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湖桥文化

副标题:无

作   者:施加农

分类号:

ISBN:9787501055715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跨湖桥是景色秀丽的古湘湖中跨越上下湘湖的一座古桥,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在桥的旁边,有一处沉睡了约8000年的古人类遗址——跨湖桥遗址,遗址的文化层就埋在湘湖湖底沉积淤泥的3~4米以下。厚厚的沉积泥细腻且有黏性,可塑性好。由于长期未予疏浚,至清末民国时期,湘湖的大部分湖面已成为滩涂、平原或局部河道。这一区域地势低洼,且东南北三面均为丘陵山脉所围,西南部又临钱塘汀,水患频繁,不利于农田耕作,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里陆陆续续建起了数家砖瓦厂,每天不停地挖土,生产了大量的砖瓦。由于砖土的消耗量巨大,没过多少年,工人们就取完了遗址表土,开始挖向底下的遗址文化层,跨湖桥遗址的噩运从此降临,大量的石器、陶器、木器、骨器等被毁。据砖瓦厂工人回忆,取土时还曾发现用鹅卵石铺设的道路以及像柱子一样粗大的木头,说明一些珍贵的遗迹已毁损殆尽。由于制作砖瓦需要较为纯净的泥土,所以工人们会对其中夹杂的器物进行筛选,将木质类器物晒干作为燃料,其他则基本作为垃圾处理。当时有位姓陈的厂医懂得这是文物,有心收藏,于是工人们常拿着筛选出的石器等文物送给陈医生,以方便看病或开病假等等,所以整个厂里就属这位医生收藏的文物多。2001年,陈医生的儿子将其父收藏的100余件文物悉数捐赠给萧山博物馆。这一部分文物虽然得到了很好的归宿,但大部分的原始遗迹和遗物已经毁损。据估算,遗址原面积大约30000多平方米,很有可能是当时的一个聚落遗址。

目录


引言
*章 遗址概况
第二章 遗址的性质
第三章 遗迹
第四章 遗物
第五章 跨湖桥文化的确立
第六章 跨湖桥文化的特征
第七章 跨湖桥文化的“来龙”与“去脉”
第八章 独木舟及相关遗迹的保护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跨湖桥文化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