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近代新文明的形态

副标题:无

作   者:苏智良主编;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编

分类号:

ISBN:9787532616220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共收论文25篇,从上海作为中国近代新文化中心地位形成的角度,研究了近代上海的民间公共领域,上海的印刷出版业,上海的商人、会馆、市镇与同乡团体,上海的民间信仰,各类公众设施及电影娱乐业,并比较了上海与东京等国家大都市的不同。本书的特点是视野较为宽广,作者层次较高,有学术号召力,多为公众对上海文明、上海城市有历史和发展比较感兴趣的话题。 <

目录

上海:近代中国新文化中心地位的形成及其变迁
——兼论边缘文化的积聚及其效应
创造人和——略论新时期上海的移民战略
张园与晚清上海社会
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
——以上海为例
上海设市的历史地位
上海城市发展和规划的历史回顾
人·建筑·空间·文脉
清代后期上海地区印刷文化的输入与输出
文化市场与上海出版业(1912-1921)
传教士与墨海书馆
华界陆上公交的发展与上海城市现代化的演进(1927-1937)
外滩:“十里洋场”的开端
19世纪时上海上怎样看租界
早期上海电影业与上海的现代化进程
徽商在上海市镇的迁徙与定居
近代上海同乡团体的社会联系及功能
城市近代化中的上海闽商
——整体衰弱与泉漳会馆的活力
.租界与晚清上海农村
辛亥革命时期的“江苏统一”
——兼论辛亥革命时期的苏沪行政关系
史量才与上海市地方协会
积极与徘徊:五卅运动中的商总联会
沪上民间信仰刍议
试论近代上海的公共浴室
东京:国际大都市之路
——兼论对上海的启示
后记
[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上海:近代新文明的形态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