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中日两国同处亚洲东部,是隔海相望、一衣带水的邻国。中日两国在历史上有长达近两千年的交往史,在大部分时间里一直是华夏文明影响哺育日本文化,两国关系友好和睦。但是在19世纪后期以来,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以对华侵略为基本国策,侵略中国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威胁。可以说,一百多年来,中日关系在中国对外关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并有着复杂深远的影响。
本书是“百年中外关系系列丛书”之一,为读者详细介绍了百年中日关系。
中日两国从各自的国家利益出发,在处理和对待某些问题上有不同的意见和主张,这是很自然的。但只要中日双方坚持《中日联合声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精神原则,求大同,存小异,真诚相待,21世纪的中日关系将会是充满希望和光明的。
全书运用史料正确、翔实、立论正确、言之有据,思路开阔,有独特见解。
目录
《百年中外关系系列丛书》总序总结历史,面向未来
序言
绪论
第一编 清末和北京政府时期的中日关系(1900—1927)
第一章 进入20世纪的中日两国
第一节 面临瓜分狂潮严重危机的中国
第二节 靠侵华起家的新兴帝国主义——日本
第二章 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签订前后日本的外交活动
第一节 中国人民掀起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第二节 日本是八国联军侵华主力
第三节 《辛丑条约》的签订和日本的外交活动
第三章 发生在中国东北的日俄战争及日本清末侵华活动
第一节 日本决心为侵华占领东北发动战争
第二节 日、俄等加紧侵略中国东北
第三节 日俄战争爆发
第四节 清政府的“局外中立”政策
第五节 日俄战争的影响
第六节 清末日本的侵华活动
第四章 民国初年的中日交涉
第一节 辛亥革命和日本的两面政策
第二节 在承认中国新政府问题上日本的外交活动
第三节 日本趁火打劫
第五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中日关系
第一节 日本出兵山东
第二节 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和复辟丑剧
第三节 中国警察、治安主权受损
第四节 在中国参战问题上的斗争
第五节 寺内正毅和西原龟三的对华外交
第六节 巴黎和会上的中日交锋
第六章 20世纪20年代中前期的中Ft交涉
第一节 华盛顿会议上中日交锋
第二节 中日间关于山东等问题的交涉
第三节 日本加紧向东北、内蒙渗透和背后操纵北洋政府
第二编 国民政府时期的中日关系(1927—1949)
第一章 国民政府成立时期的中日交涉
第一节 国民政府成立和列强的态度
第二节 确定日本侵华战略的“东方会议”
第三节 “济南惨案”发生
第四节 蒋介石东渡日本
第五节 日本承认国民政府和币原外交
第二章 “九一八”事变及国民政府对日不抵抗政策
第一节 世界性经济危机对中日关系的冲击
第二节 “九一八”事变和日本占领东北
第三节 国民政府的对日不抵抗政策
第四节 “一·二八”事变和列强的干涉
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抗日活动
第六节 伪满洲国成立和李顿调查团
第三章 日军进犯华北和对日妥协外交
第一节 日本步步进逼,蚕食华北
第二节 “二二六”事变后日本建立军国主义体制
第三节 日本确定灭亡中国的国策及准备全面侵华
第四章 中国抗日形势的高涨
第一节 红军主力到达陕北
第二节 “西安事变”及和平解决
第五章 “七七”事变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第一节 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
第二节 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第三节 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野心的破灭和对中国人民的大屠杀
第六章 国民政府的对日外交
第一节 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抵抗比较坚决
第二节 国民政府的外交媾和活动
第三节 汪精卫卖国政府成立
第四节 远东慕尼黑阴谋
第五节 日本灭亡中国政策的实施
第六节 国民政府积极加入反法西斯同盟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及行动
第一节 坚决抗日,英勇作战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成为抗日战场的中流砥柱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抗日反战工作
第八章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第一节 反法西斯同盟对中国抗战的援助及《雅尔塔协定》
第二节 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第三节 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第九章 抗日战争末期国民政府对日本的政策和行为
第一节 蒋介石利用日本侵华军队抢占胜利果实
第二节 对日战争处理上的以德报怨政策及恶劣影响
第三节 蒋、日被纳入美国的战后冷战体系
第三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邦交不正常时期(1949~1972)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日关系的状况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影响和国际分野
第二节 美国控制下的日本
第三节 美国操纵下的日本对华政策
第四节 中国政府的对日外交政策
第二章 民间交往的艰难发展
第一节 最初的中日民间接触
第二节 中日贸易协议的签订和中日民间外交方针的提出
第三节 解决战后遗留问题
第四节 民间交往出现高潮
第三章 中日关系的严重挫折
第一节 第四次贸易协议第一阶段谈判无结果
第二节 冲破阻碍——第四次贸易协议终于签订
第三节 岸信介内阁的反华政策
第四节 “长崎国旗事件”导致中日关系中断
第五节 政治三原则和政治经济不可分原则的提出
第四章 重新启动的半官半民关系和发展
第一节 对日贸易三原则的提出
第二节 中日备忘录贸易的产生
第三节 日本右翼反华势力的干涉
第五章 佐藤内阁造成中日关系停滞
第一节 佐藤内阁的反华政策
第二节 中日关系受到破坏
第三节 中国同佐藤政府反华行为的斗争
第六章 国际形势大变和中日友好形成潮流
第一节 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形势大变
第二节 中美接近、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造成的“越顶外交”
第三节 佐藤内阁进行政治投机的失败
第四节 中日友好形成历史潮流
第四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邦交正常化时期(1972—2000)
第一章 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
第一节 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前期准备
第二节 中日邦交正常化及其意义
第二章 中日各实务协定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
第一节 中日各实务协定的签订
第二节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
第三节 邓小平副总理访日
第四节 中日两国关系的全面发展
第五节 中日两国在这一时期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
第三章 20世纪80年代中日关系的迅速发展
第一节 国际形势和中日两国国内形势
第二节 政治关系的不断发展
第三节 双边交往的增加
第四节 经济科技贸易的发展
第五节 日本反华势力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第六节 1989年中国政治风波后日本政府的对华政策
第四章 20世纪90年代中日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第一节 围绕中日关系的国际环境及各自国内的变化
第二节 中日关系的发展
第三节 中日关系中的各种问题
第四节 世纪之交时的关系发展
第五章 21世纪初期的中日关系(2001~2005)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
第二节 中日两国的国力对比的变化
第三节 小泉政府的对华政策的调整和中日关系的变化
第四节 对21世纪初的中日关系的分析
附录
百年中日关系大事记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序言
绪论
第一编 清末和北京政府时期的中日关系(1900—1927)
第一章 进入20世纪的中日两国
第一节 面临瓜分狂潮严重危机的中国
第二节 靠侵华起家的新兴帝国主义——日本
第二章 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签订前后日本的外交活动
第一节 中国人民掀起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第二节 日本是八国联军侵华主力
第三节 《辛丑条约》的签订和日本的外交活动
第三章 发生在中国东北的日俄战争及日本清末侵华活动
第一节 日本决心为侵华占领东北发动战争
第二节 日、俄等加紧侵略中国东北
第三节 日俄战争爆发
第四节 清政府的“局外中立”政策
第五节 日俄战争的影响
第六节 清末日本的侵华活动
第四章 民国初年的中日交涉
第一节 辛亥革命和日本的两面政策
第二节 在承认中国新政府问题上日本的外交活动
第三节 日本趁火打劫
第五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中日关系
第一节 日本出兵山东
第二节 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和复辟丑剧
第三节 中国警察、治安主权受损
第四节 在中国参战问题上的斗争
第五节 寺内正毅和西原龟三的对华外交
第六节 巴黎和会上的中日交锋
第六章 20世纪20年代中前期的中Ft交涉
第一节 华盛顿会议上中日交锋
第二节 中日间关于山东等问题的交涉
第三节 日本加紧向东北、内蒙渗透和背后操纵北洋政府
第二编 国民政府时期的中日关系(1927—1949)
第一章 国民政府成立时期的中日交涉
第一节 国民政府成立和列强的态度
第二节 确定日本侵华战略的“东方会议”
第三节 “济南惨案”发生
第四节 蒋介石东渡日本
第五节 日本承认国民政府和币原外交
第二章 “九一八”事变及国民政府对日不抵抗政策
第一节 世界性经济危机对中日关系的冲击
第二节 “九一八”事变和日本占领东北
第三节 国民政府的对日不抵抗政策
第四节 “一·二八”事变和列强的干涉
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抗日活动
第六节 伪满洲国成立和李顿调查团
第三章 日军进犯华北和对日妥协外交
第一节 日本步步进逼,蚕食华北
第二节 “二二六”事变后日本建立军国主义体制
第三节 日本确定灭亡中国的国策及准备全面侵华
第四章 中国抗日形势的高涨
第一节 红军主力到达陕北
第二节 “西安事变”及和平解决
第五章 “七七”事变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第一节 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
第二节 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第三节 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野心的破灭和对中国人民的大屠杀
第六章 国民政府的对日外交
第一节 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抵抗比较坚决
第二节 国民政府的外交媾和活动
第三节 汪精卫卖国政府成立
第四节 远东慕尼黑阴谋
第五节 日本灭亡中国政策的实施
第六节 国民政府积极加入反法西斯同盟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及行动
第一节 坚决抗日,英勇作战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成为抗日战场的中流砥柱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抗日反战工作
第八章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第一节 反法西斯同盟对中国抗战的援助及《雅尔塔协定》
第二节 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第三节 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第九章 抗日战争末期国民政府对日本的政策和行为
第一节 蒋介石利用日本侵华军队抢占胜利果实
第二节 对日战争处理上的以德报怨政策及恶劣影响
第三节 蒋、日被纳入美国的战后冷战体系
第三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邦交不正常时期(1949~1972)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日关系的状况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影响和国际分野
第二节 美国控制下的日本
第三节 美国操纵下的日本对华政策
第四节 中国政府的对日外交政策
第二章 民间交往的艰难发展
第一节 最初的中日民间接触
第二节 中日贸易协议的签订和中日民间外交方针的提出
第三节 解决战后遗留问题
第四节 民间交往出现高潮
第三章 中日关系的严重挫折
第一节 第四次贸易协议第一阶段谈判无结果
第二节 冲破阻碍——第四次贸易协议终于签订
第三节 岸信介内阁的反华政策
第四节 “长崎国旗事件”导致中日关系中断
第五节 政治三原则和政治经济不可分原则的提出
第四章 重新启动的半官半民关系和发展
第一节 对日贸易三原则的提出
第二节 中日备忘录贸易的产生
第三节 日本右翼反华势力的干涉
第五章 佐藤内阁造成中日关系停滞
第一节 佐藤内阁的反华政策
第二节 中日关系受到破坏
第三节 中国同佐藤政府反华行为的斗争
第六章 国际形势大变和中日友好形成潮流
第一节 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形势大变
第二节 中美接近、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造成的“越顶外交”
第三节 佐藤内阁进行政治投机的失败
第四节 中日友好形成历史潮流
第四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邦交正常化时期(1972—2000)
第一章 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
第一节 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前期准备
第二节 中日邦交正常化及其意义
第二章 中日各实务协定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
第一节 中日各实务协定的签订
第二节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
第三节 邓小平副总理访日
第四节 中日两国关系的全面发展
第五节 中日两国在这一时期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
第三章 20世纪80年代中日关系的迅速发展
第一节 国际形势和中日两国国内形势
第二节 政治关系的不断发展
第三节 双边交往的增加
第四节 经济科技贸易的发展
第五节 日本反华势力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第六节 1989年中国政治风波后日本政府的对华政策
第四章 20世纪90年代中日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第一节 围绕中日关系的国际环境及各自国内的变化
第二节 中日关系的发展
第三节 中日关系中的各种问题
第四节 世纪之交时的关系发展
第五章 21世纪初期的中日关系(2001~2005)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
第二节 中日两国的国力对比的变化
第三节 小泉政府的对华政策的调整和中日关系的变化
第四节 对21世纪初的中日关系的分析
附录
百年中日关系大事记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百年中日关系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