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教材根据国家教委对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要求,在整合机电类等专业相关课程的基础上编写的,参考学时为120~130学时(含实践教学环节)。本教材适用于两年制及三年制高职高专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楼宇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仪表专业、智能化电子专业等及相关的成人大学、技术人员的学习。
本教材包含了如下的教学内容:电路基本概念及定律、电阻电路、正弦交流电路、电感的耦合及谐振电路、三相交流电路、磁路及交流铁心线圈电路、线性电路的过渡过程、线性电路的复频域分析及实验技能训练。在完成基本的教学内容基础上,本教材力图把一些较繁琐的理论内容作为选学内容,这样,可使读者自由选取所学内容,突出高职高专的教育特点。
目录
目录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定律
教学提要
1.1 电路及其模型
1.1.1 电路
1.1.2 理想电路元件
1.1.3 电路模型及相关名词
练习题
1.2 电路的主要物理量
1.2.1 电流及参考方向
1.2.2 电压、电位、电动势及参考方向
1.2.3 电功率及电能
练习题
1.3 基尔霍夫定律
1.3.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3.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练习题
1.4 电阻元件
1.4.1 电阻元件
1.4.2 线性电阻元件及其定律
1.4.3 短路及开路的概念
1.4.4 线性电阻元件的功率
练习题
1.5 电流源
1.5.1 理想电流源
1.5.2 电流源构成的实际直流电源模型
练习题
1.6 电压源
1.6.1 理想电压源
1.6.2 电压源构成的实际直流电源模型
练习题
1.7 单回路电路分析
练习题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电阻电路
教学提要
2.1 电阻的串并联
2.1.1 等效变换的概念
2.1.2 串联电阻的计算
2.1.3 并联电阻的计算
2.1.4 电阻的混联(串、并联)
练习题
2.2 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及电源支路的串并联
2.2.1 电压源及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2.2.2 电源支路的串并联
练习题
2.3★ 电阻的三角形连接与星形连接的等效变换
2.3.1 变换公式
2.3.2 例题
练习题
2.4 支路电流分析法
2.4.1 线性电路的一般计算方法
2.4.2 支路电流分析法
2.4.3 支路电流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练习题
2.5 网孔电流分析法
2.5.1 网孔概念及方程
2.5.2 网孔电流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2.5.3★ 含理想电流源支路时的求解方法
练习题
2.6★ 结点电压分析法
2.6.1 结点电压方程
2.6.2 结点电路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2.6.3★ 含理想电压源支路时的求解方法
2.6.4 单结点偶电路分析
2.6.5 支路、网孔、结点法的用法比较
练习题
2.7★ 叠加定理
2.7.1 叠加定理的概念
2.7.2 叠加定理的计算步骤及注意事项
练习题
2.8 戴维南定理
2.8.1 戴维南定理
2.8.2 戴维南定理的计算步骤
2.8.3 最大功率的传输
练习题
2.9★ 受控源
2.9.1 受控源的概念
2.9.2 受控源的分类
练习题
2.10★ 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计算
2.10.1 含受控源单回路电路及单结点偶电路的分析
2.10.2 含受控源不含独立源的二端网络的等效电路
2.10.3 含受控源及独立源的二端网络等效电路
2.10.4 含受控源电路的等效变换
练习题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正弦交流电路
教学提要
3.1 正弦量及相量表示法
3.1.1 随时间变化的电压和电流
3.1.2 正弦量的三要素及相位差
3.1.3 周期量及正弦量的有效值
3.1.4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3.1.5 用相量求正弦量的和与差
练习题
3.2 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
3.2.1 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3.2.2 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3.3 正弦交流电路的电阻
3.3.1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阻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3.3.2 电阻元件的功率
练习题
3.4 电感元件
3.4.1 电感元件
3.4.2 电感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3.4.3 电感元件的磁场能量
练习题
3.5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感
3.5.1 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感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3.5.2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感元件的功率
练习题
3.6 电容元件
3.6.1 电容元件
3.6.2 电容元件的串、并联
3.6.3 电容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3.6.4 电场储能
练习题
3.7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容
3.7.1 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容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3.7.2 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容元件的功率
练习题
3.8 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串联电路
3.8.1 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3.8.2 阻抗与相量图
练习题
3.9 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并联电路
3.9.1 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3.9.2 复导纳与相量图
练习题
3.10 阻抗电路的等效变换及串并联
3.10.1 阻抗的等效变换
3.10.2 阻抗的串、并联
练习题
3.11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功率
3.11.1 瞬时功率
3.11.2 平均功率
3.11.3 无功功率
3.11.4 视在功率
3.11.5 电压与电流的有功分量和无功分量
3.11.6 复功率
练习题
3.12 功率因数的改善
3.12.1 功率因数的概念
3.12.2 功率因数的改善方法
练习题
3.13 正弦交流电路的计算
3.13.1 计算步骤
3.13.2 例题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电感的耦合及谐振电路
教学提要
4.1 耦合电感元件
4.1.1 耦合线圈的自感和互感
4.1.2 耦合线圈的总磁链
4.1.3 耦合线圈的感应电压
4.1.4 耦合电感元件
练习题
4.2 耦合电感的正弦交流电路
4.2.1 耦合电感元件的相量
4.2.2 耦合电感元件的串联
4.2.3 耦合电感元件的并联
4.2.4 耦合电感的计算方法
练习题
4.3 串联谐振
4.3.1 串联谐振产生的条件及频率
4.3.2 串联谐振的特点及特性阻抗、品质因数
4.3.3 谐振曲线
练习题
4.4★ 并联谐振
4.4.1 并联谐振产生的条件及频率
4.4.2 并联谐振的特点及特性阻抗、品质因数
4.4.3 谐振曲线
练习题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教学提要
5.1 对称三相正弦量
练习题
5.2 三相电源及三相负载的连接
5.2.1 三相电源的连接
5.2.2 三相负载的连接
练习题
5.3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5.3.1 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
5.3.2 例题
练习题
5.4★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5.4.1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
5.4.2 例题
练习题
5.5 三相电路的功率
5.5.1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
5.5.2 对称三相电路的瞬时功率
5.5.3 功率的测量
练习题
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 磁路及交流铁心线圈电路
教学提要
6.1 磁路的主要物理量及性质
6.1.1 主要物理量
6.1.2 磁场的基本性质
练习题
6.2 铁磁性物质的磁化曲线及磁路
6.2.1 起始磁化曲线、磁滞回线及基本磁化曲线
6.2.2 磁路和磁路的基本定律
练习题
6.3★ 恒定磁通磁路的计算
6.3.1 恒定磁通无分支磁路的计算
6.3.2 恒定磁通对称分支磁路的计算
练习题
6.4★ 交流铁心线圈中的波形畸变及功率损耗
6.4.1 线圈电压与磁通的关系
6.4.2 正弦电压作用下磁化电流的波形
6.4.3 正弦电流作用下磁通的波形
6.4.4 磁损耗
练习题
本章小结
习题
第7章 线性电路的过渡过程
教学提要
7.1 换路定律及初始条件
7.1.1 换路定律
7.1.2 初始值计算
练习题
7.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7.2.1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7.2.2 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练习题
7.3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7.3.1 RC电路在直流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
7.3.2 RL电路在直流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
练习题
7.4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7.4.1 全响应的分解
7.4.2 一阶电路全响应的三要素法
练习题
7.5 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7.5.1 方程和特征根
7.5.2 R与〓的关系
练习题
本章小结
习题
第8章 线性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教学提要
8.1 拉普拉斯变换及性质
8.1.1 拉普拉斯变换
8.1.2 拉普拉斯反变换
8.1.3 原函数和象函数的关系
8.1.4 拉普拉斯变换的一些性质
练习题
8.2 用部分分式法进行拉式逆变换
8.2.1 实数单根
8.2.2 共轭复根
8.2.3 重根
练习题
8.3 线性电路的复频域法
8.3.1 用拉式变换求解过渡过程
8.3.2 R、L、C元件VCR的复频域形式
8.3.3 基尔霍夫定律的复频域形式
8.3.4 欧姆定律的复频域形式
练习题
本章小结
习题
第9章 实验技能训练
9.1 仪表电压、电流量程的扩展
9.2 基本电工仪表的使用与测量误差的计算
9.3 减小仪表测量误差的方法
9.4 欧姆表的设计
9.5 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
9.6 未知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
9.7 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
9.8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9.9 线性电路叠加性和齐次性的研究
9.10 电压源、电流源及其电源等效变换的研究
9.11 戴维南定理——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定
9.12 最大功率传输条件的研究
9.13 受控源研究
9.14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
9.15 一阶电路暂态过程的研究
9.16 二阶电路暂态过程的研究
9.17 观测周期性信号的有效值、平均值和幅值
9.18 交流串联电路的研究
9.19 提高功率因数的研究
9.20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
9.21 三相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
9.22 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
9.23 单相电度表的校验
9.24 功率因数表的使用及相序测量
9.25 互感线圈电路的研究
答案
参考文献
!gLx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定律
教学提要
1.1 电路及其模型
1.1.1 电路
1.1.2 理想电路元件
1.1.3 电路模型及相关名词
练习题
1.2 电路的主要物理量
1.2.1 电流及参考方向
1.2.2 电压、电位、电动势及参考方向
1.2.3 电功率及电能
练习题
1.3 基尔霍夫定律
1.3.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3.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练习题
1.4 电阻元件
1.4.1 电阻元件
1.4.2 线性电阻元件及其定律
1.4.3 短路及开路的概念
1.4.4 线性电阻元件的功率
练习题
1.5 电流源
1.5.1 理想电流源
1.5.2 电流源构成的实际直流电源模型
练习题
1.6 电压源
1.6.1 理想电压源
1.6.2 电压源构成的实际直流电源模型
练习题
1.7 单回路电路分析
练习题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电阻电路
教学提要
2.1 电阻的串并联
2.1.1 等效变换的概念
2.1.2 串联电阻的计算
2.1.3 并联电阻的计算
2.1.4 电阻的混联(串、并联)
练习题
2.2 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及电源支路的串并联
2.2.1 电压源及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2.2.2 电源支路的串并联
练习题
2.3★ 电阻的三角形连接与星形连接的等效变换
2.3.1 变换公式
2.3.2 例题
练习题
2.4 支路电流分析法
2.4.1 线性电路的一般计算方法
2.4.2 支路电流分析法
2.4.3 支路电流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练习题
2.5 网孔电流分析法
2.5.1 网孔概念及方程
2.5.2 网孔电流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2.5.3★ 含理想电流源支路时的求解方法
练习题
2.6★ 结点电压分析法
2.6.1 结点电压方程
2.6.2 结点电路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2.6.3★ 含理想电压源支路时的求解方法
2.6.4 单结点偶电路分析
2.6.5 支路、网孔、结点法的用法比较
练习题
2.7★ 叠加定理
2.7.1 叠加定理的概念
2.7.2 叠加定理的计算步骤及注意事项
练习题
2.8 戴维南定理
2.8.1 戴维南定理
2.8.2 戴维南定理的计算步骤
2.8.3 最大功率的传输
练习题
2.9★ 受控源
2.9.1 受控源的概念
2.9.2 受控源的分类
练习题
2.10★ 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计算
2.10.1 含受控源单回路电路及单结点偶电路的分析
2.10.2 含受控源不含独立源的二端网络的等效电路
2.10.3 含受控源及独立源的二端网络等效电路
2.10.4 含受控源电路的等效变换
练习题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正弦交流电路
教学提要
3.1 正弦量及相量表示法
3.1.1 随时间变化的电压和电流
3.1.2 正弦量的三要素及相位差
3.1.3 周期量及正弦量的有效值
3.1.4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3.1.5 用相量求正弦量的和与差
练习题
3.2 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
3.2.1 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3.2.2 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3.3 正弦交流电路的电阻
3.3.1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阻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3.3.2 电阻元件的功率
练习题
3.4 电感元件
3.4.1 电感元件
3.4.2 电感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3.4.3 电感元件的磁场能量
练习题
3.5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感
3.5.1 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感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3.5.2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感元件的功率
练习题
3.6 电容元件
3.6.1 电容元件
3.6.2 电容元件的串、并联
3.6.3 电容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3.6.4 电场储能
练习题
3.7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容
3.7.1 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容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3.7.2 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容元件的功率
练习题
3.8 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串联电路
3.8.1 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3.8.2 阻抗与相量图
练习题
3.9 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并联电路
3.9.1 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3.9.2 复导纳与相量图
练习题
3.10 阻抗电路的等效变换及串并联
3.10.1 阻抗的等效变换
3.10.2 阻抗的串、并联
练习题
3.11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功率
3.11.1 瞬时功率
3.11.2 平均功率
3.11.3 无功功率
3.11.4 视在功率
3.11.5 电压与电流的有功分量和无功分量
3.11.6 复功率
练习题
3.12 功率因数的改善
3.12.1 功率因数的概念
3.12.2 功率因数的改善方法
练习题
3.13 正弦交流电路的计算
3.13.1 计算步骤
3.13.2 例题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电感的耦合及谐振电路
教学提要
4.1 耦合电感元件
4.1.1 耦合线圈的自感和互感
4.1.2 耦合线圈的总磁链
4.1.3 耦合线圈的感应电压
4.1.4 耦合电感元件
练习题
4.2 耦合电感的正弦交流电路
4.2.1 耦合电感元件的相量
4.2.2 耦合电感元件的串联
4.2.3 耦合电感元件的并联
4.2.4 耦合电感的计算方法
练习题
4.3 串联谐振
4.3.1 串联谐振产生的条件及频率
4.3.2 串联谐振的特点及特性阻抗、品质因数
4.3.3 谐振曲线
练习题
4.4★ 并联谐振
4.4.1 并联谐振产生的条件及频率
4.4.2 并联谐振的特点及特性阻抗、品质因数
4.4.3 谐振曲线
练习题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教学提要
5.1 对称三相正弦量
练习题
5.2 三相电源及三相负载的连接
5.2.1 三相电源的连接
5.2.2 三相负载的连接
练习题
5.3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5.3.1 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
5.3.2 例题
练习题
5.4★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5.4.1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
5.4.2 例题
练习题
5.5 三相电路的功率
5.5.1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
5.5.2 对称三相电路的瞬时功率
5.5.3 功率的测量
练习题
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 磁路及交流铁心线圈电路
教学提要
6.1 磁路的主要物理量及性质
6.1.1 主要物理量
6.1.2 磁场的基本性质
练习题
6.2 铁磁性物质的磁化曲线及磁路
6.2.1 起始磁化曲线、磁滞回线及基本磁化曲线
6.2.2 磁路和磁路的基本定律
练习题
6.3★ 恒定磁通磁路的计算
6.3.1 恒定磁通无分支磁路的计算
6.3.2 恒定磁通对称分支磁路的计算
练习题
6.4★ 交流铁心线圈中的波形畸变及功率损耗
6.4.1 线圈电压与磁通的关系
6.4.2 正弦电压作用下磁化电流的波形
6.4.3 正弦电流作用下磁通的波形
6.4.4 磁损耗
练习题
本章小结
习题
第7章 线性电路的过渡过程
教学提要
7.1 换路定律及初始条件
7.1.1 换路定律
7.1.2 初始值计算
练习题
7.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7.2.1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7.2.2 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练习题
7.3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7.3.1 RC电路在直流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
7.3.2 RL电路在直流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
练习题
7.4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7.4.1 全响应的分解
7.4.2 一阶电路全响应的三要素法
练习题
7.5 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7.5.1 方程和特征根
7.5.2 R与〓的关系
练习题
本章小结
习题
第8章 线性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教学提要
8.1 拉普拉斯变换及性质
8.1.1 拉普拉斯变换
8.1.2 拉普拉斯反变换
8.1.3 原函数和象函数的关系
8.1.4 拉普拉斯变换的一些性质
练习题
8.2 用部分分式法进行拉式逆变换
8.2.1 实数单根
8.2.2 共轭复根
8.2.3 重根
练习题
8.3 线性电路的复频域法
8.3.1 用拉式变换求解过渡过程
8.3.2 R、L、C元件VCR的复频域形式
8.3.3 基尔霍夫定律的复频域形式
8.3.4 欧姆定律的复频域形式
练习题
本章小结
习题
第9章 实验技能训练
9.1 仪表电压、电流量程的扩展
9.2 基本电工仪表的使用与测量误差的计算
9.3 减小仪表测量误差的方法
9.4 欧姆表的设计
9.5 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
9.6 未知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
9.7 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
9.8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9.9 线性电路叠加性和齐次性的研究
9.10 电压源、电流源及其电源等效变换的研究
9.11 戴维南定理——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定
9.12 最大功率传输条件的研究
9.13 受控源研究
9.14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
9.15 一阶电路暂态过程的研究
9.16 二阶电路暂态过程的研究
9.17 观测周期性信号的有效值、平均值和幅值
9.18 交流串联电路的研究
9.19 提高功率因数的研究
9.20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
9.21 三相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
9.22 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
9.23 单相电度表的校验
9.24 功率因数表的使用及相序测量
9.25 互感线圈电路的研究
答案
参考文献
!gLx
电工基础[电子资源.图书]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