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主要研究中基不宾起源,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祖传背景、人文因素、科技文化、医政、中医教育、传染病、国外医药等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不同时期中医各科的发展特点及突出成就,主要中医学说形成的源流、内涵、发展演变轨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等。着重研究中箕学发展的外部因素及其自身特点,揭示不同时期中医学发展特点与规律,以扬长避短,为当代及今后中医学发展提供借鉴。可作为中医院校各专业的基础教材供学生使用,也是中医爱好者了解中医历史的有益读物。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原始社会~春秋时期(远古~公元前476年)
第一节 社会背景
一、原始社会
二、夏至春秋时期
三、科学技术与文化
四、早期的医事制度
五、巫医分离
第二节 人文因素对早期中医学的影响
一、道一(精)气学说
二、阴阳、五行学说
第三节 早期医药实践活动与中医学理论的萌芽
一、早期医疗实践活动
二、中医学理论的萌芽
三、中医学起源问题上的几种观点
第四节 早期的卫生保健
一、原始社会
二、夏至春秋时期
第二章 战国~两汉三国时期(公元前475~公元265年)
第一节 社会背景
一、政府对中医学的重视
二、科学技术与文化
三、医事制度更加完备
四、伤寒病促使《伤寒杂病论》问世
五、服石、炼丹术与制药化学
六、国外药物输入
第二节 人文因素对中医学的影响
一、儒家独尊
二、阴阳家与阴阳五行学说
三、道家与道教
四、经学与谶纬神学
五、王充与“气一元论”
第三节 中医理论体系的确立
一、《黄帝内经》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六、医政与中医教育的新变化
七、徐春甫与中医学术团体
八、唐大烈与中医报刊
九、传染病的猖獗与防治
十、国外医学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
十一、重视医史文献研究
第二节 人文因素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
一、理学与太极命门说
二、“体用”学说与先天后天根本论
三、“经世致用”与“实学”的影响
四、道教对养生的影响
五、佛教咒禁术及业报轮回对中医学的影响
第三节 中医基础理论的充实与提高
一、《医林改错》与解剖学
二、校勘注释经典著作
三、病因学新理论——“戾气说”
四、四诊与八纲辨证的充实和完善
五、温病学说的形成
六、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纲领的创立
七、《本草纲目》与中药学成就
八、《普济方》与方剂学成就
九、中药炮制及制药化学的新成就
第四节 临床各科的充实与提高
一、内科学空前繁荣
二、外科学的革新趋势
三、妇产科学的新经验
四、儿科学蓬勃发展
五、五官科学的新发展
六、针灸学与推拿学缓慢进展
七、骨伤科学的创新
八、养生学的发展
九、职业病的防治
十、环境卫生
第六章 1911~1999年
第一节 1911~1949年社会背景
一、民国政府对中医学发展的限制
二、各种经济形式并存
三、西学东渐
四、成立中央国医馆及中医委员会
五、民间中医教育大力发展
六、民间中医学术团体大量涌现
七、出版发行中医报刊
八、传染病的防治
第二节 中医基础理论缓慢进展
一、经典著作研究
二、病因病机的中西汇通
三、诊断学的进步
四、本草学的深入研究
五、方剂学的成就
六、编纂出版中医工具书、全书和丛书
第三节 临床各科的进步
一、对中风、虚劳、臌胀、温热病的深入研究
二、外科学进一步提高
三、妇产科学重中参西
四、对痘症、天花、麻疹、惊风研究尤为突出
五、眼科学中西汇通
六、喉科专著增多
七、西学对骨伤科学的重要影响
八、针灸推拿缓慢进展
第四节 1949~1999年中医学发展大事记
一、成立中医管理机构
二、建立中医药研究机构
三、成立中国药典委员会
四、成立中医药学术团体
五、成立出版机构
六、大力发展中医学教育
七、大规模建立中医医院
八、中医药走向世界
第七章 中医主要学说
第一节 脾胃学说
一、脾阳说
二、脾阴说
三、胃阴说
第二节 命门学说
一、奠基阶段
二、发展阶段
三、成熟阶段
第三节 瘀血学说
一、奠基时期
二、发展时期
三、成熟时期
第四节 痰饮学说
一、奠基时期
二、发展时期
三、成熟时期
第五节 升降学说
一、汉唐时期
二、宋金元时期
三、明清时期
第六节 体质学说
一、金元以前
二、明清时期
第七节 温病学说
一、汉唐时期
二、金元时期
三、明清时期
第八节 相火论与相火学说
第九节 五善七恶学说
第十节 五轮八廓学说
一、五轮学说
二、八廓学说
第十一节 内外障学说
第十二节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
一、子午流注
二、灵龟八法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原始社会~春秋时期(远古~公元前476年)
第一节 社会背景
一、原始社会
二、夏至春秋时期
三、科学技术与文化
四、早期的医事制度
五、巫医分离
第二节 人文因素对早期中医学的影响
一、道一(精)气学说
二、阴阳、五行学说
第三节 早期医药实践活动与中医学理论的萌芽
一、早期医疗实践活动
二、中医学理论的萌芽
三、中医学起源问题上的几种观点
第四节 早期的卫生保健
一、原始社会
二、夏至春秋时期
第二章 战国~两汉三国时期(公元前475~公元265年)
第一节 社会背景
一、政府对中医学的重视
二、科学技术与文化
三、医事制度更加完备
四、伤寒病促使《伤寒杂病论》问世
五、服石、炼丹术与制药化学
六、国外药物输入
第二节 人文因素对中医学的影响
一、儒家独尊
二、阴阳家与阴阳五行学说
三、道家与道教
四、经学与谶纬神学
五、王充与“气一元论”
第三节 中医理论体系的确立
一、《黄帝内经》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六、医政与中医教育的新变化
七、徐春甫与中医学术团体
八、唐大烈与中医报刊
九、传染病的猖獗与防治
十、国外医学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
十一、重视医史文献研究
第二节 人文因素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
一、理学与太极命门说
二、“体用”学说与先天后天根本论
三、“经世致用”与“实学”的影响
四、道教对养生的影响
五、佛教咒禁术及业报轮回对中医学的影响
第三节 中医基础理论的充实与提高
一、《医林改错》与解剖学
二、校勘注释经典著作
三、病因学新理论——“戾气说”
四、四诊与八纲辨证的充实和完善
五、温病学说的形成
六、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纲领的创立
七、《本草纲目》与中药学成就
八、《普济方》与方剂学成就
九、中药炮制及制药化学的新成就
第四节 临床各科的充实与提高
一、内科学空前繁荣
二、外科学的革新趋势
三、妇产科学的新经验
四、儿科学蓬勃发展
五、五官科学的新发展
六、针灸学与推拿学缓慢进展
七、骨伤科学的创新
八、养生学的发展
九、职业病的防治
十、环境卫生
第六章 1911~1999年
第一节 1911~1949年社会背景
一、民国政府对中医学发展的限制
二、各种经济形式并存
三、西学东渐
四、成立中央国医馆及中医委员会
五、民间中医教育大力发展
六、民间中医学术团体大量涌现
七、出版发行中医报刊
八、传染病的防治
第二节 中医基础理论缓慢进展
一、经典著作研究
二、病因病机的中西汇通
三、诊断学的进步
四、本草学的深入研究
五、方剂学的成就
六、编纂出版中医工具书、全书和丛书
第三节 临床各科的进步
一、对中风、虚劳、臌胀、温热病的深入研究
二、外科学进一步提高
三、妇产科学重中参西
四、对痘症、天花、麻疹、惊风研究尤为突出
五、眼科学中西汇通
六、喉科专著增多
七、西学对骨伤科学的重要影响
八、针灸推拿缓慢进展
第四节 1949~1999年中医学发展大事记
一、成立中医管理机构
二、建立中医药研究机构
三、成立中国药典委员会
四、成立中医药学术团体
五、成立出版机构
六、大力发展中医学教育
七、大规模建立中医医院
八、中医药走向世界
第七章 中医主要学说
第一节 脾胃学说
一、脾阳说
二、脾阴说
三、胃阴说
第二节 命门学说
一、奠基阶段
二、发展阶段
三、成熟阶段
第三节 瘀血学说
一、奠基时期
二、发展时期
三、成熟时期
第四节 痰饮学说
一、奠基时期
二、发展时期
三、成熟时期
第五节 升降学说
一、汉唐时期
二、宋金元时期
三、明清时期
第六节 体质学说
一、金元以前
二、明清时期
第七节 温病学说
一、汉唐时期
二、金元时期
三、明清时期
第八节 相火论与相火学说
第九节 五善七恶学说
第十节 五轮八廓学说
一、五轮学说
二、八廓学说
第十一节 内外障学说
第十二节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
一、子午流注
二、灵龟八法
参考文献
中医发展史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