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主要探讨了茅盾的作品与人物特点,分析论述了其创作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并评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品与人物特点。
目录
序 孙中田
关于《幻灭》评价的几个问题
论《动摇》的历史真实
杂谈《蚀》的时代描写
试论吴荪甫的结局
《腐蚀》的时代性与战斗精神
异曲同工 各显峥嵘
茅盾小说的时事性
茅盾的中学时代
沈泽民与茅盾的《子夜》
沈泽民小传
沈泽民生平及著译系年
艾青和他的诗作
热讽与冷嘲
在炮火洗礼中的蜕变与新生
承续台湾光复前后诗歌的“桥梁”
中西文化碰撞 传统现代交融
台湾新诗的发轫与现实主义主流期
多元互补 共造中华民族文学的辉煌
附录:
生活像泥河一样流 易茗
亦师亦友两难忘 逢增玉
怀念 朱自强
透视文学的历史之真 王确
我的良师 我的益友 康洪伟
愧对老师 张皖春
走近父亲 张冠夫
跋 语一 王中忱
跋 语二 钟桂松
关于《幻灭》评价的几个问题
论《动摇》的历史真实
杂谈《蚀》的时代描写
试论吴荪甫的结局
《腐蚀》的时代性与战斗精神
异曲同工 各显峥嵘
茅盾小说的时事性
茅盾的中学时代
沈泽民与茅盾的《子夜》
沈泽民小传
沈泽民生平及著译系年
艾青和他的诗作
热讽与冷嘲
在炮火洗礼中的蜕变与新生
承续台湾光复前后诗歌的“桥梁”
中西文化碰撞 传统现代交融
台湾新诗的发轫与现实主义主流期
多元互补 共造中华民族文学的辉煌
附录:
生活像泥河一样流 易茗
亦师亦友两难忘 逢增玉
怀念 朱自强
透视文学的历史之真 王确
我的良师 我的益友 康洪伟
愧对老师 张皖春
走近父亲 张冠夫
跋 语一 王中忱
跋 语二 钟桂松
茅盾与中国现代文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