞和巨噬细胞 647
25.5.3淋巴细胞 648
25.6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648
25.7生殖腺 650
25.7.1卵巢 650
25.'7.2睾丸 650
25.8冷血动物细胞的培养 650
25.8.1鱼细胞 651
25.8.2昆虫细胞 651
25.9肿瘤细胞培养 651
25.10驭材 652
25.10.1代表性细胞的选择 652
25.10.2组织的冷冻保存 653
25.11分离 653
25.12原代培养 654
25.13肿瘤细胞的选择培养 655
25.13.1选择培养基 655
25.13.2汇合饲养层 655
25.13.3悬浮克隆 658
25.13.4异种移植 658
25.14细胞系的建立 659
25.14.1原代肿瘤培养物的
传代 659
25.14.2连续细胞系 659
25.15肿瘤细胞培养物的特征 660
25.15.1肿瘤细胞的异质性 660
25.15.2组织型培养 661
25.16特殊类型肿瘤 661
25.16.1乳腺 661
25.16.2肺 662
25.16.3胃 663
25.16.4结肠 663
25.16.5胰腺 664
25.16.6卵巢 664
25.16.7前列腺 664
25.16.8膀胱 665
25.16.9皮肤 665
25.16.10子宫颈 666
25.16.11肢质细胞瘤 666
25.16.12神经母细胞瘤 667
25.16.13精原细胞瘤 667
25.16.14淋巴瘤和白血病 667
参考文献 667
第26章 干细胞 677
26.1胚胎干细胞 677
26.1.1小鼠胚胎干细胞的诱导 677
26.1.2小鼠胚胎干细胞的传代培养和扩增 677
26.1.3人胚胎干细胞的原代培养 678
26.1.4鱼胚胎来源的多能干细胞 680
26.2生殖细胞 680
26.3胚外细胞 680
26.3.1羊水细胞的培养 680
26.3.2从新生儿或青年来源的细胞 680
26.3.3成人来源的多能干细胞 680
26.3.4人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 681
26.3.5前列腺上皮干细胞 681
26.3.6牙上皮干细胞 681
26.3.7诱导多潜能干细胞 682
26.4造血干细胞 683
26.4.1小鼠骨髓长期培养 686
26.4.2人骨髓长期培养 686
26.5再生医学中干细胞的应用 687
26.6肿瘤干细胞 690
参考文献 691
第27章 培训纲要 697
27.1目的 697
27.2实验制备及操作技巧 699
27.3基本的细胞培养技术 711
27.4高阶练习 734
27.5特殊练习 749
参考文献 749
第28章 问题与对策 750
28.1细胞异常形态 750
28.2细胞生长缓慢 751
28.2.1仅限于自己细胞出了问题 751
28.2.2其他人也遇到同样的问题 751
28.3培养基 752
28.3.1试剂配方、准备和存储 752
28.3.2不稳定试剂 754
28.3.3配制培养基各种成分的纯度 754
28.4基质和容器 755
28.5微生物污染 755
28.5.1仅限于单个实验者的问题 '755
28.5.2普遍问题 756
28.5.3室内供气和层流净化工作台 757
28.5.4特定污染 758
28.6化学污染 758
28.6.1玻璃器皿 758
28.6.2移液管 759
28.6.3水的纯化 759
28.6.4低温冻存 759
28.6.5粉末或气溶胶 759
28.7原代培养 759
28.7.1原代培养的存活率低 759
28.7.2选择细胞错误 761
28.7.3污染 761
28.8分化 761
28.9饲养 762
28.9.1常规单层培养 762
28.9.2克隆培养 762
28.10传代 762
28.10.1收获率低或生长缓慢 762
28.10.2生长不均匀 763
28.11克隆 764
28.11.1培养皿形成的克隆数过低 764
28.11.2培养皿形成的克隆数太多 765
28.11.3非随机分布 765
28.12交叉污染和错误标记 765
28.13冻存 765
28.13.1复苏时存活率低 765
28.13.2冻存后细胞彤态发生变化 766
28.13.3冻存细胞丢失 767
28.14细胞计数 767
28.14.1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767
28.14.2使用阻抗法电子计数仪计数 767
参考文献 768
第29章 结语 769
附录I计算配制及试剂制备 770
参考文献 787
附录II术语 788
参考文献 796
附录III仪器与试剂4
附录Ⅳ其他
索引 797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动物细胞培养——基本技术和特殊应用指南(原书第七版)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