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中国哲学发展的第一阶段,溯自远古,历经商、周,到先秦诸子,儒、道、墨、法、名等各家蓬勃兴起,皆清楚意识到自己是存立于多元他者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群峰竞秀,各领风骚,可谓中国哲学的黄金时代。其中尤以儒、道两家对于中国文化影响至深。此后,黄老道家虽于汉妆仍兴盛一时,至汉武帝时更独尊儒术,然若不能继续外推与超越,加深思想的基础,反而自我封闭,即便是儒、道两家,也终不免于没落。第二阶段始于东汉而登峰于魏晋南北朝,此时期中国本土思想虽有新道家在玄学方面寻得自我超越之机,再度蓬勃一时,然道家哲学最终还是告道教的发展,才得以延续慧命。第三阶段是宋明儒学时期,主要以儒家的思想为本,进一步融合先前提出挑战的佛教与道家、道教思想。第四阶段是中国近代哲学时期,始自一五八三年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士利玛窦带来西方的科技、哲学与基督宗教,对于中国哲学再提出新的挑战。
目录
序
导论 论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
上编 理学诸家与道家、道教
第一章 理学的兴起与道家、道教
第一节 隋唐五代的儒家与道教
第二节 理学兴起的时代背景
第三节 理学兴起的思想背景
第四节 李的儒家思想与道家、道教
第五节 王安石学派的儒学思想与道家、道教
第二章 周敦颐与道家、道教的史料及其分析
第一节 周敦颐《太极图》的渊源
第二节 周敦颐从张伯端得到《太极图》
第三节 儒道融合的周子思想
第三章 邵雍与道家、道教的关系及其喝料分析
第一节 《易》与道教的结合
第二节 邵雍思想的道教来源及其以道融儒的努力
第四章 张载与道家、道教的关系及其史料分析
第一节 道家、道教对张载天道观的影响
第二节 道家、道教对张载人性论思想的影响
第三节 道家、道教对《西铭》的影响
第五章 二程与道家、道教的关系及其史料分析
第一节 二程与道家、道教
第二节 道家、道教对二程思想的影响
第三节 二程弟子与道家、道教
第六章 心学先驱陆九渊与道家、道教
第一节 陆九渊与道家、道教的关系概述
第二节 陆九渊哲学思想与道家、道教的关系
第三节 陆九渊的社会政治思想与道家、道教的关系
下编 朱熹哲学与道家、道教
第一章 北宋五子思想的道家、道教渊源对朱熹的影响
第一节 朱熹易学对邵雍和周敦颐思想的融合
第二节 朱熹对张载和二程思想的综合
第二章 朱熹与道家、道教的不解之缘
第一节 朱熹一生与道家、道教的事迹
第二节 朱熹的道家风味的诗词
第三节 朱熹与道教炼养术
第四节 朱熹与风水
第五节 朱熹晚年对《阴符经》和《周易参同契》的研究
第三章 进出庄学化的佛教禅宗
第一节 禅宗的道家化与宋代佛教发展的一般情况
第二节 朱熹与佛教的事迹的考察
第三节 朱熹对佛教的评论
第四节 朱熹的思想不是“阳儒阴释”
第五节 朱熹对道家、道教的评论
第六节 朱熹对佛道的不同态度
第七节 道家、道教对朱熹思想影响的初步估价
第四章 理体论
第一节 儒、道二家“道”的同与异
第二节 道家、道教之理的儒家化
第三节 虚而生生不已的道体
第四节 有无关系与“无极而太极”
第五节 理气关系论
第六节 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
第五章 物体论
第一节 物生化过程中的理气关系
第二节 格物穷理
第三节 道家、道教与朱熹的具体科学思想
第四节 哲学视野中的科学技术
第六章 性体论
第一节 由天道到人性|
第二节 一体两分的太极性体
第三节 回归本性
第七章 心体论
第一节 一体两面的太极心体
第二节 心统性情
第三节 尽心明理
第八章 境界论
第一节 明体达用、用以明体的知行功夫
第二节 体用互陈的境界建构与提升
第三节 达观生死的境界超越
第九章 宋代哲学视野下对朱熹纳道入儒的评价
第一节 对朱熹纳道入儒的评价
第二节 朱熹哲学对儒家和佛教的影响
第三节 朱熹思想对道教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附论从宋明理学与道家、道教看现代新儒家与新道家
后记
导论 论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
上编 理学诸家与道家、道教
第一章 理学的兴起与道家、道教
第一节 隋唐五代的儒家与道教
第二节 理学兴起的时代背景
第三节 理学兴起的思想背景
第四节 李的儒家思想与道家、道教
第五节 王安石学派的儒学思想与道家、道教
第二章 周敦颐与道家、道教的史料及其分析
第一节 周敦颐《太极图》的渊源
第二节 周敦颐从张伯端得到《太极图》
第三节 儒道融合的周子思想
第三章 邵雍与道家、道教的关系及其喝料分析
第一节 《易》与道教的结合
第二节 邵雍思想的道教来源及其以道融儒的努力
第四章 张载与道家、道教的关系及其史料分析
第一节 道家、道教对张载天道观的影响
第二节 道家、道教对张载人性论思想的影响
第三节 道家、道教对《西铭》的影响
第五章 二程与道家、道教的关系及其史料分析
第一节 二程与道家、道教
第二节 道家、道教对二程思想的影响
第三节 二程弟子与道家、道教
第六章 心学先驱陆九渊与道家、道教
第一节 陆九渊与道家、道教的关系概述
第二节 陆九渊哲学思想与道家、道教的关系
第三节 陆九渊的社会政治思想与道家、道教的关系
下编 朱熹哲学与道家、道教
第一章 北宋五子思想的道家、道教渊源对朱熹的影响
第一节 朱熹易学对邵雍和周敦颐思想的融合
第二节 朱熹对张载和二程思想的综合
第二章 朱熹与道家、道教的不解之缘
第一节 朱熹一生与道家、道教的事迹
第二节 朱熹的道家风味的诗词
第三节 朱熹与道教炼养术
第四节 朱熹与风水
第五节 朱熹晚年对《阴符经》和《周易参同契》的研究
第三章 进出庄学化的佛教禅宗
第一节 禅宗的道家化与宋代佛教发展的一般情况
第二节 朱熹与佛教的事迹的考察
第三节 朱熹对佛教的评论
第四节 朱熹的思想不是“阳儒阴释”
第五节 朱熹对道家、道教的评论
第六节 朱熹对佛道的不同态度
第七节 道家、道教对朱熹思想影响的初步估价
第四章 理体论
第一节 儒、道二家“道”的同与异
第二节 道家、道教之理的儒家化
第三节 虚而生生不已的道体
第四节 有无关系与“无极而太极”
第五节 理气关系论
第六节 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
第五章 物体论
第一节 物生化过程中的理气关系
第二节 格物穷理
第三节 道家、道教与朱熹的具体科学思想
第四节 哲学视野中的科学技术
第六章 性体论
第一节 由天道到人性|
第二节 一体两分的太极性体
第三节 回归本性
第七章 心体论
第一节 一体两面的太极心体
第二节 心统性情
第三节 尽心明理
第八章 境界论
第一节 明体达用、用以明体的知行功夫
第二节 体用互陈的境界建构与提升
第三节 达观生死的境界超越
第九章 宋代哲学视野下对朱熹纳道入儒的评价
第一节 对朱熹纳道入儒的评价
第二节 朱熹哲学对儒家和佛教的影响
第三节 朱熹思想对道教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附论从宋明理学与道家、道教看现代新儒家与新道家
后记
宋代理学与道家、道教.下册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