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经济长期增长研究:以谈判势力为重心的分析》内容简介:虽然经济学从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出版以来,已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转轨中遇到的收入分配差距、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增长低水平均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间的两极分化以及发达国家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大萧条和滞胀等问题都需要经济学家们去探索。具体到我国经济现实,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快速增长后,如何对待国际贸易和全球化、走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如何处理“三农”问题、如何对待增加就业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等问题,都需要有一个科学的经济增长理论作为指导。
《经济长期增长研究:以谈判势力为重心的分析》正是基于这些现实焦点问题来研究经济长期增长的内在规律,希冀对全球范围内具有典型意义的经济增长事实尤其是转轨中的中国经济增长事实做出合理的解释。
《经济长期增长研究:以谈判势力为重心的分析》分为四篇,共10章。第一篇包括导论和第1章(文献述评);第二篇是理论模型,包括第2、3章;第三篇是现实检验,包括第4、5、6章,是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若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事实来检验第2、3章提出的理论(案例涉及计划经济下的苏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拉美国家、日本和美国、经济转轨中的中国);第四篇是应用,包括第7、8、9章,以第2、3章提出的理论为指导来分析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城市化问题和工业化问题。
导论简要介绍了《经济长期增长研究:以谈判势力为重心的分析》的选题意义和研究背景、基本思路和论文结构、方法论和基本假定以及创新和局限。
第1章是文献述评,评述了重农主义以来的主要经济增长和发展理论,梳理了现有经济增长和发展理论的脉络,指出了现有经济增长和发展理论的合理内容与不足,为后文构建理论模型寻找到了突破口和切入点。
对经济增长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重农主义著作关于较早期封闭的农业二元经济运行方式和结构稳定性的论述。随后的古典经济学家,如斯密、李嘉图、穆勒和马尔萨斯,他们生活在英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增长转型的过程中,主要致力于建立有独立的科学研究领域的经济学框架,不仅涉及现代经济学家所说的“微观经济学”,而且也涉及“增长理论”的总体性较强的分析。在微观经济学中,古典学派强调以劳动分工和收入分配原则为特征的市场经济的生产效率;其后的经济学家们主要关注经济不稳定性的经济学总量分析。总体上,经济增长和发展理论是沿着三条线索和两个方面来展开的。
目录
第一篇 导论与文献综述
0.导论2
0.1 选题的意义以及研究的背景2
0.2 研究思路和篇章结构以及理论逻辑路线3
0.2.1 研究思路和篇章结构4
0.2.2 全书的理论逻辑路线4
0.3 方法论与基本假定6
0.4 本书的理论贡献8
0.5 重要概念说明9
1.经济增长——发展理论文献述评
1.1 概述11
1.2 重农主义学派12
1.3 古典学派13
1.4 马克思的增长理论14
1.5 熊彼特的创新周期(增长)理论15
1.6 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增长理论16
1.6.1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的增长理论16
1.6.2 新古典综合派的增长理论17
1.6.3 凯恩斯左派(新剑桥学派)的增长论18
1.7 战后关于发展的计划学派18
1.8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19
1.8.1 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型19
1.8.2 索洛模型20
1.9 新(内生)经济增长理论22
1.9.1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新增长模型22
1.9.2 垄断竞争条件下的新增长模型25
1.9.3 对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总评价27
1.10发展经济学的增长一发展理论29
1.10.1 阿瑟·刘易斯的增长一发展理论29
1.10.2 西奥多·舒尔茨的增长一发展理论30
1.10.3 西蒙·库兹涅茨的增长理论30
1.10.4 杰夫·马德里克的增长理论31
1.10.5 费景汉和古斯塔夫·拉尼斯的发展理论32
1.10.6 亨利·乔治的萧条观33
1.10.7 张培刚的增长一发展理论34
1.10.8 可持续发展理论35
1.11其他经济增长理论35
1.11.1 赫尔普曼的“经济增长秘密”理论35
1.11.2 泰勒的结构主义宏观经济学36
1.11.3 左大培的内生稳态增长模型36
1.11.4 其他的“经济增长理论38
1.12小结38
第二篇 理论
2.总体分析框架:经济长期增长模型42
2.1 国民财富和经济增长的本质、经济增长的价值取向45
2.2 静态的宏观福利函数与经济长期增长函数46
2.3 宏观供给函数48
2.3.1 理论模型48
2.3.2 进一步的说明与常识性检验54
2.4 宏观需求函数57
2.4.1 理论模型58
2.4.2 市场机制作用下有效需求为什么会不足61
2.5 模型的动态化65
2.6 小结67
3:进一步探讨:谈判势力-收入分配-政府模型
3.1 谈判势力的决定70
3.2 谈判势力一收入分配模型73
3.2.1 参照系:没有差距(或平等)的收入分配
3.2.2 收入分配差距形成机制:来自于抽象经济社会的启示76
3.2.3 现实经济社会中收入分配差距形成机制之一:市场势力因素80
3.2.4 现实经济社会中收入分配差距形成机制之二:非市场势力因素84
3.2.5 模型的数学化和图示85
3.3 谈判势力一政府模型88
3.3.1 对几种国家理论的简单述评90
3.3.2 政府分类:扶弱型政府与欺弱型政府93
3.3.3 扶弱型政府与欺弱型政府存在的社会基础94
3.3.4 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97
3.3.5 构建一个有利于经济长期增长的政府99
3.4 小结100
第三篇 现实检验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增长的解释
——以苏联为例104
4.1 苏联以及独联体的经济增长情况11
4.2 计划经济为什么带来高速增长107
4.3 计划经济为什么难以持续增长108
4.4 计划经济为什么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4.5 小结115
第四篇 应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0.导论2
0.1 选题的意义以及研究的背景2
0.2 研究思路和篇章结构以及理论逻辑路线3
0.2.1 研究思路和篇章结构4
0.2.2 全书的理论逻辑路线4
0.3 方法论与基本假定6
0.4 本书的理论贡献8
0.5 重要概念说明9
1.经济增长——发展理论文献述评
1.1 概述11
1.2 重农主义学派12
1.3 古典学派13
1.4 马克思的增长理论14
1.5 熊彼特的创新周期(增长)理论15
1.6 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增长理论16
1.6.1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的增长理论16
1.6.2 新古典综合派的增长理论17
1.6.3 凯恩斯左派(新剑桥学派)的增长论18
1.7 战后关于发展的计划学派18
1.8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19
1.8.1 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型19
1.8.2 索洛模型20
1.9 新(内生)经济增长理论22
1.9.1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新增长模型22
1.9.2 垄断竞争条件下的新增长模型25
1.9.3 对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总评价27
1.10发展经济学的增长一发展理论29
1.10.1 阿瑟·刘易斯的增长一发展理论29
1.10.2 西奥多·舒尔茨的增长一发展理论30
1.10.3 西蒙·库兹涅茨的增长理论30
1.10.4 杰夫·马德里克的增长理论31
1.10.5 费景汉和古斯塔夫·拉尼斯的发展理论32
1.10.6 亨利·乔治的萧条观33
1.10.7 张培刚的增长一发展理论34
1.10.8 可持续发展理论35
1.11其他经济增长理论35
1.11.1 赫尔普曼的“经济增长秘密”理论35
1.11.2 泰勒的结构主义宏观经济学36
1.11.3 左大培的内生稳态增长模型36
1.11.4 其他的“经济增长理论38
1.12小结38
第二篇 理论
2.总体分析框架:经济长期增长模型42
2.1 国民财富和经济增长的本质、经济增长的价值取向45
2.2 静态的宏观福利函数与经济长期增长函数46
2.3 宏观供给函数48
2.3.1 理论模型48
2.3.2 进一步的说明与常识性检验54
2.4 宏观需求函数57
2.4.1 理论模型58
2.4.2 市场机制作用下有效需求为什么会不足61
2.5 模型的动态化65
2.6 小结67
3:进一步探讨:谈判势力-收入分配-政府模型
3.1 谈判势力的决定70
3.2 谈判势力一收入分配模型73
3.2.1 参照系:没有差距(或平等)的收入分配
3.2.2 收入分配差距形成机制:来自于抽象经济社会的启示76
3.2.3 现实经济社会中收入分配差距形成机制之一:市场势力因素80
3.2.4 现实经济社会中收入分配差距形成机制之二:非市场势力因素84
3.2.5 模型的数学化和图示85
3.3 谈判势力一政府模型88
3.3.1 对几种国家理论的简单述评90
3.3.2 政府分类:扶弱型政府与欺弱型政府93
3.3.3 扶弱型政府与欺弱型政府存在的社会基础94
3.3.4 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97
3.3.5 构建一个有利于经济长期增长的政府99
3.4 小结100
第三篇 现实检验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增长的解释
——以苏联为例104
4.1 苏联以及独联体的经济增长情况11
4.2 计划经济为什么带来高速增长107
4.3 计划经济为什么难以持续增长108
4.4 计划经济为什么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4.5 小结115
第四篇 应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Study on long term growth:emphasis on negotiation power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