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基于宏观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对世界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矛盾关系进行审视,对二者关系的若干建构取向,即同质关系建构取向、多元关系建构取向进行辩证性评判,指出二者存在的局限和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建构的理想取向——和谐关系建构取向。本书认为,和谐关系建构取向实现了对同质关系建构取向、多元关系建构取向的超越和扬弃,具有充分的现实合理性,是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建构的理想取向。本书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为依托,充分借鉴、吸取古今中外已有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理论,探索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和谐关系建构所应选择的目标、所需秉持的原则和所要具备的支撑。*后,着眼于当代中国的问题与实际,提出今后中国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和谐关系建构的深化路向。
目录
*章 导 论 2
一、研究价值 3
(一)有助于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 3
(二)有助于促进我国民族政治理论发展 4
(三)有助于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性 5
(四)有助于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 6
(五)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7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8
(一)总体概况 9
(二)主要论点 11
(三)简要评述 45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47
(一)研究思路 47
(二)研究方法 49
第二章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内涵及关系 50
一、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内涵 50
(一)民族认同的内涵 50
(二)国家认同的内涵 61
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 63
(一)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对立冲突关系 63
(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互辅共生关系 68
(三)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属于矛盾统一体 73
第三章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的建构取向 74
一、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建构的重要性及实质内容 74
(一)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建构的重要性 74
(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建构的实质内容 77
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建构的若干取向及其局限性 79
(一)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同质关系建构取向及其局限性 80
(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多元关系建构取向及其局限性 89
三、和谐关系是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建构的理想取向 99
(一)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和谐关系建构的内涵 99
(二)和谐关系是对同质关系和多元关系建构取向的扬弃与超越 101
(三)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和谐关系建构的现实合理性 103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