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廖少廉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世界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7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1975年开始在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工作。1981年至1983年由国家教委派遣到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系和东南亚研究部进修,后多次作为客座研究员到欧、美和东南亚国家作研究工作和讲学。自80年代起至今任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中国亚太研究会理事。主持八五和九五国家和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五项。学术领域为发展经济学、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合作。90年代以来撰写和出版《东盟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形态》(社会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区域经济—体化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
第一节 世界范围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第二节 关税同盟理论评述
第三节 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
第二章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东盟成立的背景和初期的经济合作
第二节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东盟经济合作的进展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区域经济合作
第三章 大东盟的形成及面临的问题
第一节 东盟扩大成员的过程和出发点
第二节 东盟在吸收新成员问题上面临的各种压力
第三节 大东盟面临的问题
第四章 东盟自由贸易区
第一节 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出台的背景
第二节 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及其发展变化
第三节 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的实施情况
第四节 建成东盟自由贸易区所面临的挑战
第五章 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成员国的影响
第一节 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东盟老成员国的影响
第二节 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东盟新成员国的影响
第六章 东盟的次区域经济合作
第一节 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第二节 东盟南增长三角
第三节 东盟东增长区
第四节 东盟西增长三角
第五节 对东盟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评价
第七章 东盟与发达国家和欧盟的经济关系
第一节 东盟与美国的经济关系
第二节 东盟与日本的经济关系
第三节 东盟与澳大利亚的经济关系
第四节 东盟与欧盟的经济关系
第八章 东盟与中国的经济关系
第一节 东盟与中国经济关系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东盟与中国经济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
第三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双边经济合作前景
第九章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景
第一节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制约因素
附录1 东盟6国区内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指标
附录2 中国与东盟6国双边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附录3 有关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缩略词
附录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第一章 区域经济—体化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
第一节 世界范围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第二节 关税同盟理论评述
第三节 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
第二章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东盟成立的背景和初期的经济合作
第二节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东盟经济合作的进展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区域经济合作
第三章 大东盟的形成及面临的问题
第一节 东盟扩大成员的过程和出发点
第二节 东盟在吸收新成员问题上面临的各种压力
第三节 大东盟面临的问题
第四章 东盟自由贸易区
第一节 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出台的背景
第二节 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及其发展变化
第三节 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的实施情况
第四节 建成东盟自由贸易区所面临的挑战
第五章 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成员国的影响
第一节 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东盟老成员国的影响
第二节 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东盟新成员国的影响
第六章 东盟的次区域经济合作
第一节 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第二节 东盟南增长三角
第三节 东盟东增长区
第四节 东盟西增长三角
第五节 对东盟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评价
第七章 东盟与发达国家和欧盟的经济关系
第一节 东盟与美国的经济关系
第二节 东盟与日本的经济关系
第三节 东盟与澳大利亚的经济关系
第四节 东盟与欧盟的经济关系
第八章 东盟与中国的经济关系
第一节 东盟与中国经济关系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东盟与中国经济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
第三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双边经济合作前景
第九章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景
第一节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制约因素
附录1 东盟6国区内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指标
附录2 中国与东盟6国双边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附录3 有关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缩略词
附录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