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彼得原理是彼得根据千百个有关组织中不能胜任的失败实例的分析而归纳出来的。其具体内容是:“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彼得指出,每一个职工由于在原有职位上工作成绩表现好(胜任),就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其后,如果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被提升,直至到达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由此导出的彼得推论是,“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将被一个不能胜任其工作的职工所占据。层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尚未达到不胜任阶层的员工完成的。”每一个职工最终都将达到彼得高地,在该处他的提升商数(PQ)为零。至于如何加速提升到这个高地,有两种方法。其一是上面的“拉动”,即依靠裙带关系和熟人等从上面拉;其二是自我的“推动”,即自我训练和进步等,而前者是被普遍采用的。 Laurence J. Peter,Raymond Hull. The Peter Principle.Copyright ?1969 by William Morrow & Co., Inc. Published by arrangement with William Morrow & Co.No part of this book m更多>>

目录

目录
总序
译者序
作者简介
前言
第1章 彼得原理
第2章 彼得原理的应用
第3章 表面上的例外
第4章 提拔和晋升
第5章 奋发进取和晋升
第6章 部下与领导者
第7章 层级组织学和政治
第8章 前人的暗示和预言
第9章 层级组织心理学
第10章 彼得螺旋
第11章 成功病理学
第12章 晋升极限的非医学指标
第13章 零晋升的健康和快乐——幻想还是现实
第14章 创造性不胜任
第15章 达尔文理论的引申
术语表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Peter principle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