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中庸是中国自古的文化财富,是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积淀,在中国入
的潜意识中生了根,成为一种微妙的自发的心理力。中国人性格的秘密,中
国民族性的复杂性.中国历吏的复杂性,中国国情的复杂性.其机理藏于中
庸。中国人的中庸,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发生过不同的作用,可谓“成也中庸
,败也中庸”,“美也中庸,丑也中庸”。
本书揭示了中庸这一中国人性格的秘密,全面、深入、细致、客观地解
读了中庸之道,对中庸与中国人的关系、中庸的哲学机理、《周易》《中庸
》《菜根谭》这些中庸文化元典的哲学关联、儒释道文化风格中的中庸智慧
,以及自5000年前的黄帝、伏羲一至于今日的中庸文化源流,作了深入浅出
的解说。
目录
前言:知其要者,可以通神
序篇 中庸和中国人
一、中华民族的“中和”理念
二、中国人性格的最深秘密
三、中国历史绵延不绝的筋节
四、中国人文文化的一大难题
机理篇 博厚、高明、悠久
一、天地有中和之道
二、“阴阳”、“五行”哲学
三、人性的弱点与救失
四、相安与和谐,平衡与超平衡
五、“圆”、“水”、“玉”、“0”:中庸意象种种
元典篇 《中庸》《周易》、《菜根谭》
一、关于子思作《中庸》
二、中庸伦理观
三、中庸之道主题词
四、中庸之德主题词
五、从《周易》、《中庸》到《菜根谭》
六、中国与日本及西方中庸思想比较
智慧篇 极高明而道中庸
一、“天人合一”的智慧
二、“相观对治”的智慧
三、“性偏救失”的智慧
四、“设身处地”的智慧
五、“执两用中”的智慧
六、“空生妙有”的智慧
七、“随缘自得”的智慧
八、如何走好人生之路
源流篇 知远之近,知微之最
一、中庸文化的源头
二、上古人的中庸思想
三、《周易》的中庸思想
四、老庄的中庸思想
五、中庸伦理是孔子的一大发现
六、《黄老帛书》的中庸思想
七、儒释道融合与中庸
八、半殖民地文化与中庸
时代篇 刷新中庸
一、走出历史的歧途
二、走出文化的负面
三、走出心理的误区
四、时代主题下的中庸文化
五、在公民社会建设中刷新中庸
主要参考书目
序篇 中庸和中国人
一、中华民族的“中和”理念
二、中国人性格的最深秘密
三、中国历史绵延不绝的筋节
四、中国人文文化的一大难题
机理篇 博厚、高明、悠久
一、天地有中和之道
二、“阴阳”、“五行”哲学
三、人性的弱点与救失
四、相安与和谐,平衡与超平衡
五、“圆”、“水”、“玉”、“0”:中庸意象种种
元典篇 《中庸》《周易》、《菜根谭》
一、关于子思作《中庸》
二、中庸伦理观
三、中庸之道主题词
四、中庸之德主题词
五、从《周易》、《中庸》到《菜根谭》
六、中国与日本及西方中庸思想比较
智慧篇 极高明而道中庸
一、“天人合一”的智慧
二、“相观对治”的智慧
三、“性偏救失”的智慧
四、“设身处地”的智慧
五、“执两用中”的智慧
六、“空生妙有”的智慧
七、“随缘自得”的智慧
八、如何走好人生之路
源流篇 知远之近,知微之最
一、中庸文化的源头
二、上古人的中庸思想
三、《周易》的中庸思想
四、老庄的中庸思想
五、中庸伦理是孔子的一大发现
六、《黄老帛书》的中庸思想
七、儒释道融合与中庸
八、半殖民地文化与中庸
时代篇 刷新中庸
一、走出历史的歧途
二、走出文化的负面
三、走出心理的误区
四、时代主题下的中庸文化
五、在公民社会建设中刷新中庸
主要参考书目
中国人性格的秘密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