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阐述了中国现行税制的基本内容、税种、税制的构成要素、税收管理、纳税检查及会计处理等。
目录
第一篇 税收基本理论
一、税收的概念、分类与税制要素
(一) 税收概念与税收本质
1. 税收概念
第一部分
2. 税收本质
(二) 税收的起源与发展
1. 税收的起源
2. 税收的发展
1. 税收的强制性
(三) 税收的形式特征
2. 税收的无偿性
3. 税收的固定性(或规范性)
(四)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1. 税收制度的含义
2. 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
3. 税收制度的其他要素
(五) 税收分类
1. 按课税对象分类
3. 其他分类方法
2. 按税收负担能否转嫁分类
二、税收根据
(一) 资产阶级学者的税收根据学说
1. 公需说
2. 交换说
3. 利益说
4. 保险说
5. 义务说
10. 调节杠杆说
9. 边际效用说
8. 社会政策说
7. 牺牲说
6. 分担说
11. 市场失灵和公共物品需求说
(二) 我国学者关于税收根据的观点
1. 国家政治权力论
2. 国家公共事务职能论
3. 生产要素论
1. 威廉·配第的税收原则
(一) 税收原则理论的演变
三、税收原则
7. 国家需要论
5. 利益交换论
4. 社会扣除论
6. 权利义务论
2. 攸士第的税收原则
3. 威利的税收原则
4. 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
5. 瓦格纳的课税九原则
6. 当代西方学者对税收原则的论述
1. 税收公平的概念
2. 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
(二) 税收公平原则
3. 税收公平原则的内涵
(三) 税收效率原则
1. 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
2. 关于税收的中性原则
3. 税收本身的效率原则
(四) 我国税收制度建立的原则
1. 财政原则--兼顾需要和可能的原则
2. 经济原则--公平税负、适当调节、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则
(一) 税收的职能概述
四、税收的职能与作用
4. 征管原则--简便原则和讲求效益的原则
3. 分配原则--合理负担的原则
1. 筹集资金的财政职能
2. 调节社会经济的职能
3. 对国民经济的反映和监督职能
(二) 税收筹集资金的财政职能
1. 税收的存在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
2. 税收收入在财政收入中占居主导地位
3. 国家参与国有企业纯收入的分配,必须以税收为主
4. 税收与财政赤字
1. 税收调节的概念、特征与地位
(一) 税收的调节经济职能
2. 税收调节的具体方法
3. 税收调节与社会经济结构合理化
4. 税收调节与国民经济结构合理化
5. 税收调节与个人收入
(四) 税收的作用
1. 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工具
2. 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1. 税收负担的概念
(一) 税收负担的概念与意义
五、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
3. 税收是实现监督的重要手段
2. 税收负担的意义与作用
(二) 税收负担的衡量
1. 税收负担总水平的衡量
2. 纳税人税收负担水平的衡量
3. 某一税种(税类)的负担衡量
(三)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税收负担的确定原则
1. 合理负担原则
1. 税负转嫁的概念
2. 公平税负原则
(四) 税负转嫁的概念与形式
2. 税负转嫁的形式
(五) 税负转嫁的条件
1. 税种
2. 课税商品供给与需求的相对弹性
3. 课税商品生产与销售的市场竞争程度
(六) 税负转嫁的学说及其一般规律
1. 税负绝对转嫁
3. 税负转嫁的一般规律
2. 税负相对转嫁
(七) 流转课税转嫁与收益课税转嫁
1. 流转课税转嫁概述
2. 关税转嫁
3. 独占商品的税收转嫁
4. 民益课税转嫁
(八)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负转嫁问题
1. 税负转嫁的客观必然性
4. 税负转嫁的基本方法
3. 税负转嫁的条件
2. 税负转嫁的途径和方式
5. 税负转嫁的作用
(九) 税式支出
1. 税式支出的产生和发展
2. 税式支出的概念和形式
3. 税式支出的方法与作用
六、中国税收制度的发展
(一) 1950年统一全国税政,建立新税制
(二) 1953年修正税制
(三) 1958年以后的税制改革
(五) 1979年以后的税制改革
(四) 1973年的工商税制改革
(六) 利改税和税利分流
七、税收管理体制与分税制改革
(一) 税收管理体制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1. 税收管理体制的概念
2. 税收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
(二) 社会主义税收管理体制建立的基本原则
1. 责、权、利相结合,财权与事权相一致的原则
2.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3. 因时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的原则
4. 与其他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原则
(三) 我国税收管理体制的沿革
1. 1979年以前的税收管理体制概况
2. 1994年前的税收管理体制
3. 对1994年前原税收管理体制的评价
(四) 关于税收管理体制改革的设想
1. 税收立法权
2. 税收管理权
3. 其他几点意见
1. 分税制的优越性
(五) 分税制的必然性和具体内容
2. 分税制体制的具体内容
3. 实施分税制的配套改革与其他政策措施
八、国际税收关系
(一) 国际税收的概念及产生、发展
1. 国际税收的概念
2. 国际税收产生的前提条件
3. 国际税收的产生
3. 税收管辖权的内容
2. 确立税收管辖权的原则
1. 税收管辖权的概念
(二) 税收管辖权与国际双重征税
4. 国际税收的发展
4. 国际双重征税的概念
5. 国际双重征税产生的原因
6. 国际双重征税的免除
(三) 国际避税和反避税
1. 国际避税的概念
2. 国际避税产生的原因
3. 国际避税的手段
4. 国际反避税措施
4. 国际税收协定的签订
3. 国际税收协定的内容
5. 我国对外税收协定
1. 国际税收协定的概念
(四) 国际税收协定
2. 国际税收协定的任务
6. 国际税收协定的发展趋势
第二篇 中国新税制及其原理
一、中国的税制改革与新税制概述
(一)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税制的内在要求
(二) 税制改革的必要性
1. 统一税法、依法治税的原则
2. 公平税负、促进竞争的原则
(三) 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 简化税制的原则
4. 合理分权,理顺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的原则
(四) 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 关于所得税制的改革
2. 关于流转税制的改革
3. 其他税种的改革
(五) 我国新税制综述
5. 建立严格的税务稽核制度
4. 加速推进税收征管计算机化的进程
3. 积极推行税务代理制度
2. 普建立纳税申报制度
1. 普遍建立税务登记制度
(六) 税收征管制度的改革
6. 组建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两套税务机构
7. 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税收基本规范
二、流转税类
(一) 流转课税概述
1. 流转课税的概念
2. 流转课税的特点与作用
3. 流转课税的税种形式及走势
4. 我国流转税制的改革
(二) 增值税
1. 增值税的产生和发展
2. 增值税的概念
3. 增值税的特点和效应
4. 增值税制的选择和我国增值税制的完善
5. 我国增值税的主要内容
(三) 消费税
1. 消费税的概念和由来
2. 消费税的分类和课税范围
3. 消费税的特征与功能
4. 我国消费税的主要内容
(四) 营业税
1. 营业税的概念、由来和特点
2. 我国营业税的主要内容
(五) 城市维护建设税
1. 我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概述
2.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主要内容
3.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主要问题
4. 城市维护建设税改革的主要构想
1. 土地增值税概述
(六) 土地增值税
2. 土地增值税的主要内容
(七) 证券交易税
1. 证券交易税的产生及其理论依据
2. 国外证券交易市场税收政策比较
3. 我国设立证券交易税的必要性及主要内容
(八) 关税
1. 关税种类
2. 关税税基
3. 关税税则制度及其分类
4. 关税政策
5. 优惠关税与差别关税
6. 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
三、所得税类
(一) 所得税类概述
1. 所得税类的意义
2. 所得税类的特点和作用
3. 所得税的课征制度
4. 中国所得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2.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二) 企业所得税
1. 企业所得税的特点和意义
3.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4.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
5.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6. 企业所得税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
7. 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8. 企业所得税的征收与管理
(三)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1.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特点和意义
3.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2.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4.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税率
5.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6.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减免税优惠和亏损结转
7.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征收与管理
(四) 个人所得税
1. 个人所得课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2. 个人所得税的特点和意义
3.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4.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5.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6. 个人所得税的减税免税项目
7.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8. 个人所得税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
9.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
(五) 农业税
1. 农业税的性质、特点和作用
2. 农业税的政策原则
3. 农业税的征收制度
4. 农业税的计算征收
5. 农业特产税
6. 牧业税
(六) 社会保障税
1. 社会保障税概述
2. 社会保障税的课征制度
3. 社会保障税的特点
4. 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必要性
四、资源税类
(一) 资源税类概述
1. 资源的概念
2. 一般资源税和级差资源税
3. 资源税类计税标准的选择
4. 资源税类税率的选择
5. 资源税类的建立和发展
6. 资源税类建立的基本原则
7. 资源税类建立的意义
(二) 资源税
1. 资源税的作用和特点
2. 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和纳税人
3. 资源税的计税依据
4. 资源税的税率
7. 资源税的征收
5. 资源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6. 资源税的减免税
(三) 土地使用税
1. 土地使用税概述
2. 土地使用税的征税范围
3. 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
6. 土地使用税的计算缴纳
(四) 耕地占用税
1. 耕地占用税的意义和特点
5. 土地使用税的税额标准
4. 土地使用税的计税依据
2. 耕地占用税与土地使用税的比较
3. 耕地占用税的纳税义务人
4. 耕地占用税的课税对象
5. 耕地占用税的税额计算
6. 耕地占用税的减免
7. 耕地占用税的征收管理
五、财产税类
(一) 财产税概述
2. 财产税的性质
3. 财产税的分类
1. 财产税的建立和发展
4. 财产税的优点和缺点
5. 财产税制度的设计
6. 财产税有关理论问题的探讨
7. 我国最新财产税制度概述
(二) 房产税
1. 我国房产税的起源与发展
2. 国外房产税制度介绍
3. 我国房产税制度及构成要素
2. 新中国契税的建立和发展
1. 契税的起源和历史状况
(三) 契税
3. 契税的意义和特点
4. 契税的税收制度
(四) 遗产税
1. 遗产税的原理
2. 遗产税的起源和发展
3. 国外及香港地区遗产税介绍与借鉴
4. 遗产税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5. 我国遗产税税制构想
2. 行为课税的意义
1. 行为课税的特点
六、行为税类
(一) 行为课税的一般理论
3. 我国1993年底以前行为税的格局
4. 我国1993年底以前旧行为税体系存在的问题
5. 行为税制的改革和1994年行为税格局
(二)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1.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由来
2.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意义和作用
3.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征税范围
4.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纳税人
6.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税率
5.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税目
7.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计税依据
8.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计算和缴纳
9.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管理
10.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减免税
(三) 印花税
1. 印花税的发展
2. 印花税的意义
3. 印花税的征税范围和纳税人
5. 印花税的减免税
4. 印花税的计税依据和税率
6. 印花税的计算、缴纳
7. 印花税的违章处罚
(四) 屠宰税
1. 屠宰税的由来和意义
2. 屠宰税的征税范围、计税依据、纳税人
3. 屠宰税的税率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4. 屠宰税的减免税
七、税务管理
(一) 税务管理概述
1. 税务管理的基本概念
2. 税务管理的基本内容
3. 税务管理的意义
4. 税务管理的基本原则
(二) 税务管理的外部控制体系
1. 税款征收管理制度
2. 税务代理制度
3. 税务稽征管理
(三) 税务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
1. 税收计划管理控制
2. 税收会计管理控制
3. 税收统计管理控制
4. 税收票证管理
5. 组织管理
八、纳税检查
(一) 流转税的纳税检查
1. 增值税的纳税检查
2. 营业税的纳税检查
3. 消费税的纳税检查
(二) 工业企业所得税的纳税检查
1. 工业企业所得税检查的基本内容
2. 材料成本的检查
3. 工资及福利费的检查
4. 固定资产折旧的检查
5. 产品制造成本的检查
6. 产品销售利润的检查
7. 其他销售利润的检查
8. 利润总额及应缴所得税的检查
(三) 商业企业所得税的纳税检查
1. 费用的检查
2. 商品销售成本的检查
3. 税金的检查
4. 利润和应缴所得税的检查
第三篇 新税制征纳实务
一、增值税征纳实务
二、消费税征纳实务
三、营业税征纳实务
四、土地增值税征纳实务
五、关税征纳实务
六、企业所得税征纳实务
七、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征纳实务
八、个人所得税征纳实务
九、农业税征纳实务
十、农业特产税征纳实务
十一、资源税征纳实务
十二、耕地占用税征纳实务
十三、契税征纳实务
十四、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征纳实务
十五、印花税征纳实务
第四篇 新旧税制的对比及衔接
一、新旧税制在总体上的对比分析
(一) 税制结构
1. 流转税制
3. 其他税种
2. 所得税制
(二) 税收调节和税收负担
二、新旧流转税制的对比和接轨
(一) 新旧流转税制的对比
1. 综述
2. 增值税
3. 消费税
4. 营业税
(二) 流转税制改革后的会计处理
1. 增值税会计处理
2. 消费税会计处理
3. 营业税会计处理
(三) 新旧流转税制的衔接
三、新旧所得税制的对比与接轨
(一) 企业所得税的对比与衔接
1. 新旧企业所得税制的对比
2. 新旧企业所得税制的衔接
(二) 个人所得税的对比与接轨
1. 新旧个人所得税制的对比
2. 新旧个人所得税制的衔接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第二部分
第一篇 政治经济学知识
二、商品和货币
三、资本和剩余价值
四、资本积累
五、资本的流通过程
六、剩余价值的分割
七、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八、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
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十、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十一、社会主义企业及其经营机制
十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十三、社会主义分配
十四、社会主义宏观调控
十五、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第二篇 财务管理知识
一、财务管理
二、财务预测
三、财务控制
五、企业筹资
四、财务检查
六、资本金的筹集
七、股票筹资
八、优先股
九、普通股
十、股票发行价格
十一、股票价格
十二、企业负债
十三、流动负债筹资
十四、长期负债筹资
十五、商业信用
十六、债券筹资
十七、租赁筹资
十八、补偿贸易
十九、资金成本
二十、长期债券成本率
二十一、股票筹资成本率
二十二、留用利润的成本率
二十四、企业筹资效益分析
二十五、资产
二十三、综合资金成本率
二十六、流动资产
二十七、货币资金
二十八、货币资金持有量的确定
二十九、应收帐款
三十、存货管理
三十一、材料存货管理的途径
三十二、产品存货管理的途径
三十三、产成品存货管理的途径
三十五、固定资产的管理
三十四、商品存货管理的途径
三十六、无形资产
三十七、无形资产摊销
三十八、递延资产
三十九、对外投资
四十、成本和费用的内容
四十一、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预测
四十二、可比产品成本预测
四十三、成本控制
四十四、营业收入
四十五、价格管理
四十六、营业收入的预测
四十七、企业利润总额
四十八、财务报告
四十九、财务报告的意义和编制要求
五十、资产负债表与资金平衡表比较
五十一、损益表的作用
五十二、财务状况变动表的作用
五十三、财务分析的意义与方法
五十四、财务分析的指标
五十五、企业清算
五十六、企业清算的程序
一、基础知识概述
第三篇 会计核算知识
二、流动资产核算
三、长期投资核算
四、固定资产核算
五、负债的核算
六、所有者权益核算
七、营业收入核算
八、成本、费用的核算
九、利润、利润分配核算
十、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
二、国家财政的概念和本质
第四篇 财政知识
一、国家财政产生的政治、经济条件
三、我国财政的运行过程
四、财政体系
五、财政分配职能
六、财政调节职能
七、财政监督职能
八、财政与生产的相互关系
九、财政与交换的相互关系
十、财政与消费的相互关系
十一、财政分配与企业财务分配的相互关系
十二、财政分配与价格分配的相互关系
十三、财政收入的部门构成
十四、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
十五、虚假财政收入的产生及其防止措施
十六、财政收入的形式
十七、我国国有企业利润分配的原则
十八、我国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的演变
十九、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主要经营方式及利润分配形式
二十、财政支出的分类
二十一、我国安排财政支出的原则
二十二、财政支出的效果评价
二十三、固定资产投资支出
二十四、农业支出
二十五、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支出
二十六、行政、国防、援外支出
二十七、社会保障支出
二十八、财政补贴支出
二十九、国家公债
三十、国家预算
三十一、财政收支平衡
三十二、财政与信贷的统一平衡
三十三、财政信贷与外汇的综合平衡
三十四、财政信贷与物资的综合平衡
三十五、财政管理体制
第五篇 国际金融与结算知识
一、国际结算
二、国际担保业务
三、保付代理与福费廷
四、利用外资概述
五、国际金融市场
六、国际金融机构
第六篇 现代企业组建与管理知识
一、企业组织结构与管理
二、企业创办与调整
三、企业生产的最优配置与有效控制
四、企业战略选择与经营机制转换
第七篇 管理会计知识
一、管理会计概述
二、成本习性、本量利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三、预测分析
四、决策分析
五、全面预算
六、责任会计
七、成本控制
第八篇 审计理论知识
一、审计对象和任务
二、审计的作用
三、审计的职能
四、审计的原则
五、审计证据
六、审计标准
七、我国审计组织体系
八、我国审计人员的条件
九、审计的种类
十、审计的方法
十一、抽样审计法
十二、审计程序
十三、内部控制制度审计
十四、审计工作底稿
十五、审计报告
十六、经济效益审计
一、货币与货币流通
第九篇 金融知识
二、信用与利息
三、金融市场
四、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五、信贷计划和现金计划
六、银行存款
七、银行贷款的原则、政策和制度
八、银行贷款管理
九、银行结算
第十篇 经济法规知识
一、企业法律制度
二、公司法律制度
三、合同法律制度
四、工业产权法律制度
第十一篇 电子计算机知识
一、个人微机型及其使用
二、汉字输入法
三、高级文字处理系统--WPS
四、微机数据库DBASEⅢ应用基础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条例实施细则
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规定
增值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
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试行)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增值税部分货物征税范围注释》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消费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
关于消费税会计处理的规定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使用出口货物消费税专用缴款书管理办法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关于营业税会计处理的规定
营业税税目注释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流转税新老税制衔接的几个问题的通知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适用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收暂行条例的决定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福利企业、学校办企业征税问题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外贸企业出口库存货物有关退税问题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资源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
资源税若干问题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
契税暂行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
财政部关于耕地占用税征收管理问题的通知
关于耕地占用税具体政策的规定
国务院关于关做好耕地占用税征收工作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缴纳耕地占用税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对农业特产收入征收农业税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行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行条例》的若干补充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税务行政复议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办法实施细则
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财务通则
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后有关预算管理问题的暂行规定
中国税制通示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