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表面解剖学

副标题:无

作   者:聂绪发,严振国编著

分类号:

ISBN:9787532343805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按人体的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盆部及会阴、脊柱区、上肢、下肢以及表面解剖与针灸等顺序编写。

目录

目录
1. 眉弓
五、 鼻区的体表标志
48. 阳纲
49. 意舍
50. 胃仓
51. 盲门
52. 志室
53. 胞盲
54. 秩边
55. 合阳
56. 承筋
57. 承山
(一) 外鼻
58. 飞扬
59. 跗阳
60. 昆仑
61. 仆参
62. 申脉
63. 金门
64. 京骨
65. 束骨
66. 足通谷
67. 至阴
1. 鼻根
八、 足少阴肾经穴位的体表定位
1. 涌泉
2. 然骨
3. 太溪
4. 大钟
5. 水泉
6. 照海
7. 复溜
8. 交信
9. 筑宾
2. 鼻尖
10. 阴谷
11. 横骨
12. 大赫
13. 气穴
14. 四满
15. 中注
16. 盲俞
17. 商曲
18. 石关
19. 阴都
3. 鼻背
20. 腹通谷
21. 幽门
22. 步廊
23. 神封
24. 灵墟
25. 神藏
26. 〓中
27. 俞府
九、 手厥阴心包经穴位的体表定位
1. 天池
4. 鼻底
2. 天泉
3. 曲泽
4. 郄门
5. 间使
6. 内关
7. 大陵
8. 劳宫
9. 中冲
十、 手少阳三焦经穴位的体表定位
1. 关冲
5. 鼻小柱
2. 液门
3. 中渚
4. 阳池
5. 外关
6. 支沟
7. 会宗
8. 三阳络
9. 四渎
10. 天井
11. 清冷渊
6. 鼻翼
12. 消泺
13. 〓会
14. 肩〓
15. 天〓
16. 天牖
17. 翳风
18. 〓脉
19. 颅息
20. 角孙
21. 耳门
7. 鼻唇沟
22. 耳和〓
23. 丝竹空
十一、 足少阳胆经穴位的体表定位
1. 瞳子〓
2. 听会
3. 上关
4. 颔厌
5. 悬颅
6. 悬厘
7. 曲鬓
(二) 鼻旁窦
8. 率谷
9. 天冲
10. 浮白
11. 头窍阴
12. 完骨
13. 本神
14. 阳白
15. 头临泣
16. 目窗
17. 正营
2. 眉间
1. 上颌窦
18. 承灵
19. 脑空
20. 风池
21. 肩井
22. 渊腋
23. 辄筋
24. 日月
25. 京门
26. 带脉
27. 五枢
2. 额窦
28. 维道
29. 居〓
30. 环跳
31. 风市
32. 中渎
33. 膝阳关
34. 阳陵泉
35. 阳交
36. 外丘
37. 光明
3. 筛窦
38. 阳辅
39. 悬钟
40. 丘墟
41. 足临泣
42. 地五会
43. 侠溪
44. 足窍阴
十二、 足厥阴肝经穴位的体表定位
1. 大敦
2. 行间
4. 蝶窦
3. 太冲
4. 中封
5. 蠡沟
6. 中都
7. 膝关
8. 曲泉
9. 阴包
10. 足五里
11. 阴廉
12. 急脉
六、 口区的体表标志
13. 章门
14. 期门
十三、 督脉穴位的体表定位
1. 长强
2. 腰俞
3. 腰阳关
4. 命门
5. 悬枢
6. 脊中
7. 中枢
(一) 唇
8. 筋缩
9. 至阳
10. 灵台
11. 神道
12. 身柱
13. 陶道
14. 大椎
15. 哑门
16. 风府
17. 脑户
1. 口裂与口角
18. 强间
19. 后顶
20. 百会
21. 前顶
22. 囟会
23. 上星
24. 神庭
25. 素〓
26. 水沟
27. 兑端
2. 唇红
28. 龈交
十四、 任脉穴位的体表定位
1. 会阴
2. 曲骨
3. 中极
4. 关元
5. 石门
6. 气海
7. 阴交
8. 神阙
3. 唇弓
9. 水分
10. 下脘
11. 建里
12. 中脘
13. 上脘
14. 巨厥
15. 鸠尾
16. 中庭
17. 膻中
18. 玉堂
4. 人中
19. 紫宫
20. 华盖
21. 璇玑
22. 天突
23. 廉泉
24. 承浆
3. 颧弓
5. 颏唇沟
6. 唇面沟
(二) 口腔前庭
1. 口腔前庭沟
2. 上、下唇系带
3. 腮腺导管口
4. 磨牙后区
5. 翼下颌皱襞
6. 颊脂垫尖
(三) 腭
4. 额结节
1. 腭中缝
2. 腭乳头
3. 腭皱襞
4. 腭大孔
5. 上颌硬区及上颌隆突
6. 蝶骨翼突钩
7. 腭帆与腭垂
8. 腭舌弓与腭咽弓
9. 咽峡
(四) 舌
5. 顶结节
1. 界沟
2. 舌正中沟和舌盲孔
3. 舌乳头
4. 舌苔
5. 舌系带
6. 舌伞襞
7. 舌下(肉)阜
8. 舌下襞
(五) 牙
1. 乳牙
6. 颅顶
2. 恒牙
3. 牙式
4. 牙冠
5. 牙龈
第三节 头部重要结构及血管、神经的体表投影
一、 头部的标志线
1. 下横线
2. 上横线
3. 前垂直线
4. 中垂直线
7. 枕外隆凸
5. 后垂直线
6. 矢状线
二、 脑血管及硬脑膜窦的体表投影
1. 脑膜中动脉
2. 颈内动脉
3. 大脑前动脉
4. 大脑后动脉
5. 上矢状窦
6. 横窦
7. 窦汇
8. 上项线
三、 脑的重要沟回及有关结构的体表投影
1. 大脑纵裂
2. 中央沟
3. 中央前、后沟与中央前、后回
4. 大脑外侧沟
5. 额叶的重要沟回
6. 顶叶的重要沟回
7. 颞叶的重要沟回
8. 大脑下缘
9. 距状沟
9. 乳突
10. 基底核及脑岛
11. 脑干各部的分界线
12. 侧脑室
四、 面部血管、神经及有关结构的体表投影
1. 面动脉
2. 面神经
3. 三叉神经节
4. 下颌孔
5. 颈静脉孔
6. 腮腺
10. 外耳道上三角
7. 腮腺管
第二章 颈部的表面解剖
第一节 境界和分区
一、 境界
二、 分区
1. 颈前区
2. 颈外侧区
3. 胸锁乳突肌区
第二节 颈部的体表标志
一、 骨性标志
第一章 头部的表面解剖
11. 颞嵴
1. 舌骨
2. 甲状软骨
3. 环状软骨
4. 颈椎横突
二、 肌性及其他标志
1. 胸锁乳突肌
2. 前、中斜角肌和斜角肌间隙
3. 斜方肌前缘
4. 环甲正中韧带
5. 甲状舌骨膜
12. 额骨颧突
6. 胸骨上窝
7. 锁骨上小窝
8. 锁骨上大窝
9. 气管颈段
10. 甲状腺
第三节 颈部血管、神经及胸膜顶和肺尖的体表投影
一、 颈部血管的体表投影
1. 颈总动脉及颈外动脉
2. 颈内动脉
3. 锁骨下动脉
13. 翼点
4. 颈外静脉
5. 颈内静脉
6. 锁骨下静脉
7. 静脉角
二、 颈部神经的体表投影
1. 臂丛
2. 副神经
3. 神经点
4. 耳大神经
5. 枕小神经
14. 前囟点
6. 颈横神经
7. 锁骨上神经
8. 面神经颈支
9. 膈神经颈段
三、 胸膜顶和肺尖的体表投影
第三章 胸部的表面解剖
第一节 境界和分区
一、 境界
二、 分区
1. 胸前区
15. 人字点
2. 胸外侧区
3. 胸背区
第二节 胸部的体表标志
一、 骨性标志
1. 锁骨
2. 颈静脉切迹
3. 胸骨柄
4. 胸骨角
5. 胸骨体
6. 剑胸结合
16. 鼻根点
7. 剑突
8. 肋弓
9. 胸骨下角及剑肋角
10. 肋
11. 胸锁关节
二、 肌性及其他标志
1. 胸大肌
2. 前锯肌及腹外斜肌肌齿
3. 锁骨下窝
4. 肋间隙
17. 星点
5. 女性乳房
6. 男性乳头
第三节 胸部脏器及血管的体表投影
一、 胸部的标志线
1. 前正中线
2. 锁骨中线
3. 胸骨线
4. 胸骨旁线
5. 腋前线
6. 腋后线
18. 侧沟点
7. 腋中线
8. 肩胛线
9. 脊柱旁线
10. 后正中线
二、 胸部脏器的体表投影
(一) 肺
1. 肺尖
2. 肺前缘
3. 肺下缘
4. 肺后缘
19. 颧点
5. 斜裂
(二) 胸膜
1. 胸膜顶
2. 胸膜返折线前界
3. 胸膜返折线下界
4. 胸膜返折线后界
(三) 心脏
1. 心外形
2. 心脏动脉口(瓣)及房室口(瓣)
3. 窦房结位点
20. 眶上缘及眶上切迹(孔)
(四) 气管及主支气管
(五) 膈
1. 膈穹(顶)
2. 膈的裂孔
三、 胸部血管的体表投影
1. 动脉导管
2. 升主动脉
3. 主动脉弓
4. 胸主动脉
5. 胸廓内动脉
第一节 境界和分区
21. 眶下缘及眶下孔
6. 上腔静脉
第四节 胸神经前支的皮支的体表分布
一、 上六对胸神经前支的皮支
1. 外侧皮支
二、 下六对胸神经前支的皮支
1. 外侧皮支
2. 前皮支
2. 前皮支
三、 胸神经皮支的节段性分布
第四章 腹部的表面解剖
22. 颧骨
第一节 境界和分区
一、 境界
二、 分区
1. 两分法
2. 四分法
3. 五分法
4. 九分法
第二节 腹部的体表标志
一、 骨性标志
1. 耻骨联合
23. 下颌头
2. 耻骨嵴及耻骨结节
3. 髂嵴及骼结节
4. 腰椎椎体和骶骨岬
二、 肌性及其他标志
1. 腹直肌
2. 弓状线
3. 白线
4. 半月线
5. 腹上窝
6. 幽门平面
24. 下颌骨体下缘
7. 脐
8. 腹股沟及腹股沟韧带
9. 腹股沟管
10. 腹股沟三角
11. 腹前外侧壁穿刺点
第三节 腹部器官和血管的体表投影
一、 腹部器官的体表投影
(一) 根据九分法腹部器官在腹前壁的投影
1. 右季肋区
2. 腹上区
25. 下颌角
3. 左季肋区
4. 右腹外侧区
5. 脐区
6. 左腹外侧区
7. 右腹股沟区
8. 耻区
9. 左腹股沟区
(二) 腹部器官的时针定位法
(三) 腹部重要器官
1. 肝脏
26. 颏隆凸
2. 胆囊底
3. 胆总管
4. 胰
5. 脾
6. 阑尾
7. 肾
8. 肾门
9. 输尿管
二、 腹部主要血管的体表投影
1. 腹主动脉
27. 颏孔
2. 髂总动脉和髂外动脉
3. 肠系膜上动脉
4. 肠系膜下动脉
5. 肾动脉
6. 腹壁下动脉
7. 腹壁浅动脉
8. 旋髂深动脉升支
9. 腹前壁浅静脉
第五章 盆部及会阴的表面解剖
第一节 境界和分区
二、 肌性及其他标志
一、 境界
二、 分区
1. 尿生殖区
2. 肛区
第二节 盆部及会阴的体表标志
一、 骨性标志
1. 髂骨
2. 耻骨
3. 坐骨
4. 股骨近端
1. 咬肌
5. 菱形区
二、 骨盆的测量及检查
(一) 骨盆基本径线的测量
1. 髂嵴间径
2. 髂棘间径
3. 大转子间径
(二) 骨盆入口部前后径线的测量
1. 骨盆入口前后径
2. 骶耻内径
3. 骶耻外径
2. 颞肌
(三) 骨盆中部横径的测量
(四) 内盆出口横径和后矢状径的测量
1. 骨盆出口横径
2. 后矢状径
(五) 骨盆的有关检查及观察法
1. 骨盆分离与挤压试验
2. 屈德伦堡试验
3. 骨盆倾斜度观测法
三、 会阴区的体表标志
(一) 男性外生殖器
一、 境界
3. 眼轮匝肌
1. 阴阜
2. 阴囊
3. 阴茎
4. 包皮
5. 尿道球部
(二) 男性内生殖器的触摸检查
1. 睾丸
2. 附睾
3. 精索与输精管
4. 前列腺
4. 口轮匝肌
5. 精囊腺
6. 尿道球腺
(三) 女性外生殖器
1. 阴阜
2. 大阴唇
3. 小阴唇
4. 阴道前庭
5. 处女膜
6. 阴蒂
7. 前庭大腺
5. 面部皮肤
8. 会阴中心腱
(四) 肛门区
1. 肛门
2. 肛门皮肤线
3. 肛尾间沟
4. 白线
5. 肛梳
6. 齿状线
7. 肛柱
8. 肛瓣
三、 眼区的体表标志
9. 肛窦
10. 肛乳头
第六章 脊柱区的表面解剖
第一节 境界和分区
一、 境界
二、 分区
1. 颈部
2. 背部
3. 腰部
4. 骶尾部
1. 眉
第二节 脊柱区的体表标志
一、 骨性标志
1. 第七颈椎棘突
2. 胸椎棘突
3. 腰椎棘突
4. 骶正中嵴
5. 骶角与骶管裂孔
6. 骶后孔
7. 尾骨
8. 骶尾骨盆面的触诊
2. 眼睑
9. 椎体的体表定位
10. 椎骨与脊髓节段的对应关系
11. 脊柱的生理弯曲
12. 肋角
13. 第十二肋
二、 肌性及其他标志
1. 竖脊肌
2. 斜方肌
3. 背阔肌
4. 脊柱沟
3. 额睑沟与上睑沟
5. 腰骶间隙
6. 菱形区
7. 听诊三角
8. 腰上三角
9. 腰下三角
第三节 脊柱区皮神经的体表分布
一、 枕项部的皮神经
1. 第一颈神经的后支
2. 第二颈神经的后支
3. 第三颈神经的后支
4. 睑缘
4. 其余5对(第四至第八)颈神经的后支
二、 背部的皮神经
三、 腰部的皮神经
四、 骶尾部的皮神经
第七章 上肢的表面解剖
第一节 境界和分区
一、 境界
二、 分区
1. 肩部
2. 臂部
5. 睫毛
3. 肘部
4. 前臂部
5. 手部
第二节 肩臂部的体表标志
一、 骨性标志
1. 锁骨的肩峰端
2. 肩峰与肩峰角
3. 肩胛冈
4. 肩胛骨喙突
5. 肩胛骨上角、脊柱缘及下角
6. 泪点
6. 肩三角
7. 肱骨头
8. 肱骨大结节
9. 肱骨小结节
10. 结节间沟
11. 肱骨外科颈
12. 三角肌粗隆
二、 肌性及其他标志
1. 三角肌
2. 冈上肌
二、 分区
7. 睑裂与内、外眦
3. 冈下肌及小圆肌
4. 大圆肌
5. 肩胛下肌
6. 四边孔
7. 肱二头肌
8. 肱二头肌内、外侧沟
9. 肱三头肌
10. 腋前、后皱襞
11. 腋窝
第三节 肘及前臂的体表标志
8. 角膜
一、 骨性标志
1. 肱骨内上髁与尺神经沟
2. 肱骨外上髁
3. 尺骨鹰嘴
4. 肘后三角
5. 肘外侧三角与肘后窝
6. 提携角
7. 桡骨头
8. 桡骨体
9. 尺骨背面
9. 虹膜
二、 肌性及其他标志
1. 肘前部
2. 肘窝
3. 前臂前面
4. 前臂后面
第四节 腕及手部的体表标志
一、 骨性标志
1. 桡骨下端及桡骨茎突
2. 尺骨下端及尺骨茎突
3. 舟骨结节及大多角骨结节
10. 瞳孔
4. 豌豆骨及钩骨钩
5. 三角骨
6. 腕管
7. 掌骨与掌骨间隙
8. 指骨
二、 肌性及其他标志
(一) 腕掌侧的肌腱
1. 肱桡肌腱
2. 桡侧腕屈肌腱
3. 掌长肌腱
11. 结膜
4. 指浅屈肌腱
5. 尺侧腕屈肌腱
(二) 腕背侧的肌腱
1. 拇长展肌腱
2. 拇短伸肌腱
3. 拇长伸肌腱
4. 鼻咽窝
5. 指伸肌腱
6. 桡侧腕长、短伸肌腱
7. 尺侧腕伸肌腱
12. 巩膜
(三) 手部
1. 鱼际
2. 小鱼际
3. 掌心
4. 第一骨间背侧肌
(四) 腕及手部皮肤和皮纹标志
1. 腕掌侧横纹
2. 腕背侧横纹
3. 手掌纹
4. 手指掌侧横纹
四、 耳区的体表标志
5. 手掌及手指掌侧皮肤
6. 手背及指背皮肤
7. 指(趾)甲
第五节 上肢血管、神经的体表投影
一、 上肢血管的体表投影
(一) 上肢动脉
1. 腋动脉和肱动脉
2. 桡动脉
3. 尺动脉
4. 掌浅弓
(一) 耳郭前外侧面
5. 掌深弓
6. 指掌侧固有动脉
(二) 上肢浅静脉
1. 手背静脉网
2. 头静脉
3. 贵要静脉
4. 肘正中静脉
二、 上肢神经的体表投影
(一) 上肢神经干
1. 腋神经
1. 耳轮
2. 桡神经
3. 正中神经
4. 尺神经
5. 肌皮神经
(二) 上肢皮神经
1. 锁骨上神经
2. 肋间臂神经
3. 臂内侧皮神经
4. 前臂内侧皮神经
5. 臂上外侧皮神经
6. 臂后皮神经
7. 前臂背侧皮神经
8. 前臂外侧皮神经
9. 桡神经浅支
10. 尺神经皮支
11. 正中神经皮支
(三) 上肢皮肤的脊神经节段性支配
第六节 上肢的测量
一、 上肢全长
二、 臂长
1. 颅部
3. 耳轮尾
1. 目测法
2. 尺测法
三、 前臂长
1. 目测法
2. 尺测法
四、 手的观察与测量
1. 手长
2. 手掌侧面观与测量
3. 手背侧面观与测量
第七节 上肢的滑膜囊
4. 耳轮结节
一、 肩关节部滑膜囊
1. 肩峰下(三角肌下)囊
2. 肩胛下肌腱下囊
3. 肩峰皮下囊
4. 喙肱肌囊
5. 前锯肌下囊
6. 胸大肌腱下囊、背阔肌腱下囊、大圆肌腱下囊
二、 肘关节部滑膜囊
三、 手掌侧腱鞘
1. 屈肌总腱鞘
5. 耳轮脚
2. 耳轮脚
2. 拇长屈肌腱鞘
3. 指腱鞘
第八章 下肢的表面解剖
第一节 境界和分区
一、 境界
二、 分区
1. 臀部
2. 股部
3. 膝部
4. 小腿部
6. 对耳轮
5. 踝与足
第二节 臀股部的体表标志
一、 骨性标志及标志线
1. 髂后上棘
2. 坐骨结节
3. 股骨大转子
4. 股骨头
5. 髂坐线
6. 髂股线及髂股三角
7. 休梅克(Shomaker)线与卡普兰(Kaplan)点
7. 对耳轮体部
8. 髂转子前、后线
二、 肌性及其他标志
1. 臀大肌
2. 梨状肌
3. 缝匠肌
4. 股四头肌
5. 股薄肌
6. 长收肌
7. 股三角
8. 收肌管
8. 对耳轮上脚
9. 股管
10. 髂胫束
11. 臀沟与股沟
第三节 膝与小腿部的体表标志
一、 骨性标志
1. 髌骨
2. 股骨内、外侧髁
3. 胫骨内、外侧髁
4. 胫骨粗隆
5. 胫骨前缘和内侧面
9. 对耳轮下脚
6. 腓骨头
二、 肌性及其他标志
1. 髌韧带
2. 腓侧副韧带
3. 胫侧副韧带
4. 股二头肌腱及髂胫束
5. 半膜肌腱与半腱肌腱
6. 髌旁沟
7. 膝关节线
8. 膝眼
10. 三角窝
9. 〓窝
10. 小腿前部
11. 小腿外侧部
12. 小腿后部
13. 小腿内侧部
第四节 踝足部的体表标志
一、 骨性标志
1. 胫骨下端与内踝
2. 腓骨下端与外踝
3. 距骨
11. 耳舟
4. 跟骨
5. 舟骨粗隆
6. 第一跖骨
7. 第五跖骨粗隆
8. 趾骨
9. 足弓
二、 肌性及其他标志
1. 胫骨前肌腱
2. 〓长伸肌腱
3. 趾长伸肌腱
12. 耳屏
4. 趾短伸肌
5. 腓骨长、短肌腱
6. 跟腱
7. 胫骨后肌腱
8. 踝管
9. 足底
10. 足底肌肉
第五节 下肢血管、神经的体表投影
一、 下肢血管的体表投影
(一) 下肢动脉
2. 面部
13. 屏上切迹
1. 股动脉
2. 〓动脉
3. 胫后动脉
4. 胫前动脉
5. 足背动脉
6. 臀上动脉
7. 臀下动脉
8. 足底内、外侧动脉及足底动脉浅、深弓
(二) 下肢浅静脉
1. 足背静脉弓
14. 对耳屏
2. 大隐静脉
3. 小隐静脉
二、 下肢神经的体表投影
(一) 下肢主要神经干
1. 坐骨神经
2. 胫神经
3. 腓总神经
4. 腓深神经
5. 腓浅神经
6. 臀上神经
15. 屏间切迹
7. 臀下神经
8. 股神经
9. 闭孔神经
(二) 下肢皮神经
1. 臀上皮神经
2. 臀中皮神经
3. 臀下皮神经
4. 股后皮神经
5. 股外侧皮神经
6. 髂腹股沟神经
16. 耳甲
7. 生殖股神经股支
8. 股中间皮神经
9. 股内侧皮神经
10. 隐神经
11. 闭孔神经皮支
12. 腓肠内侧皮神经
13. 腓肠外侧皮神经
14. 腓肠神经
15. 腓浅神经皮支
16. 腓深神经皮支
17. 耳甲艇
17. 足底内侧神经皮支
18. 足底外侧神经皮支
(三) 下肢皮肤的脊神经节段性支配
1. 下肢前面皮肤脊神经节段性支配
2. 下肢后面皮肤脊神经节段性支配
第六节 下肢长度的测量
一、 目测法
1. 站立位测量
2. 坐位测量
3. 卧位测量法
18. 耳甲腔
二、 尺测法
1. 下肢全长
2. 大腿的长度
3. 小腿的长度
4. 胫骨的长度
5. 腓骨的长度
第七节 下肢的滑膜囊
一、 髋关节部滑膜囊
1. 髂耻囊
2. 转子皮下囊
19. 轮屏切迹
3. 臀大肌转子囊
4. 臀大肌坐骨囊
二、 膝关节部滑膜囊
(一) 膝关节前侧
1. 髌前皮下囊
2. 髌下皮下囊
3. 髌下深囊
4. 髌上囊
(二) 膝关节后外侧
1. 股二头肌上囊
20. 耳垂
2. 腓肠肌外侧头腱下囊
3. 股二头肌腱下囊
4. 腓侧副韧带与腘肌腱之间的滑膜囊
5. 〓肌囊
(三) 膝关节后内侧
1. 鹅足囊
2. 胫侧副韧带及半膜肌腱之间的滑膜囊
3. 半膜肌固有膜囊
4. 腓肠肌内侧头腱下囊
5. 半膜肌囊
21. 外耳门
6. 半膜肌腱与半腱肌腱之间的滑膜囊
(四) 〓窝囊肿
三、 足部的滑膜囊
第九章 表面解剖与针灸
第一节 古今表面解剖名词对照及解释
一、 全身性名称
二、 头面部名称
三、 颈项部名称
四、 胸部名称
五、 腹盆部及会阴部名称
22. 上耳根
六、 脊柱区名称
七、 上肢部位名称
八、 下肢部位名称
第二节 表面解剖与经络循行
一、 手太阴肺经的循行
二、 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
三、 足阳明胃经的循行
四、 足太阴脾经的循行
五、 手少阴心经的循行
六、 手太阳小肠经的循行
第二节 头部的体表标志
23. 下耳根
七、 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
八、 足少阴肾经的循行
九、 手厥阴心包经的循行
十、 手少阳三焦经的循行
十一、 足少阳胆经的循行
十二、 足厥阴肝经的循行
十三、 督脉的循行
十四、 任脉的循行
第三节 表面解剖与腧穴定位法
一、 体表标志法
(二) 耳郭后内侧面
1. 皮纹标志法
2. 骨性标志法
3. 肌性标志法
4. 其他类体表标志法
二、 骨度分寸定位法
三、 手指同身法
1. 中指同身寸法
2. 拇指同身寸法
3. 一夫法
四、 简易取穴法
1. 三个面
第四节 表面解剖与各经穴的体表定位
一、 手太阴肺经穴位的体表定位
1. 中府
2. 云门
3. 天府
4. 侠白
5. 尺泽
6. 孔最
7. 列缺
8. 经渠
2. 四条沟
9. 太渊
10. 鱼际
11. 少商
二、 手阳明大肠经穴位的体表定位
1. 商阳
2. 二间
3. 三间
4. 合谷
5. 阳溪
6. 偏历
3. 四个隆起
7. 温溜
8. 下廉
9. 上廉
10. 手三里
11. 曲池
12. 肘〓
13. 手五里
14. 臂〓
15. 肩〓
16. 巨骨
(三) 耳郭表面解剖名词古今对照及解释
17. 天鼎
18. 扶突
19. 口禾〓
20. 迎香
三、 足阳明胃经穴位的体表定位
1. 承泣
2. 四白
3. 巨〓
4. 地仓
5. 大迎
1. 耳郭
6. 颊车
7. 下关
8. 头维
9. 人迎
10. 水突
11. 气舍
12. 缺盆
13. 气户
14. 库房
15. 屋翳
2. 耳根
16. 膺窗
17. 乳中
18. 乳根
19. 不容
20. 承满
21. 梁门
22. 关门
23. 太乙
24. 滑肉门
25. 天枢
3. 耳弦
26. 外陵
27. 大巨
28. 水道
29. 归来
30. 气冲
31. 髀关
32. 伏兔
33. 阴市
34. 梁丘
35. 犊鼻
4. 耳垂珠
36. 足三里
37. 上巨虚
38. 条口
39. 下巨虚
40. 丰隆
41. 解溪
42. 冲阳
43. 陷谷
44. 内庭
45. 厉兑
一、 骨性标志
5. 耳门
四、 足太阴脾经穴位的体表定位
1. 隐白
2. 大都
3. 太白
4. 公孙
5. 商丘
6. 三阴交
7. 漏谷
8. 地机
9. 阴陵泉
6. 耳中孔上横梁
10. 血海
11. 箕门
12. 冲门
13. 府舍
14. 腹结
15. 大横
16. 腹哀
17. 食窦
18. 天溪
19. 胸乡
7. 耳膜
20. 周荣
21. 大包
五、 手少阴心经穴位的体表定位
1. 极泉
2. 青灵
3. 少海
4. 灵道
5. 通里
6. 阴郄
7. 神门
(四) 耳郭的神经支配
8. 少府
9. 少冲
六、 手太阴小肠经穴位的体表定位
1. 少泽
2. 前谷
3. 后溪
4. 腕骨
5. 阳谷
6. 养老
7. 支正
1. 耳郭的运动纤维
8. 小海
9. 肩贞
10. 〓俞
11. 天宗
12. 秉风
13. 曲垣
14. 肩外俞
15. 肩中俞
16. 天窗
17. 天容
2. 耳郭的感觉纤维
18. 颧〓
19. 听宫
七、 足太阳膀胱经穴位的体表定位
1. 睛明
2. 攒竹
3. 眉冲
4. 曲差
5. 五处
6. 承光
7. 通天
3. 耳郭的交感神经
8. 络却
9. 玉枕
10. 天柱
11. 大杼
12. 风门
13. 肺俞
14. 厥阴俞
15. 心俞
16. 督俞
17. 膈俞
(五) 耳郭穴位的分布
18. 肝俞
19. 胆俞
20. 脾俞
21. 胃俞
22. 三焦俞
23. 肾俞
24. 气海俞
25. 大肠俞
26. 关元俞
27. 小肠俞
1. 耳穴的分布规律
28. 膀胱俞
29. 中膂俞
30. 白环俞
31. 上〓
32. 次〓
33. 中〓
34. 下〓
35. 会阳
36. 承扶
37. 殷门
2. 主要耳穴名称及定位
38. 浮郄
39. 委阳
40. 委中
41. 附分
42. 魄户
43. 膏盲
44. 神堂
45. 〓〓
46. 膈关
47. 魂门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临床应用表面解剖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