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吟窗杂录》是宋人编辑的一部彙集从初唐到北宋有关诗格、吟谱、句图以及诗论的总集,具有较重要的诗学文献价值。因历来只存有明抄本和明刻本,流传极少,读者很难看到。今据该书明抄本缩微膠片(原书现藏台湾中央图书馆)影印出版,以供读者阅读研究。
因底本存在不少讹误倒脱等问题,有的篇章难以卒读,因此又用以下几种本子做了校勘。
(一)明抄本《陈学士吟窗杂录》五十卷,目录三卷,八册。此本有“铁琴铜剑楼”印章,每半页十二行,行二十字,无格。现藏北京图书馆(简称明抄本)。
(二)明刻本《陈学士吟窗杂录》五十卷,十册。此本序后署有“嘉靖戊申孟夏吉旦崇文书堂家藏宋本重刊”,知为嘉靖二十七年崇文书堂据宋本刊刻,每半页十二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
(三)明刻本《陈学士吟窗杂录》五十卷,十六册,卷六至卷十为抄配。此本有“虞山汲古阁主毛晋图书”印章,前有序,分门类,无细目,行格与北京大学所藏本相同,文字也相
同,但版框高广略异,抄配部分文字也略有异文(以上两种简称明刻本,抄配部分简称“抄补”)。
此次校勘主要是纠正和指出底本讹误倒错脱漏等问题。凡底本错简处,如三三三至三四五页、三九○至三九三页、五五八至五六三页、五九七至六○三页、一○三九至一○(四五页等皆依据他本、目录或前后文意乙正。凡底本缺页可补者,如三六六、三六七、三九一、三九二、八四五、八四六、一一二九、一一三○、一一四七、一一四八等页,皆依北图藏明抄本补印。凡底本文字有误,
他本不误,或他本异文有参考价值的,皆出校,並作简要案断。底本不误,他本有误的则不出校记。
张伯伟先生《论〈吟窗杂录〉》一文所指出的某些问题,也收入了校记。校勘记排印於全书之后。
需要说明的是,此次整理主要是做版本校,不做他校,旨在恢复明本原貌。只在版本校发现问题需判断是非时,查阅了一些有关书藉。诗句话语文字问题等等。书中所引大量诗校发现问题需判断是非时查些有关书籍。明本原有的缺憾而未及校正的问题还有不少,如诗的作者张冠李戴问题、诗的题目问题、诗句文字问题等等。书中所引大量诗句,有的未署作者,有的没有标题。如对诗句一一核对,尚须查阅大量书籍,做深入研究。
这是一项十分繁难艰巨的工程,不是短时间可以成的。限于体例和精力,此次影印,未能校正全部问题。
由于原目录存在一些缺陷,有些一地方题目与正文不符,有的有文无目,
加之影印无
法标明页码,不便查阅,因此又编了一个新的目录。但此书编辑体例较为杂乱,如何拟定题目、确定标题的等级,也颇费斟酌。新编目录纠正了原目录的明显脱漏和舛误,但也难免会有不妥之处。好在原目录仍舊保留,读者可相互参阅。为了避免繁复,目录部分不再出校记。
南京大学张伯伟先生对此书曾做过深入研究,今将其论文《论〈吟窗杂录〉》收入书后,作为附录,以便读者参阅。
在本书的校勘整理中,得到北京图书馆善本室、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室、中国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有关同志的大力帮助,仅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整理者正秀梅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二十日
目录
吟窗杂录序
吟窗杂录门类
吟窗杂录原目录
卷一
诗格魏文帝撰
一言句
二言句
三言句
四言句
五言句
六言句
七言句
对例
六志
直言一
比附二
寄怀三
赋起四
贬毁五
讚誉六
八对
正名一
隔句二
双聲三
叠韻四
连绵五
异类六
迴文七
双拟八
八病
平头一
上尾二
蜂腰三
鹤膝四
大韻五
小韻六
正纽七
旁纽八
杂例
头尾不对例
俱不对例
卷二
诗品
诗品上
古诗
汉都尉李陵
汉婕妤班姬
魏陈思王曹植
魏文学刘桢
魏侍中王粲
晋步兵阮籍
晋平原相陆机
晋黄门潘岳
晋黄门张协
晋记室左思
宋临川太守谢灵运
诗品中
汉上计陈嘉
嘉妻徐淑
魏文帝
晋中散嵇康
晋司空张华
魏尚书何晏
晋冯翊太守孙楚
晋著作郎王讚
晋司徒掾张翰
晋中书令潘尼
魏侍郎应璩
晋清河太守陆云
晋侍中石崇
晋襄城太守曹摅
晋朗陵公何劭
晋太尉刘琨
晋中郎盧谌
晋洪农太守郭璞
晋吏部郎袁宏
晋处士郭泰机
晋常侍顾恺之
宋谢世基
宋参军顾迈
宋参军戴凯
宋陶渊明
宋光禄颜延之
宋豫章太守谢瞻
宋仆射谢琨
宋太尉袁淑
宋徵君王微
宋征虏王僧达
宋法曹谢惠连
宋参军鲍照
齐吏部谢朓
梁光禄江淹
梁卫将军范云
梁中书郎丘遲
梁太常任昉
梁光禄沈约
诗品下
汉令史班固
汉孝廉郦炎
汉上计赵壹
魏武帝
魏明帝
魏白马王彪
魏文学徐幹
魏仓曹阮瑀
晋顿丘太守欧阳建
晋文学应玚
晋中书嵇含
晋河南太守阮偘
晋侍中嵇绍
晋中书张载
晋司隶傅玄
晋太仆傅咸
魏侍中缪袭
散骑常侍夏侯湛
晋骠骑王济
晋征南杜预
晋廷尉孙绰
晋徵士许询
晋徵士戴逵
晋东阳太守殷仲文
晋谢琨
宋尚书令傅亮
宋记室何长瑜
羊矅璠
宋詹事范晔
宋孝武帝
宋南平王刘铄
宋建平王刘宏
宋光禄谢庄
宋御史苏宝生
宋中书令凌修之
宋典词令任昙绪
宋越骑戴法兴
宋监典事区惠恭
齐惠休上人阳氏
齐道猷上人白氏
齐释宝月庾氏
齐高帝
齐征北张永
齐太尉王文憲
齐黄门谢超宗
齐浔阳太守丘灵鞠
齐给事中郎刘详
齐司徒长史檀超
齐正员郎钟憲
齐诸暨令颜测
齐秀才顾则心
齐参军毛伯成
齐朝散吴励远
齐朝散许瑶之
齐鲍令晖妇人
齐韩兰英妇人
齐司徒长史张融
齐詹事范雅圭
齐宁朔将军王融
齐中庶子刘绘
齐仆射江祐
齐记室王巾
齐绥远太守卞彬
齐端溪令卞铄
齐诸暨令袁嘏
齐雍州刺史张欣泰
梁中书郎范缜
梁秀才陆厥
梁常侍虞羲
梁建阳令江洪
梁步兵鲍行卿
梁晋陵令孙察
卷三
二南密旨贾岛撰
论六义
风论一
赋论二
比论三
兴论四
雅论五
颂论六
论风之所以
论风骚之所由
论二雅大小正旨
论变大小雅
论南北二宗例古今正体
南宗一句含理
北宗二句显意
论立格渊奥
诗有三格
情格一
意格二
事格三
论古今道理一贯
论题目所由
论篇目正理用
论物象是诗家之作用
论引古证用物象
论总例物象
论总题大意
论裁体昇降
卷四
文苑诗格
创结束
依带镜
菁华章
宣畅骚雅
影带宗旨
雕藻文字
联环文藻
杼析入境意
招二境意
精颐以事
褒赞国风
讽谏
语穷意远
束丽常格
叙舊意
重叠叙事
明五七言
诗格王昌龄撰
诗有三境
物境一
情境二
意境三
诗有三思
生思一
感思二
取思三
诗有三不
起首入兴体十四
感时入兴一
引古入兴二
犯势入兴三
先衣带后叙事入兴四
先叙事后衣带入兴五
叙事入兴六
直入比兴七
直入兴八
讬兴入兴九
把情入兴十
把聲入兴十一
景物入兴十二
景物兼意入兴十三
怨调入兴十四
卷五
诗格王昌龄撰
常用体十四
藏锋体一
曲存体二
立节体三
褒贬体四
赋体五
问益体六
象外语体七
象外比体八
理入景体九
景入理体十
紧体十一
因小用大体十
诗辨歌体十三
一四圑句体十四
落句体七
言志体一
劝勉体二
引古体三
合思体四
欢美体五
抱比体六
怨调体七
诗有三宗旨
立意一
有以二
兴寄三
诗有五趣向
高格一
古雅二
闲逸三
幽深四
卷四十五
卷四十六
卷四十七
卷四十八
卷四十九
卷五十
附录:论《吟窗杂录》张伯伟
吟窗杂录门类
吟窗杂录原目录
卷一
诗格魏文帝撰
一言句
二言句
三言句
四言句
五言句
六言句
七言句
对例
六志
直言一
比附二
寄怀三
赋起四
贬毁五
讚誉六
八对
正名一
隔句二
双聲三
叠韻四
连绵五
异类六
迴文七
双拟八
八病
平头一
上尾二
蜂腰三
鹤膝四
大韻五
小韻六
正纽七
旁纽八
杂例
头尾不对例
俱不对例
卷二
诗品
诗品上
古诗
汉都尉李陵
汉婕妤班姬
魏陈思王曹植
魏文学刘桢
魏侍中王粲
晋步兵阮籍
晋平原相陆机
晋黄门潘岳
晋黄门张协
晋记室左思
宋临川太守谢灵运
诗品中
汉上计陈嘉
嘉妻徐淑
魏文帝
晋中散嵇康
晋司空张华
魏尚书何晏
晋冯翊太守孙楚
晋著作郎王讚
晋司徒掾张翰
晋中书令潘尼
魏侍郎应璩
晋清河太守陆云
晋侍中石崇
晋襄城太守曹摅
晋朗陵公何劭
晋太尉刘琨
晋中郎盧谌
晋洪农太守郭璞
晋吏部郎袁宏
晋处士郭泰机
晋常侍顾恺之
宋谢世基
宋参军顾迈
宋参军戴凯
宋陶渊明
宋光禄颜延之
宋豫章太守谢瞻
宋仆射谢琨
宋太尉袁淑
宋徵君王微
宋征虏王僧达
宋法曹谢惠连
宋参军鲍照
齐吏部谢朓
梁光禄江淹
梁卫将军范云
梁中书郎丘遲
梁太常任昉
梁光禄沈约
诗品下
汉令史班固
汉孝廉郦炎
汉上计赵壹
魏武帝
魏明帝
魏白马王彪
魏文学徐幹
魏仓曹阮瑀
晋顿丘太守欧阳建
晋文学应玚
晋中书嵇含
晋河南太守阮偘
晋侍中嵇绍
晋中书张载
晋司隶傅玄
晋太仆傅咸
魏侍中缪袭
散骑常侍夏侯湛
晋骠骑王济
晋征南杜预
晋廷尉孙绰
晋徵士许询
晋徵士戴逵
晋东阳太守殷仲文
晋谢琨
宋尚书令傅亮
宋记室何长瑜
羊矅璠
宋詹事范晔
宋孝武帝
宋南平王刘铄
宋建平王刘宏
宋光禄谢庄
宋御史苏宝生
宋中书令凌修之
宋典词令任昙绪
宋越骑戴法兴
宋监典事区惠恭
齐惠休上人阳氏
齐道猷上人白氏
齐释宝月庾氏
齐高帝
齐征北张永
齐太尉王文憲
齐黄门谢超宗
齐浔阳太守丘灵鞠
齐给事中郎刘详
齐司徒长史檀超
齐正员郎钟憲
齐诸暨令颜测
齐秀才顾则心
齐参军毛伯成
齐朝散吴励远
齐朝散许瑶之
齐鲍令晖妇人
齐韩兰英妇人
齐司徒长史张融
齐詹事范雅圭
齐宁朔将军王融
齐中庶子刘绘
齐仆射江祐
齐记室王巾
齐绥远太守卞彬
齐端溪令卞铄
齐诸暨令袁嘏
齐雍州刺史张欣泰
梁中书郎范缜
梁秀才陆厥
梁常侍虞羲
梁建阳令江洪
梁步兵鲍行卿
梁晋陵令孙察
卷三
二南密旨贾岛撰
论六义
风论一
赋论二
比论三
兴论四
雅论五
颂论六
论风之所以
论风骚之所由
论二雅大小正旨
论变大小雅
论南北二宗例古今正体
南宗一句含理
北宗二句显意
论立格渊奥
诗有三格
情格一
意格二
事格三
论古今道理一贯
论题目所由
论篇目正理用
论物象是诗家之作用
论引古证用物象
论总例物象
论总题大意
论裁体昇降
卷四
文苑诗格
创结束
依带镜
菁华章
宣畅骚雅
影带宗旨
雕藻文字
联环文藻
杼析入境意
招二境意
精颐以事
褒赞国风
讽谏
语穷意远
束丽常格
叙舊意
重叠叙事
明五七言
诗格王昌龄撰
诗有三境
物境一
情境二
意境三
诗有三思
生思一
感思二
取思三
诗有三不
起首入兴体十四
感时入兴一
引古入兴二
犯势入兴三
先衣带后叙事入兴四
先叙事后衣带入兴五
叙事入兴六
直入比兴七
直入兴八
讬兴入兴九
把情入兴十
把聲入兴十一
景物入兴十二
景物兼意入兴十三
怨调入兴十四
卷五
诗格王昌龄撰
常用体十四
藏锋体一
曲存体二
立节体三
褒贬体四
赋体五
问益体六
象外语体七
象外比体八
理入景体九
景入理体十
紧体十一
因小用大体十
诗辨歌体十三
一四圑句体十四
落句体七
言志体一
劝勉体二
引古体三
合思体四
欢美体五
抱比体六
怨调体七
诗有三宗旨
立意一
有以二
兴寄三
诗有五趣向
高格一
古雅二
闲逸三
幽深四
卷四十五
卷四十六
卷四十七
卷四十八
卷四十九
卷五十
附录:论《吟窗杂录》张伯伟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