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共同题名:Tsinghua philosophical almanac

副标题:无

作   者:万俊人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801706652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清华哲学年鉴2006》主要内容:人们常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所在。这大约是指从事哲学活动的学者总是打上了某个特定时代的文化烙印,有着某个特定时代的特殊身份,从而总是有意无意地将时代的特性与特殊问题注入哲学。虽然几乎所有的哲学体系大都像是在建造空中楼阁,但其中的一瓦一石,其中的创意布局,无一例外皆有时代的年轮。本年鉴分主题研讨:民族国家与世界秩序;印度哲学的传统与现代;求“是”存“真”;论“道”说“儒”;海德格尔研究;应用伦理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博士后论坛等专栏。

目录

  主题研讨:民族国家与世界秩序
   罗尔斯的两种正义理论是融贯的吗?
   国家公民身份和世界性义务
  印度哲学的传统与现代
   古印度哲学中的“智慧”与“解脱”
   论印度传统哲学的现代转型
  求“是”存“真”
   波埃修斯《同者相求》篇解析
   ——兼答王路教授对“语境论”的批评
  逻辑的方法论意义
   ——从形而上学的观点看
  论“道”说“儒”
   黄老学的法哲学原理、公共性和法律共同体理想另一种“传统”
   ——儒家传统政治哲学的现代转型何以可能
   从宗教伦理的两种视角看儒家伦理的宗教性
  海德格尔研究
   有“海德格尔的神学”这回事吗?
   海德格尔、舍勒与康德的道德情感理论
   近源而居:大地的意义与艺术的使命
   ——解读《艺术作品的本源》
   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范畴的存在论诠释
  应用伦理研究
   论媒体和时尚的价值导向
   公共健康伦理:任重而道远
   ——《公共健康伦理学案例研究》译序节选
   国际伦理研究的三个基本维度
  马克思主义研究
   科学发展观与实践理性合理化
   论文化之维与审美之维的会通
   目的与手段之关系略论
  博士后论坛
   他们为何争辩?
   ——良心自由与公共理性之间
   共识、思想性与公共理性
   ——公民伦理的价值立场
   初期地论学派的判教思想
   太虚建设人生佛教的中道路向
   ——在与谛闲、圆瑛以及芝峰、亦幻的比较视域中
  主题书评:贝淡宁著《超越自由民主制:东亚语境下的政治思维》
   书评一
   书评二
   书评三
  学术综述
   清华大学形而上论坛2006年讲座综述
  附录
   清华大学哲学系2006年大事记
   清华大学哲学系2006年研究成果分类汇总
   清华大学哲学系2006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论文、专著)及获奖统计表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英文共同题名:Tsinghua philosophical almanac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