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赋的美学思想与地域文化心态

副标题:无

作   者:李天道著

分类号:

ISBN:9787801782458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司马相如是汉赋的代表作家和赋论大师,也是一位文学大师和美学大家。   他是汉赋的奠基人,扬雄欣赏他的赋作,赞叹说:“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将司马相如和司马迁放在一起作专节介绍,并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司马相如还充分地掌握了辞赋创作的审美规律,并通过自己的辞赋创作实践和有关辞赋创作的论述,对辞赋创作的审美创作与表现过程进行了不少探索,看似只言片语,但与其具体赋作中所表露出的美学思想相结合,仍可看出他对赋的不少见解。他已经比较完整地提出了自己的辞赋创作主张。从现代美学的领域,对其辞赋美学思想进行阐释,无疑是有益的和必要的。

目录

绪论:司马相如辞赋美学思想的现代阐释
第一章 “博学综理”:审美主体修养论
第一节 “洞明字学”
第二节 趣幽旨深
第三节 阅历丰富
第四节 “博学于文”
第五节 “读万卷书,以养胸次”
第二章 “得之于内”:审美构思特征论
第一节 “得之于内”与“自得”
第二节 “得之于内”与自然而然
第三节 “得之于内”与“自创”
第四节 “得之于内”与自由创作精神
第五节 “得之于内”与“自娱”
第六节 “得之于内”与个人主义文学精神
第七节 “得之于内”与理性意识的觉醒
第八节 “得之于内”与个性化追求
第九节 “得之于内”与生命体验
第十节 “得之于内”说与巴蜀地域文化
第三章 “苞括宇宙,总览人物”:审美想象论之一
第一节 “假称珍怪,以为润色”
第二节 心物交融,形神相彻
第三节 下长万物,上参天地
第四节 体物写志,神与物游
第五节 思接千载,联类不穷
第四章 “凭虚构象、架虚行危”:审美想象论之二
第一节 凭虚构象,气号凌云
第二节 架虚行危,凌虚翱翔
第三节 有无相生,抟虚成实
第四节 “架虚行危”与黄老仙人观念
第五节 “架虚行危”说的现代解读
第五章 “忽然如睡,焕然而兴”:审美灵感论
第一节 神游式的超越
第二节 “焕然而兴”的审美表现特征
第三节 “焕然而兴”说产生的条件及培养途径
第六章 “弘丽温雅”:司马相如赋的审美精神
第一节 昂扬恢弘的气概和包容开放的审美精神
第二节 高远宏阔的气度与圆满完美的美学精神
第七章 “曲终奏雅”:审美价值论
第一节 “讽一而劝百”
第二节 失意与幽怨
第三节 “显侈靡”与“彰君恶”
第四节 “风力遒劲”
第五节 传统政治教化观的当代意义
第六节 “好文”、“刺讥”,自成机杼
第八章 中国地域文化与司马相如辞赋的艺术精神
第一节 地域文化与审美意识、艺术精神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文学艺术、审美特色
第三节 中国地域文化与司马相如赋作的美学精神
第九章 巴蜀地域文化与司马相如辞赋的艺术精神
第一节 巴蜀地域文化性格
第二节 巴蜀地域文化特征
第三节 司马相如赋作的艺术精神与巴蜀地域文化心态
第四节 司马相如对巴蜀地域文化心态的影响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司马相如赋的美学思想与地域文化心态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