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食物营养成分分析是一门研究食物的组成及含量的方法和原理的科学,食物营养成分的数据是描述食物中营养素分布和含量的资料。定量了解食物或食品中营养素含量的多寡, 是食物资源的利用和开发、食品工业生产质量控制、食品检测和监督、农业生产和商业流通等发展的基础和技术支持;也是了解人群的营养状况,评价膳食的营养质量,设计和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所必不可少的依据。
随着化学分析新技术和营养学新理论的飞速发展, 营养成分的分析和测定技术发生了较大的进步,许多灵敏度高、技术先进的方法得到广泛应用;这些进步促进了人们对食物中未知成分的不断发现,及对原有营养素或成分的更加深入的研究。例如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的分析测定技术,促进了其组成成分和分类学认识的改变。许多以前较难测定的营养成分,如叶酸、生物素、胆碱、可溶性膳食纤维等,随着对其测定数据的日益积累和方法学的完善,他们的功能性质及其对人类的营养作用已受到了广泛关注。另外,新资源食品、功能性食品的兴起,使得食物营养成分和功能因子的测定成为必需,营养成分的分析也从科学研究走上产品营养标签、监督检测、出据证据等的法律文件的高度。
1991年我们曾经出版了《食物营养成分测定方法》一书, 2002年出版了《实用食物营养成分分析手册》。在过去的15年中,它给食品分析工作者带来较大的帮助,现仍有不少读者索求此书。因近年分析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中国即将实施营养标签管理,为此我们再版了此书。这是我们在整理归档国家食品标准和、国际法典委员会(CAC)和美国公职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方法接轨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全部编写人员均为本方法的实际操作人员和国家标准的撰写者。希望编写中的注释部分能让读者有“实用”之感。它是一本现代的、能与国际标准方法接轨的应用手册,是从事食品营养成分分析的实验室人员,包括食品卫生监督、食品工业、营养学研究、大专院校有关人员的必备工具书。
目录
第一章食物营养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能量和营养素
一、能量和宏量营养素
二、维生素
三、矿物质
第二节食物中的营养素
一、营养素在食物中的分布
二、食品标签营养素的标识
(一)国际法典委员会的主要指导原则
(二)国内有关标准和食品营养素标示的管理
(三)营养素检验数据表达和标示
(四)允许的误差范围
(五)营养标签的格式
第三节营养素参考数值
一、营养素参考数值
二、营养素参考值的应用
三、推荐膳食营养摄入量
四、维生素与矿物质功效常识
第二章食物分析基础知识
一、样品的采集与试样的制备
(一)概论
(二)取样方法在各种类型物品上的应用
(三)试样的预处理
(四)试样的保存
二、分析误差与数据处理
(一)食物分析中误差的表示法
(二)分析方法的质量鉴定
(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
三、分析结果的表述
四、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五、检测人员的职责(技术职责、行为规范)
第三章宏量营养素的分析
第一节食物中能量的测定(氧弹测定能量修正法)
第二节蛋白质及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一、蛋白质的测定方法
(一)凯氏微量法
(二)自动定氮分析法
二、食物中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一)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
(二)胱氨酸的测定——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过甲酸氧化)
(三)色氨酸的测定——荧光分光光度法
(四)柱前衍生法
(五)柱后衍生法
第三节碳水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一、总碳水化合物
二、葡萄糖的测定——葡萄糖氧化酶法
三、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一)高锰酸钾滴定法
(二)直接滴定法
四、蔗糖的测定方法
五、淀粉的测定方法
(一)酶水解法
(二)酸水解法
(三)可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的测定方法
六、粗多糖的测定方法
七、膳食纤维的测定方法
(一)中性洗涤剂法
(二)酶一重量法
第四节食物中脂肪、脂肪酸及胆固醇的测定方法
一、脂肪的测定方法
(一)索氏(HT)抽提法
(二)罗高氏法
二、脂肪酸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三、胆固醇的测定方法
第五节水分测定方法
第四章脂溶性维生素
第一节胡萝卜素的测定方法
一、纸层析法
二、柱色谱法
第二节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测定方法(HPLC)
第三节维生素A的测定方法(比色法)
第四节维生素D的测定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第五节维生素K的测定方法
一、蔬菜中维生素K1的测定方法(HPLC法)
二、食物及饲料中水溶性维生素K3(甲萘醌)的测定方法
第五章水溶性维生素
第一节维生素B1(硫胺素)的测定方法
第二节维生素B2(核黄素)的测定方法(硅镁吸附剂净化荧光法)
第三节维生素B6的测定方法
第四节维生素B12的测定方法(微生物测定法)
第五节维生素C(抗坏血酸)的测定方法
一、荧光法
二、2,4一二硝基苯肼法
第六节维生素PP(烟酸)的测定方法
一、微生物法
二、比色法
三、复合维生素制剂中烟酰胺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第七节叶酸的测定方法(微生物测定法)
第八节生物素的测定方法(微生物测定法)
第九节泛酸的测定方法(微生物测定法)
第十节总胆碱的测定方法
第六章灰分及无机成分
第一节灰分的测定方法
第二节钙的测定方法
一、原子吸收光谱分光光度法
二、滴定法(EDTA法)
第三节磷的测定方法
第四节钾、钠的测定方法
第五节铁、铜、锰、镁、锌的测定方法
第六节硒的测定方法
一、硒的测定(荧光法)
二、硒的测定(氢化物发生一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七节铅的测定方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八节汞的测定方法
第九节砷的测定方法
一、银盐法
二、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
三、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十节氟的测定方法
一、扩散一氟试剂比色法
二、扩散一电极法
第十一节镉的测定方法(……
第一节能量和营养素
一、能量和宏量营养素
二、维生素
三、矿物质
第二节食物中的营养素
一、营养素在食物中的分布
二、食品标签营养素的标识
(一)国际法典委员会的主要指导原则
(二)国内有关标准和食品营养素标示的管理
(三)营养素检验数据表达和标示
(四)允许的误差范围
(五)营养标签的格式
第三节营养素参考数值
一、营养素参考数值
二、营养素参考值的应用
三、推荐膳食营养摄入量
四、维生素与矿物质功效常识
第二章食物分析基础知识
一、样品的采集与试样的制备
(一)概论
(二)取样方法在各种类型物品上的应用
(三)试样的预处理
(四)试样的保存
二、分析误差与数据处理
(一)食物分析中误差的表示法
(二)分析方法的质量鉴定
(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
三、分析结果的表述
四、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五、检测人员的职责(技术职责、行为规范)
第三章宏量营养素的分析
第一节食物中能量的测定(氧弹测定能量修正法)
第二节蛋白质及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一、蛋白质的测定方法
(一)凯氏微量法
(二)自动定氮分析法
二、食物中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一)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
(二)胱氨酸的测定——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过甲酸氧化)
(三)色氨酸的测定——荧光分光光度法
(四)柱前衍生法
(五)柱后衍生法
第三节碳水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一、总碳水化合物
二、葡萄糖的测定——葡萄糖氧化酶法
三、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一)高锰酸钾滴定法
(二)直接滴定法
四、蔗糖的测定方法
五、淀粉的测定方法
(一)酶水解法
(二)酸水解法
(三)可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的测定方法
六、粗多糖的测定方法
七、膳食纤维的测定方法
(一)中性洗涤剂法
(二)酶一重量法
第四节食物中脂肪、脂肪酸及胆固醇的测定方法
一、脂肪的测定方法
(一)索氏(HT)抽提法
(二)罗高氏法
二、脂肪酸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三、胆固醇的测定方法
第五节水分测定方法
第四章脂溶性维生素
第一节胡萝卜素的测定方法
一、纸层析法
二、柱色谱法
第二节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测定方法(HPLC)
第三节维生素A的测定方法(比色法)
第四节维生素D的测定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第五节维生素K的测定方法
一、蔬菜中维生素K1的测定方法(HPLC法)
二、食物及饲料中水溶性维生素K3(甲萘醌)的测定方法
第五章水溶性维生素
第一节维生素B1(硫胺素)的测定方法
第二节维生素B2(核黄素)的测定方法(硅镁吸附剂净化荧光法)
第三节维生素B6的测定方法
第四节维生素B12的测定方法(微生物测定法)
第五节维生素C(抗坏血酸)的测定方法
一、荧光法
二、2,4一二硝基苯肼法
第六节维生素PP(烟酸)的测定方法
一、微生物法
二、比色法
三、复合维生素制剂中烟酰胺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第七节叶酸的测定方法(微生物测定法)
第八节生物素的测定方法(微生物测定法)
第九节泛酸的测定方法(微生物测定法)
第十节总胆碱的测定方法
第六章灰分及无机成分
第一节灰分的测定方法
第二节钙的测定方法
一、原子吸收光谱分光光度法
二、滴定法(EDTA法)
第三节磷的测定方法
第四节钾、钠的测定方法
第五节铁、铜、锰、镁、锌的测定方法
第六节硒的测定方法
一、硒的测定(荧光法)
二、硒的测定(氢化物发生一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七节铅的测定方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八节汞的测定方法
第九节砷的测定方法
一、银盐法
二、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
三、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十节氟的测定方法
一、扩散一氟试剂比色法
二、扩散一电极法
第十一节镉的测定方法(……
实用食物营养成分分析手册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