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是作者经过多年思考,并进行了大量调研后的研究成果,其需求背景非常明确;由于涉及面较宽,其作者由不同方面的专家构成。
目录
目 录第1章 概述11.1 GNSS引言21.1.1 GNSS的概况21.1.2 国际卫星导航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41.1.3 GNSS系统及其产业发展经验与借鉴51.2 GNSS的定义81.3 GNSS系统组成91.4 GNSS应用91.5 GNSS全球市场131.6 GNSS的需求分析151.6.1 使命需求151.6.2 市场需求151.6.3 产业与用户需求171.6.4 中国时空信息产业的发展需求181.7 GNSS全球系统、区域系统及其多模增强格局191.7.1 全球系统191.7.2 区域系统191.7.3 多模增强系统和差分系统201.8 卫星导航的重要性和战略定位221.8.1 卫星导航发展带来的启迪221.8.2 卫星导航系统提供时间与空间两大参量241.8.3 不可或缺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241.8.4 服务国计民生的高技术241.8.5 智能信息产业的核心与关键241.8.6 大国和平崛起的重要标志251.9 多系统融合成为发展大趋势251.9.1 GNSS多系统的兼容互操作251.9.2 卫星导航与通信系统的融合261.9.3 与惯性技术和其他系统的组合融合271.10 北斗产业和GNSS的现状与前景281.10.1 2015年北斗产业实现了质和量的齐头并进281.10.2 2016年是迈向真正GNSS时代的新起点291.10.3 室内外融合定位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头戏301.10.4 当前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北斗产业的几点建议31第2章 导航定位发展演变史372.1 导航从史前到近代382.1.1 石器时代的导航概念382.1.2 天体导航(或者称为星球导航)时代392.1.3 时间和经度的测量452.2 无线电导航时代542.2.1 无线电的发明542.2.2 无线电导航概念552.2.3 无线电导航系统的由来和发展592.3 地面无线电导航系统演变与发展602.3.1 无线电信标602.3.2 台卡系统602.3.3 伏尔/测距器612.3.4 塔康/VOR612.3.5 罗兰A612.3.6 罗兰C612.3.7 奥米加622.3.8 仪表着陆系统632.3.9 微波着陆系统642.4 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历程642.4.1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652.4.2 第一代导航卫星系统——“子午仪”与“蝉”662.4.3 第二代导航卫星系统(全球系统、区域系统及其增强)72第3章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773.1 概述783.1.1 系统概述783.1.2 政策原则813.2 发展过程823.3 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863.3.1 空间部分863.3.2 地面控制段873.3.3 用户系统(设备)873.3.4 系统功能与主要技术指标883.3.5 定位原理与工作过程893.3.6 “北斗一号”用户系统903.3.7 “北斗一号”集团应用系统913.4 北斗区域系统943.4.1 北斗区域系统功能与指标943.4.2 北斗区域系统组成963.5 在建中的北斗全球系统进展983.5.1 北斗(新一代)全球导航卫星983.5.2 北斗全球系统信号设计进展1013.6 北斗系统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1033.6.1 定位原理1033.6.2 卫星导航三角测量学1043.6.3 关键技术1053.7 北斗系统的应用服务1133.7.1 应用推广1133.7.2 行业与安全应用1153.7.3 大众应用1163.7.4 科学应用1163.8 产业发展现状1173.8.1 北斗产业概况1173.8.2 五大突破和连升三级1173.8.3 标准化配置是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举措1183.9 国际合作交流1193.9.1 合作的基本原则1193.9.2 积极推进多边合作1193.9.3 大力促进双边合作1213.9.4 支持支撑国际交流1213.10 结论121第4章 GNSS基本构成与关键技术1234.1 概述1244.2 GNSS的基本构成1254.2.1 GNSS的整体概念1254.2.2 GNSS系统应用服务的创新思维1254.2.3 GNSS系统的组成1264.3 GNSS的重大关键技术1264.3.1 空间工作平台技术1264.3.2 空间原子钟技术1264.3.3 轨道确定、维护、保持技术1274.3.4 信号体制的理论与方法1274.3.5 电波传播环境模化技术1284.3.6 大规模集成电路应用技术1284.4 长寿命卫星和星座与星系布设1284.5 定轨与测控技术1324.6 空间原子钟技术1354.7 信号编码调制体制理论与方法1414.8 环境段及其增强技术1474.8.1 环境段概念1474.8.2 卫星导航的脆弱性难题和历来的应对措施1474.8.3 大气(电离层与对流层)效应和多径效应1484.8.4 导航系统的电磁环境和信号干扰来源及其对策1504.9 大规模集成电路与系统融合集成技术150第5章 GNSS之全球系统1595.1 概述1605.1.1 GNSS系统之系统的概念1605.1.2 GNSS体系格局基本形成1605.1.3 若干热点问题与最新动向1615.1.4 四大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大众化产业化特点日益明晰1625.1.5 GNSS发展过程中几个有深远影响的经验启迪1635.2 GNSS概念在更新,面临重大转折需要根本性的突破1645.2.1 GNSS需要有与时俱进的革命性诠释1645.2.2 GNSS遭遇脆弱性的阻击1645.2.3 GNSS需要整体上的创新,环境段是重点1645.2.4 泛在导航的需求势不可挡,急需根本性突破1655.3 GPS1655.3.1 概述1655.3.2 部署发展1665.3.3 GPS工作原理要点1675.3.4 系统组成1685.3.5 频率与信号1745.3.6 服务功能与性能1755.4 GPS系统现代化1765.4.1 概述1765.4.2 GPS现代化进程时间表1785.4.3 空间段现代化1805.4.4 运控段现代化1845.4.5 频率与信号现代化1875.5 GLONASS1905.5.1 概述1905.5.2 部署发展1925.5.3 系统组成1945.5.4 GLONASS提供的服务1995.6 GLONASS系统现代化2015.6.1 概述2015.6.2 GLONASS现代化的主要目标2025.6.3 GLONASS采用的现代化发展策略2055.7 Galileo2065.7.1 概述2065.7.2 部署发展2075.7.3 系统组成2085.7.4 频率与信号2115.7.5 服务功能与性能2165.7.6 伽利略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计划218第6章 GNSS之区域系统和多模增强系统2196.1 概述2206.2 日本的QZSS2206.2.1 QZSS概述2206.2.2 QZSS发展过程2226.2.3 时空参考系统2236.2.4 QZSS提供的服务2236.2.5 QZSS体系框架结构2246.2.6 QZSS的频率和信号2276.3 印度的IRNSS2296.3.1 IRNSS概述2296.3.2 IRNSS发展过程2306.3.3 IRNSS提供的服务2306.3.4 IRNSS体系框架2316.3.5 IRNSS的频率和信号2346.4 星基增强系统2346.4.1 星基增强系统概论2346.4.2 美国的广域增强系统(WAAS)2356.4.3 欧洲的导航重叠系统(EGNOS)2416.4.4 俄罗斯的差分改正监测系统(SDCM)2486.4.5 日本的多功能运输卫星(MTSAT)星基增强系统(MSAS)2496.4.6 印度的辅助GPS的静地星基增强导航系统(GAGAN)2516.5 地基增强系统2556.5.1 地基增强系统概论2556.5.2 局域增强系统(LAAS)2556.5.3 国家差分GPS(NDGPS)2576.5.4 国家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CORS网)2576.5.5 沿海的无线电信标(DGPS)网络系统2576.5.6 D-GNSSd的海上精密定位测量2576.5.7 全球差分GPS(GDGPS)2586.6 其他多模增强系统261第7章 GNSS接收机与用户终端2637.1 概述2647.1.1 用户段地位举足轻重2647.1.2 接收机的分类2647.1.3 接收机的主要组成和性能指标2677.1.4 软件接收机2697.1.5 接收机融合技术的
北斗与GNSS系统概论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