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tion to soil physics

副标题:无

作   者:(美)希勒尔(Hillel,Daniel)著;尉庆丰等译

分类号:

ISBN:9787541901515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英文题名:Introduction to soil physics:阐明了近代土壤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实际应用,反映了新的理论、观点和实验技术。

目录

第一部分 基本关系
第一章 土壤物理学的任务
第二章 土壤的—般物理性质
2.1 概述
2.2 土壤物理学的定义
2.3 作为三相分散体系的土壤
2.4 土壤组分的容积与质量的关系
2.5 土壤剖面
例题
第二部分 土壤固相
第三章 土壤质地,土粒大小分布及比面
3.1 概述
3.2 土壤质地
3.3 粘粒的性质
3.4 土壤质地类型
3.5 颗粒大小分布
3.6 机械分析
3.7 比面
例题
第四章 土壤结构及团聚作用
4.1 概述
4.2 土壤结构的类型
4.3 单粒状土壤的结构
4.4 团聚化土壤的结构
4.5 土壤结构特征的描述
4.6 团聚体的稳定性
4.7 土壤的结壳
例题
第三部分 土壤液相
第五章 土壤水:含量及水势
5.1 概述
5.2 土壤含水量湿度
5.3 土壤湿度的测定
5.4 土壤水的能态
5.5 土壤水势
5.6 土壤水势的定量表示
5.7 土壤水分特性曲线
5.8 滞后现象
5.9 土壤水势的测定
例题
第六章 饱和土壤中的水流
6.1 概述
6.2 达西定律
6.3 重力的,压力的和总的水头
6.4 垂直土柱中的水流
6.5 通量,流速和弯曲度
6.6 导水率,渗透率和流动性
6.7 饱和土壤导水率的测定
例题
第七章 非饱和土壤中的水流
7.1 概述
7.2 非饱和流与饱和流的比较
7.3 导水率与吸力及湿度的关系
7.4 非饱和流的一般方程
7.5 水扩散率
7.6 非饱和导水率和扩散率的实验室测定
7.7 土壤剖面非饱和导水率的田间测定
7.8 气态水运动
例题
第四部分 土壤气相
第八章 土壤空气与通气
8.1 概述
8.2 土壤空气的容积分数
8.3 土壤空气的组成
8.4 土壤空气的对流
8.5 土壤空气的扩散
8.6 土壤呼吸和通气的必要性
8.7 土壤通气的测定
例题
第五部分 综合性质和行为
第九章 土壤温度和热流
9.1 概述
9.2 能量传递的方式
9.3 土壤中的热传导
9.4 土壤的容积热容量
9.5 土壤的导热率
9.6 土壤剖面的热状况
例题
第十章 土壤压实和固结
10.1 概述
10.2 土壤压实性与湿度的关系
10.3 农田中土壤压实的产生
10.4 机械产生的压缩
10.5 土壤压实的后果
10.6 土壤压实的控制
10.7 土壤固结
例题
第十一章 耕作与土壤结构管理
11.1 概述
11.2 传统的和现代的耕作方式
11.3 耕作研究中的问题
11.4 耕作农具的作用
第六部分 田间水分循环及其管理
第十二章 入渗和地面迳流
12.1 概述
12.2 “入渗容量”或入渗性能
12.3 入渗过程中土壤剖面的水分分布
12.4 入渗性能公式
12.5 入渗的基本理论
12.6 间层剖面的入渗
12.7 地表有结壳土壤的入渗
12.8 雨水的入渗
12.9 地表径流
例题
第十三章 入渗后的内排水和再分布
13.1 概述
13.2 完全湿润剖面的内排水
13.3 不完全湿润剖面中土壤水分的再分布
13.4 再分布过程的分析
13.5 “田间持水量”
13.6 影响田间持水量因素的概述
例题
第十四章 地下水的排水
14.1 概述
14.2 非承压的地下水流方程
14.3 水位降落的分析
14.4 非承压地下水流方程
14.5 地下水的排水
14.6 影响排水的因素
14.7 排水设计方程
例题
第十五章 裸土蒸发
15.1 概述
15.2 物理条件
15.3 有地下水位情况下的蒸发
15.4 高水位条件下的盐害
15.5 无地下水位条件下的蒸发(干燥)
15.6 干燥过程中第一、二阶段的分析
15.7 裸土蒸发的防止
例题
第十六章 植物对土壤水分的吸收
16.1 概述
16.2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系
16.3 植物—水分关系的基本问题
16.4 根系吸收,土壤水分移动和蒸腾
16.5 土壤水分有效性的经典概念
16.6 土壤水分有效性的新概念
16.7 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和水分的保持
第十七章 田间的水量平衡和能量平衡
17.1 概述
17.2 根区的水量平衡
17.3 水量平衡的估算
17.4 田间辐射能的交换
17.5 总的能量平衡
17.6 热和水汽向大气的输送
17.7 平流
17.8 潜在蒸散(综合公式)
例题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基本关系
第一章 土壤物理学的任务
第二章 土壤的—般物理性质
2.1 概述
2.2 土壤物理学的定义
2.3 作为三相分散体系的土壤
2.4 土壤组分的容积与质量的关系
2.5 土壤剖面
例题
第二部分 土壤固相
第三章 土壤质地,土粒大小分布及比面
3.1 概述
3.2 土壤质地
3.3 粘粒的性质
3.4 土壤质地类型
3.5 颗粒大小分布
3.6 机械分析
3.7 比面
第四章 土壤结构及团聚作用
4.1 概述
4.2 土壤结构的类型
4.3 单粒状土壤的结构
4.4 团聚化土壤的结构
4.5 土壤结构特征的描述
4.6 团聚体的稳定性
4.7 土壤的结壳
第三部分 土壤液相
第五章 土壤水:含量及水势
5.1 概述
5.2 土壤含水量湿度
5.3 土壤湿度的测定
5.4 土壤水的能态
5.5 土壤水势
5.6 土壤水势的定量表示
5.7 土壤水分特性曲线
5.8 滞后现象
5.9 土壤水势的测定
第六章 饱和土壤中的水流
6.1 概述
6.2 达西定律
6.3 重力的,压力的和总的水头
6.4 垂直土柱中的水流
6.5 通量,流速和弯曲度
6.6 导水率,渗透率和流动性
6.7 饱和土壤导水率的测定
第七章 非饱和土壤中的水流
7.1 概述
7.2 非饱和流与饱和流的比较
7.3 导水率与吸力及湿度的关系
7.4 非饱和流的一般方程
7.5 水扩散率
7.6 非饱和导水率和扩散率的实验室测定
7.7 土壤剖面非饱和导水率的田间测定
7.8 气态水运动
第四部分 土壤气相
第八章 土壤空气与通气
8.1 概述
8.2 土壤空气的容积分数
8.3 土壤空气的组成
8.4 土壤空气的对流
8.5 土壤空气的扩散
8.6 土壤呼吸和通气的必要性
8.7 土壤通气的测定
第五部分 综合性质和行为
第九章 土壤温度和热流
9.1 概述
9.2 能量传递的方式
9.3 土壤中的热传导
9.4 土壤的容积热容量
9.5 土壤的导热率
9.6 土壤剖面的热状况
第十章 土壤压实和固结
10.1 概述
10.2 土壤压实性与湿度的关系
10.3 农田中土壤压实的产生
10.4 机械产生的压缩
10.5 土壤压实的后果
10.6 土壤压实的控制
10.7 土壤固结
第十一章 耕作与土壤结构管理
11.1 概述
11.2 传统的和现代的耕作方式
11.3 耕作研究中的问题
11.4 耕作农具的作用
第六部分 田间水分循环及其管理
第十二章 入渗和地面迳流
12.1 概述
12.2 “入渗容量”或入渗性能
12.3 入渗过程中土壤剖面的水分分布
12.4 入渗性能公式
12.5 入渗的基本理论
12.6 间层剖面的入渗
12.7 地表有结壳土壤的入渗
12.8 雨水的入渗
12.9 地表径流
第十三章 入渗后的内排水和再分布
13.1 概述
13.2 完全湿润剖面的内排水
13.3 不完全湿润剖面中土壤水分的再分布
13.4 再分布过程的分析
13.5 “田间持水量”
13.6 影响田间持水量因素的概述
第十四章 地下水的排水
14.1 概述
14.2 非承压的地下水流方程
14.3 水位降落的分析
14.4 非承压地下水流方程
14.5 地下水的排水
14.6 影响排水的因素
14.7 排水设计方程
第十五章 裸土蒸发
15.1 概述
15.2 物理条件
15.3 有地下水位情况下的蒸发
15.4 高水位条件下的盐害
15.5 无地下水位条件下的蒸发(干燥)
15.6 干燥过程中第一、二阶段的分析
15.7 裸土蒸发的防止
第十六章 植物对土壤水分的吸收
16.1 概述
16.2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系
16.3 植物—水分关系的基本问题
16.4 根系吸收,土壤水分移动和蒸腾
16.5 土壤水分有效性的经典概念
16.6 土壤水分有效性的新概念
16.7 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和水分的保持
第十七章 田间的水量平衡和能量平衡
17.1 概述
17.2 根区的水量平衡
17.3 水量平衡的估算
17.4 田间辐射能的交换
17.5 总的能量平衡
17.6 热和水汽向大气的输送
17.7 平流
17.8 潜在蒸散(综合公式)
参考文献
5.4 土壤水的能态
2.2 土壤物理学的定义
5.5 土壤水势
6.6 导水率,渗透率和流动性
第四部分 土壤气相
10.7 土壤固结
第三章 土壤质地,土粒大小分布及比面
6.7 饱和土壤导水率的测定
7.2 非饱和流与饱和流的比较
3.6 机械分析
3.2 土壤质地
5.2 土壤含水量湿度
2.3 作为三相分散体系的土壤
2.5 土壤剖面
4.7 土壤的结壳
6.4 垂直土柱中的水流
第七章 非饱和土壤中的水流
10.4 机械产生的压缩
12.3 入渗过程中土壤剖面的水分分布
13.4 再分布过程的分析
第一部分 基本关系
第一章 土壤物理学的任务
5.3 土壤湿度的测定
11.4 耕作农具的作用
12.7 地表有结壳土壤的入渗
13.2 完全湿润剖面的内排水
6.5 通量,流速和弯曲度
8.7 土壤通气的测定
9.1 概述
10.1 概述
12.5 入渗的基本理论
14.5 地下水的排水
4.1 概述
第三部分 土壤液相
第五章 土壤水:含量及水势
5.6 土壤水势的定量表示
5.7 土壤水分特性曲线
第五部分 综合性质和行为
5.9 土壤水势的测定
7.5 水扩散率
8.2 土壤空气的容积分数
10.5 土壤压实的后果
第十二章 入渗和地面迳流
12.1 概述
例题
3.1 概述
3.3 粘粒的性质
3.4 土壤质地类型
4.2 土壤结构的类型
4.5 土壤结构特征的描述
2.1 概述
2.4 土壤组分的容积与质量的关系
8.4 土壤空气的对流
9.5 土壤的导热率
10.3 农田中土壤压实的产生
16.3 植物—水分关系的基本问题
第二章 土壤的—般物理性质
3.7 比面
6.1 概述
6.2 达西定律
第九章 土壤温度和热流
10.6 土壤压实的控制
12.6 间层剖面的入渗
第二部分 土壤固相
4.6 团聚体的稳定性
第六章 饱和土壤中的水流
8.6 土壤呼吸和通气的必要性
第十章 土壤压实和固结
第十一章 耕作与土壤结构管理
15.4 高水位条件下的盐害
3.5 颗粒大小分布
7.3 导水率与吸力及湿度的关系
9.4 土壤的容积热容量
15.1 概述
16.6 土壤水分有效性的新概念
第四章 土壤结构及团聚作用
6.3 重力的,压力的和总的水头
7.6 非饱和导水率和扩散率的实验室测定
7.7 土壤剖面非饱和导水率的田间测定
8.5 土壤空气的扩散
10.2 土壤压实性与湿度的关系
第十三章 入渗后的内排水和再分布
4.3 单粒状土壤的结构
4.4 团聚化土壤的结构
5.8 滞后现象
7.4 非饱和流的一般方程
11.1 概述
14.2 非承压的地下水流方程
17.1 概述
5.1 概述
9.2 能量传递的方式
第十四章 地下水的排水
15.5 无地下水位条件下的蒸发(干燥)
15.7 裸土蒸发的防止
17.7 平流
7.1 概述
9.3 土壤中的热传导
11.2 传统的和现代的耕作方式
12.4 入渗性能公式
13.5 “田间持水量”
14.6 影响排水的因素
15.2 物理条件
7.8 气态水运动
8.1 概述
15.3 有地下水位情况下的蒸发
第十六章 植物对土壤水分的吸收
17.8 潜在蒸散(综合公式)
第八章 土壤空气与通气
8.3 土壤空气的组成
9.6 土壤剖面的热状况
第六部分 田间水分循环及其管理
第十五章 裸土蒸发
11.3 耕作研究中的问题
12.8 雨水的入渗
12.2 “入渗容量”或入渗性能
12.9 地表径流
13.6 影响田间持水量因素的概述
14.4 非承压地下水流方程
13.1 概述
16.7 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和水分的保持
13.3 不完全湿润剖面中土壤水分的再分布
14.1 概述
14.7 排水设计方程
14.3 水位降落的分析
16.2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系
17.4 田间辐射能的交换
15.6 干燥过程中第一、二阶段的分析
第十七章 田间的水量平衡和能量平衡
16.1 概述
17.3 水量平衡的估算
17.5 总的能量平衡
参考文献
16.4 根系吸收,土壤水分移动和蒸腾
16.5 土壤水分有效性的经典概念
17.2 根区的水量平衡
17.6 热和水汽向大气的输送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Introduction to soil physics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