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全书分七章对会计准则的性质、制定(定迁)与执行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探讨,力求在全面总结国内外会计准则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实现多视角、多层面的创新与发现。具体说:
第一、二章围绕会计准则的性质,从管理学和经济学两个视角进行诠释,试图通过会计准则性质的全新的全面释义,求解会计准则的管理意义和经济价值,并进一步为会计准则的后续研究提供新命题与研究路径。第三章是会计准则的目标与功能。第四章主要对会计制定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控讨。第五、六章主要研究会计准则的执行问题,围绕会计准则执行体系的建立和会计政策选择(执行中的一个衍生问题)两个方面展开。第七章主要研究会计准则执行效果的检验——会计信息质量问题。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会计准则的性质:管理学视角的诠释
一、 从会计准则形成及实际运用看:会计准则是一种行为规范
(一) 伯恩斯规则理论与会计准则的历史演进
(二) 规则视角下的会计准则:若干延伸性的分析
(三) 会计准则与会计准则的合约安排:租值消散定律与信息视角
二、 从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看:会计准则是一组分配标准
(一)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
(二) 会计准则的分配特性
三、 从企业定价理论看:会计准则是一种平衡机制
(一) 企业定价的起源
(二) 会计准则是市场定价与企业定价均衡制约的一种制度选择
四、 从公司治理角度看:会计准则是保证决策科学与权利制衡的治理机制
(一) 公司治理与会计准则:一般性分析
(二) 公司治理与会计准则的目标指向:一个分析框架
(三) 基本结论:公司治理国际趋同对会计准则的影响
五、 从博弈论角度看:会计准则是博弈均衡制度观的产物
(一) 从博弈论视角出发的三种制度观:一个分析框架
(二) 博弈均衡制度观点及其基本特征
(三) 博弈均衡制度观适合于会计准则分析的理由
(四) 结论与启示
第二章 会计准则的性质:经济学视角的诠释
一、 从产权经济学角度看:会计准则是产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中国会计学产权学派的兴起:一个文献回顾
(二) 会计准则是一种产权制度
(三) 会计准则与制度成本分析
(四) 产权经济学在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分析
二、 从信息经济学角度看:会计准则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契约装置
(一) 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分析
(二) 信息不对称的经济影响
(三) 会计准则:信息不对称的一种弥补或者均衡
三、 从公共选择理论看:会计准则是一种公共物品
(一) 会计准则是集体选择的公共物品
(二) 会计准则供给及其成本效益
(三) 会计准则需求及其成本效益
(四) 节约交易成本与会计准则的实现
四、 从契约经济学角度看:会计准则是一种评价利益关系的风险配置
(一) 契约理论与会计信息
(二) 会计本质:一种契约的集合体
(三) 会计准则契约的不完全性
(四) 会计准则作为一种不完全合约的两个重要问题的研究
(五) 会计准则作为一项不完全合约的履行情况分析
五、 寻租经济学与会计准则:会计的寻租行为与会计准则规范
(一) 会计准则制定权(统一准则制定权)中的寻租行为:政府寻租
(二) 会计政策选择权(剩余准则制定权)中的寻租行为:企业寻租
六、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价值分析与国家利益的调整——基于国际制度合作论的研究
(一)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制度合作论”诠释
(二) 制度合作: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价值分析
(三)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国家经济利益的影响:基于国际经济制度本质特征的分析
(四)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国家利益观的调整、制度环境的完善
第三章 会计准则的目标与功能:从经济性与安全性角度的分析
一、 论会计准则目标:一个分析性框架
(一) 会计准则目标的价值判断
(二) 会计准则目标的内涵
(三) 会计准则目标的确定
二、 会计准则目标的决定机制:会计目标综述及再思考
(一) 会计目标的主要观点:从规范角度与实证角度的分析
(二) 实证性目标的整合与分化:市场制度与企业制度的不可分性质
(三) 我们的探索性结论:从激励—约束的制度化形式看会计目标
(四) 相关利益者理论的引入:规范性会计目标的再定位
(五) 我国会计目标的思考:一个暂行结论
三、 会计准则功能的经济学分析
(一) 关于会计准则功能基本观点的分析
(二) 会计准则作为一种公共合约的功能分析
(三) 会计准则功能的实现环境
四、 会计准则经济性功能与安全性功能的理论实证
(一) 会计信息与债务契约
(二) 会计信息与报酬契约
(三) 会计信息与政府管制
第四章 会计准则制定:从概念框架到具体准则
一、 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因素
(一) 会计准则目标的认定
(二) 资源配置方式
(三) 法律因素、政治文化环境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
二、 会计准则制定的伦理基础
(一) 会计准则与伦理关系的探求
(二) 会计准则的伦理基础:公正
(三) 会计准则公正性的实现途径:程序公正
(四) 对我国会计准则公正性的评价
(五) 结论
三、 会计准则的复杂性:基于博弈的分析
(一) 会计准则与复杂性
(二) 会计准则复杂性程度选择的博弈分析
(三) 关于准则复杂性的思考
四、 会计准则制定:原则导向抑或规则导向
(一) 美国制定规则性导向准则的经济背景和缘由
(二) 从交易费用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看美国调整会计准则导向的必要性
(三) 采用原则导向法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四) 暂行结论: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启示
五、 会计准则变迁及其绩效分析
(一) 会计准则变迁的理论准备
(二) 会计准则的非均衡与非稳定
(三) 会计准则变迁的周期理论及效率评价
(四) 会计准则变迁中的成本约束分析
(五) 熵、耗散结构理论与会计准则变迁
六、 会计准则的价值冲突及其调解
(一) 价值冲突及其会计准则的起源与变迁
(二) 会计准则价值冲突及其表现形式
(三) 会计准则价值冲突的根源分析
(四) 初步结论:调解价值冲突,实现会计准则目标
七、 从博弈论的角度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一) 美国、英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简要回顾
(二) 会计目标选择的博弈:受托责任观抑或决策有用观
(三) 会计信息质量的博弈:相关性与可靠性
(四) 制定主体的博弈:政府机构与民间组织
(五)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假设、环境抑或目标
(六) 计量属性:历史成本抑或公允价值
第五章 会计政策选择:会计准则的一个衍生问题
一、 会计政策选择:一个文献综述
(一) 国内关于会计政策选择问题规范研究成果综述
(二) 国内关于会计政策选择问题实证研究成果综述
(三) 国外关于会计政策选择研究成果综述
二、 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中外比较分析
(一) 西方国家关于会计政策选择动机的一般分析
(二) 中国会计界关于会计政策选择动机的研究
(三) 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规范理论与实证理论
三、 会计政策选择管制制度研究
(一) 会计政策选择管制的成本收益分析
(二) 会计政策选择的机会主义及其管制
第六章 会计准则的执行:建立基于执行力的会计控制系统
一、 会计准则执行概述:性质、作用与原则
(一) 会计准则执行的性质
(二) 会计准则执行的作用
(三) 会计准则执行的原则
二、 影响会计准则执行的主要因素
(一) 会计准则本身对执行的影响
(二) 会计准则资源对执行的影响
(三) 会计准则对象对执行的影响
(四) 会计准则执行机构对执行的影响
(五) 会计准则环境对执行的影响
(六) 伯恩斯规则互动理论与会计准则的执行
三、 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建立
(一) 自我执行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准则的自我执行机制
(二) 契约的第三方私人执行机制
(三) 契约的公共强制性执行机制
(四) 私人实施机制与公共强制性执行机制的互补
(五) 综合评析与基本结论
(六) 资料:英国的会计准则执行机制
四、 会计职业判断:会计准则执行的职业诉求
(一) 基于会计职业判断的会计准则执行
(二) 会计职业判断中的道德风险
(三) 不完全信任、文化信念与会计职业判断
(四) 优化会计职业判断的制度环境,提升会计准则执行力
五、 会计准则执行力文化:从显性契约到隐性契约
(一) 文化与会计准则执行效率
(二) 会计准则执行:基于显性契约与隐性契约的分析
(三) 会计诚信契约:基于隐性契约的会计准则执行力文化构建
第七章 会计信息的质量: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理论诉求
一、 我国会计信息的披露现状与对策分析
(一) 会计信息披露动机:从经济学角度的分析
(二) 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会计信息失真
(三) 我国目前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其特有的原因分析
(四) 可行的治理对策:一个暂行框架
二、 会计契约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保障作用
(一) 会计信息质量的契约分析
(二) 启示与结论
三、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一)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一般性分析
(二) 不同公司治理模式下会计信息质量标准的分析性框架
(三) 完善公司治理,创新会计揭示,实现会计信息质量的协调发展
四、 信息披露方式与会计报告改革
(一) 信息披露组织形式
(二) 财务报告改革
(三) 我们的设想
第一章 会计准则的性质:管理学视角的诠释
一、 从会计准则形成及实际运用看:会计准则是一种行为规范
(一) 伯恩斯规则理论与会计准则的历史演进
(二) 规则视角下的会计准则:若干延伸性的分析
(三) 会计准则与会计准则的合约安排:租值消散定律与信息视角
二、 从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看:会计准则是一组分配标准
(一)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
(二) 会计准则的分配特性
三、 从企业定价理论看:会计准则是一种平衡机制
(一) 企业定价的起源
(二) 会计准则是市场定价与企业定价均衡制约的一种制度选择
四、 从公司治理角度看:会计准则是保证决策科学与权利制衡的治理机制
(一) 公司治理与会计准则:一般性分析
(二) 公司治理与会计准则的目标指向:一个分析框架
(三) 基本结论:公司治理国际趋同对会计准则的影响
五、 从博弈论角度看:会计准则是博弈均衡制度观的产物
(一) 从博弈论视角出发的三种制度观:一个分析框架
(二) 博弈均衡制度观点及其基本特征
(三) 博弈均衡制度观适合于会计准则分析的理由
(四) 结论与启示
第二章 会计准则的性质:经济学视角的诠释
一、 从产权经济学角度看:会计准则是产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中国会计学产权学派的兴起:一个文献回顾
(二) 会计准则是一种产权制度
(三) 会计准则与制度成本分析
(四) 产权经济学在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分析
二、 从信息经济学角度看:会计准则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契约装置
(一) 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分析
(二) 信息不对称的经济影响
(三) 会计准则:信息不对称的一种弥补或者均衡
三、 从公共选择理论看:会计准则是一种公共物品
(一) 会计准则是集体选择的公共物品
(二) 会计准则供给及其成本效益
(三) 会计准则需求及其成本效益
(四) 节约交易成本与会计准则的实现
四、 从契约经济学角度看:会计准则是一种评价利益关系的风险配置
(一) 契约理论与会计信息
(二) 会计本质:一种契约的集合体
(三) 会计准则契约的不完全性
(四) 会计准则作为一种不完全合约的两个重要问题的研究
(五) 会计准则作为一项不完全合约的履行情况分析
五、 寻租经济学与会计准则:会计的寻租行为与会计准则规范
(一) 会计准则制定权(统一准则制定权)中的寻租行为:政府寻租
(二) 会计政策选择权(剩余准则制定权)中的寻租行为:企业寻租
六、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价值分析与国家利益的调整——基于国际制度合作论的研究
(一)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制度合作论”诠释
(二) 制度合作: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价值分析
(三)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国家经济利益的影响:基于国际经济制度本质特征的分析
(四)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国家利益观的调整、制度环境的完善
第三章 会计准则的目标与功能:从经济性与安全性角度的分析
一、 论会计准则目标:一个分析性框架
(一) 会计准则目标的价值判断
(二) 会计准则目标的内涵
(三) 会计准则目标的确定
二、 会计准则目标的决定机制:会计目标综述及再思考
(一) 会计目标的主要观点:从规范角度与实证角度的分析
(二) 实证性目标的整合与分化:市场制度与企业制度的不可分性质
(三) 我们的探索性结论:从激励—约束的制度化形式看会计目标
(四) 相关利益者理论的引入:规范性会计目标的再定位
(五) 我国会计目标的思考:一个暂行结论
三、 会计准则功能的经济学分析
(一) 关于会计准则功能基本观点的分析
(二) 会计准则作为一种公共合约的功能分析
(三) 会计准则功能的实现环境
四、 会计准则经济性功能与安全性功能的理论实证
(一) 会计信息与债务契约
(二) 会计信息与报酬契约
(三) 会计信息与政府管制
第四章 会计准则制定:从概念框架到具体准则
一、 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因素
(一) 会计准则目标的认定
(二) 资源配置方式
(三) 法律因素、政治文化环境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
二、 会计准则制定的伦理基础
(一) 会计准则与伦理关系的探求
(二) 会计准则的伦理基础:公正
(三) 会计准则公正性的实现途径:程序公正
(四) 对我国会计准则公正性的评价
(五) 结论
三、 会计准则的复杂性:基于博弈的分析
(一) 会计准则与复杂性
(二) 会计准则复杂性程度选择的博弈分析
(三) 关于准则复杂性的思考
四、 会计准则制定:原则导向抑或规则导向
(一) 美国制定规则性导向准则的经济背景和缘由
(二) 从交易费用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看美国调整会计准则导向的必要性
(三) 采用原则导向法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四) 暂行结论: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启示
五、 会计准则变迁及其绩效分析
(一) 会计准则变迁的理论准备
(二) 会计准则的非均衡与非稳定
(三) 会计准则变迁的周期理论及效率评价
(四) 会计准则变迁中的成本约束分析
(五) 熵、耗散结构理论与会计准则变迁
六、 会计准则的价值冲突及其调解
(一) 价值冲突及其会计准则的起源与变迁
(二) 会计准则价值冲突及其表现形式
(三) 会计准则价值冲突的根源分析
(四) 初步结论:调解价值冲突,实现会计准则目标
七、 从博弈论的角度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一) 美国、英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简要回顾
(二) 会计目标选择的博弈:受托责任观抑或决策有用观
(三) 会计信息质量的博弈:相关性与可靠性
(四) 制定主体的博弈:政府机构与民间组织
(五)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假设、环境抑或目标
(六) 计量属性:历史成本抑或公允价值
第五章 会计政策选择:会计准则的一个衍生问题
一、 会计政策选择:一个文献综述
(一) 国内关于会计政策选择问题规范研究成果综述
(二) 国内关于会计政策选择问题实证研究成果综述
(三) 国外关于会计政策选择研究成果综述
二、 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中外比较分析
(一) 西方国家关于会计政策选择动机的一般分析
(二) 中国会计界关于会计政策选择动机的研究
(三) 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规范理论与实证理论
三、 会计政策选择管制制度研究
(一) 会计政策选择管制的成本收益分析
(二) 会计政策选择的机会主义及其管制
第六章 会计准则的执行:建立基于执行力的会计控制系统
一、 会计准则执行概述:性质、作用与原则
(一) 会计准则执行的性质
(二) 会计准则执行的作用
(三) 会计准则执行的原则
二、 影响会计准则执行的主要因素
(一) 会计准则本身对执行的影响
(二) 会计准则资源对执行的影响
(三) 会计准则对象对执行的影响
(四) 会计准则执行机构对执行的影响
(五) 会计准则环境对执行的影响
(六) 伯恩斯规则互动理论与会计准则的执行
三、 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建立
(一) 自我执行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准则的自我执行机制
(二) 契约的第三方私人执行机制
(三) 契约的公共强制性执行机制
(四) 私人实施机制与公共强制性执行机制的互补
(五) 综合评析与基本结论
(六) 资料:英国的会计准则执行机制
四、 会计职业判断:会计准则执行的职业诉求
(一) 基于会计职业判断的会计准则执行
(二) 会计职业判断中的道德风险
(三) 不完全信任、文化信念与会计职业判断
(四) 优化会计职业判断的制度环境,提升会计准则执行力
五、 会计准则执行力文化:从显性契约到隐性契约
(一) 文化与会计准则执行效率
(二) 会计准则执行:基于显性契约与隐性契约的分析
(三) 会计诚信契约:基于隐性契约的会计准则执行力文化构建
第七章 会计信息的质量: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理论诉求
一、 我国会计信息的披露现状与对策分析
(一) 会计信息披露动机:从经济学角度的分析
(二) 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会计信息失真
(三) 我国目前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其特有的原因分析
(四) 可行的治理对策:一个暂行框架
二、 会计契约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保障作用
(一) 会计信息质量的契约分析
(二) 启示与结论
三、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一)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一般性分析
(二) 不同公司治理模式下会计信息质量标准的分析性框架
(三) 完善公司治理,创新会计揭示,实现会计信息质量的协调发展
四、 信息披露方式与会计报告改革
(一) 信息披露组织形式
(二) 财务报告改革
(三) 我们的设想
会计准则研究:性质、制定与执行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