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络技术导论

副标题:无

作   者:汪涛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30216871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全面介绍了当前各种主流的无线网络技术。主要内容包括5个部分   :计算机网络及无线网络发展概况、网络原理基本概念;无线传输技术;   无线局域网、无线个域网、无线城域网、无线广域网与移动Ad Hoc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无线Mesh网络;另外,附录为无线局域网实训内容。    本书内容丰富、新颖,语言简洁、易懂,层次结构合理、明晰,涵盖   了当前无线网络领域的各种最新技术和主要研究成果,为使读者能够快速   全面对无线网络技术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本书的指导思想是不要让   读者过度深陷于烦琐的技术细节之中,而是从宏观上从顶层去认识现有的   无线网络技术。    本书可作为通信和计算机网络领域的研发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大专   院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   研究生的参考书,对于有一定网络基础而对无线网络有浓厚兴趣的初学者   也是一本不错的入门书籍。   

目录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1.2 无线网络的兴起
1.3 网络体系结构
1.3.1 协议分层
1.3.2 层次设计问题
1.3.3 面向连接与无连接的服务
1.3.4 协议和服务的关系
1.4 协议参考模型
1.4.1 OSI模型
1.4.2 TCP/IP模型
1.4.3 比较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
1.4.4 无线网络的协议模型
1.5 与网络相关的标准化组织
1.5.1 电信领域中最有影响的组织
1.5.2 国际标准领域中最有影响的组织
1.5.3 Internet标准领域中最有影响的组织
1.6 本书结构
参考文献
第2章 无线传输技术基础
2.1 无线传输媒体
2.1.1 地面微波
2.1.2 卫星微波
2.1.3 广播无线电波
2.1.4 红外线
2.1.5 光波
2.2 天线
2.2.1 辐射模式
2.2.2 天线类型
2.2.3 天线增益
2.3 传播方式
2.3.1 地波传播
2.3.2 天波传播
2.3.3 直线传播
2.4 直线传输系统中的损伤
2.4.1 衰减
2.4.2 自由空间损耗
2.4.3 噪声
2.4.4 大气吸收
2.4.5 多径
2.4.6 折射
2.5 移动环境中的衰退
2.5.1 多径传播
2.5.2 衰退类型
2.5.3 差错补偿机制
2.6 多普勒效应
2.7 信号编码技术
2.7.1 数据、信号和传输的模拟与数字之分
2.7.2 信号编码准则
2.7.3 数字数据与模拟信号
2.7.4 模拟数据与模拟信号
2.7.5 模拟数据与数字信号
2.8 扩频技术
2.9 差错控制技术
参考文献
第3章 无线局域网
3.1 概述
3.1.1 无线局域网的覆盖范围
3.1.2 无线局域网的特点
3.1.3 无线局域网的发展历程与相关标准化活动
3.1.4 无线局域网的分类与应用
3.2 无线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与服务
3.2.1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结构
3.2.2 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3.2.3 无线局域网的服务(service)
3.3 无线局域网的协议体系
3.4 IEEE802.11物理层
3.4.1 初始的IEEE802.11物理层
3.4.2 IEEE802.11a
3.4.3 IEEE802.11b
3.4.4 IEEE802.11g
3.5 IEEE802.11媒体访问控制层
3.5.1 可靠的数据传送
3.5.2 接入控制
3.5.3 MAC帧
3.6 其他IEEE802.11标准
3.7 Wi-Fi保护接入
3.7.1 安全接入控制
3.7.2 具有报文完整性的保密性
参考文献
第4章 无线个域网
4.1 概述
4.2 IEEE802.15标准
4.2.1 标准构成
4.2.2 IEEE802.15.3
4.2.3 IEEE802.15.3a
4.2.4 IEEE802.15.4
4.3 蓝牙技术简介
4.3.1 蓝牙技术的诞生与发展
4.3.2 蓝牙技术介绍
4.3.3 蓝牙标准文档构成
4.3.4 蓝牙协议体系结构
4.3.5 应用模型
4.3.6 蓝牙应用
4.3.7 微微网和散布式网络
4.4 蓝牙无线电规范
4.5 蓝牙基带规范
4.5.1 跳频
4.5.2 物理链路
4.5.3 分组
4.5.4 纠错
4.5.5 逻辑信道
4.5.6 信道控制
4.5.7 蓝牙音频
4.6 蓝牙链路管理器规范
4.7 蓝牙逻辑链路控制和自适应协议
4.7.1 L2CAP信道
4.7.2 L2CAP分组
4.7.3 信令命令
4.7.4 服务质量
4.8 蓝牙服务发现协议
4.8.1 SDP能够提供的服务能力
4.8.2 客户服务器交互
4.8.3 服务记录
4.8.4 服务属性
4.8.5 属性ID
4.8.6 属性值
4.8.7 服务类
4.8.8 服务搜索
4.8.9 服务浏览
参考文献
第5章 无线城域网
5.1 无线城域网概况
5.1.1 无线城域网技术的形成
5.1.2 WiMAX论坛
5.2 802.16协议体系
5.2.1 概述
5.2.2 标准化进程
5.2.3 IEEE802.16d协议及系统概述
5.3 802.16的物理层
5.3.1 WirelessMAN-SC
5.3.2 WirelessMAN-SCa
5.3.3 WirelessMAN-OFDM
5.3.4 WirelessMAN-OFDMA
5.3.5 信道模型
5.4 802.16的MAC层
5.5 MAC层的链路自适应机制
5.6 802.16系统的QoS架构
5.6.1 服务类别的定义
5.6.2 QoS框架和交互机制
5.6.3 服务提供及自动配置
5.7 802.16系统的移动性
5.8 WiMAX与其他技术的比较
5.8.1 WiMAX技术与Wi-Fi技术的比较
5.8.2 WiMAX技术与3G技术的比较
参考文献
第6章 无线广域网
6.1 概述
6.2 802.20技术特性
6.3 802.20与其他技术间的关系
6.4 802.20展望
参考文献
第7章 移动AdHoc网络
7.1 概述
7.1.1 移动AdHoc网络的需求背景
7.1.2 分组无线网络发展简述
7.1.3 移动AdHoc网络的定义
7.1.4 移动AdHoc网络的特点
7.1.5 移动AdHoc网络中的问题
7.2 移动AdHoc网络的MAC层
7.2.1 AdHocMAC协议分类
7.2.2 竞争类MAC协议
7.2.3 分配类协议
7.2.4 混合类协议
7.3 移动AdHoc网络的网络层
7.3.1 AdHoc路由协议分类
7.3.2 主动式路由协议
7.3.3 按需路由协议
7.3.4 混合路由协议
7.3.5 多径路由技术
7.3.6 多目标路由协议
7.3.7 路由协议的性能分析与评价
7.4 移动AdHoc网络的IP地址分配技术
7.5 移动AdHoc网络的功率控制
7.5.1 功率消耗源
7.5.2 功率控制
7.5.3 通用节能途径
7.6 移动AdHoc网络的QoS问题
7.6.1 服务质量参数
7.6.2 移动AdHoc网络提供QoS支持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7.6.3 折中原理
7.6.4 处理方法
7.7 移动AdHoc网络的安全问题
7.7.1 移动AdHoc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
7.7.2 安全目标
7.8 移动AdHoc网络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8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
8.1 什么是无线传感器网络
8.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
8.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
8.4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
8.5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MAC协议
8.6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
8.7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拓扑控制
8.8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技术
8.9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机制
8.10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技术
8.1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管理
8.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融合
参考文献
第9章 无线Mesh网络
9.1 概述
9.1.1 无线Mesh网络的起源
9.1.2 移动AdHoc网络向无线Mesh网络的演进
9.1.3 无线Mesh网络与其他无线网络的主要区别
9.1.4 无线Mesh网络的主要优缺点
9.2 无线Mesh网络的结构
9.2.1 无线Mesh网络结构的分类
9.2.2 802标准族对Mesh结构的支持
9.3 无线Mesh网络MAC协议
9.3.1 速率自适应多跳网MAC协议
9.3.2 多信道Mesh网MAC协议
9.4 无线Mesh网络路由协议
9.4.1 无线Mesh网络路由协议分类
9.4.2 多射频链路质量源路由(MR-LQSR)协议
9.4.3 可预测的无线路由协议(PWRP)
9.4.4 单收发器多信道路由协议(MCRP)
9.4.5 高吞吐率路由(SrcRR)协议
9.4.6 射频感知路由协议(RARP)
9.5 无线Mesh网络的应用模式
9.5.1 WISP模式
9.5.2 因特网延伸模式
9.5.3 行业应用模式
参考文献
附录A 认识无线局域网硬件设备
附录B 无线局域网AdHoc连接模式
附录C 无线局域网Infrastructure连接模式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无线网络技术导论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