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由马克思、恩格斯*初创立,经由列宁继承和创造性发展,并在我国得以传播、运用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农业合作的必然性、农业合作的具体形式、农业合作的原则和方法、农业合作的*终目标等。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作为我国发展农业合作组织的重要理论基础,不仅对我国历史上的农业合作运动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对我国当前及今后发展农民合作组织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研究在梳理大量史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整体研究的方法,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业合作运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成动因、政策依据、具体操练、典型特征、基本经验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的指导下,带领和组织中国农民进行农业合作运动的历史进程。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早期的共产主义信仰者就对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进行了宣传与讨论,并进行了有限的实践尝试。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到1949年的这段时间,分别经历了北伐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组织和领导其控制地区的农民在各战争时期进行了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为战争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物质保障,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建国后的三年,史称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迅速恢复国民经济,针对农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并组织了农民进行农业合作生产运动,为新生政权的巩固创造了物质基础和精神凝聚力。之后到了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既定方针,在短短数年就于1956年基本实现了中国农业合作化。其后,在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中又进一步掀起了以“一大二公”,“政社合一”为特征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进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农户家庭分散经营为主的农业生产格局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历史性巨变。然而,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和农产品供求结构的不断变化,分散的农户越来越难以适应国内外统一大市场的竞争,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及农户小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的矛盾日益加剧。基于此,农民联合起来共同进入市场成为了一种客观必然,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立足于现代市场经济背景,运用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以湘南G市为例,对当前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路径选择、模式设计、存在不足进行了剖析,*后提出了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建议。
【经管秒杀专场】
目录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研究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