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的语言体验

副标题:无

作   者:郜元宝著

分类号:

ISBN:9787532862542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继1985年北京大学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1988年上海学者陈思和、王晓明提出“重写文学史”的主张。自此20年来,文学史的个性化写作和文学史理论创新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在文学史研究中具有创新意义的概念,《20世纪文学史理论创新探索丛书》正是在此基础上对一些重要问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丛书填补了20世纪文学史理论研究的空白,为文学史的写作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资料准备。本书系丛书之一种。

目录

  总序
  自序:“研究语言”和“经历语言”
   上编 信念的纠葛
  一、母语的陷落
   1.不平等的“语言接触”:从特征比较到优劣判断
   2.知识分子对汉语言文字普遍的失望
  二、同一与差异
   ——现代汉语的现实构造与未来信念
   1.世界共同语和民族国家语言
   2.“现代汉语”诸要素的内在紧张
  三、“工具”与“本体”
   ——现代汉语的功能与本质
   1.语言沦为工具
   2.母语对文学的支配
  四、音本位与字本位
   ——中国文学中的“说”与“写”
   1.听汉语说话
   2.言文分离的基本判断
   3.对各种解决方案
   4.德理达和郭绍虞
   5.字和音
   6.对立与和解
  五、百年未完的命运之争
   1.研究语言·体验语言
   2.汉语现代化问题:回到起点
   3.政治目标与文化自觉:汉语改造运动的双翼
   4.一些具体方案
   5.鲁迅的语言之路
   6.再说“文白之争”
   7.几个值得注意的人物
   8.“音本位”诸问题:口语·方言·腔调
   9.百年争辩,远未结束
   下编 文体的试验
  一、为什么粗糙?
   1.流行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著述忽略了语言文字的重要性
   2.应重释“文学革命”与“语言革命”之关系,并阐明中国文学“古今之分”,就语言文字而论。乃“精粗之别”
  二、“胡适之体”与“鲁迅风”
  三、“二周”文章
   1.概念之同
   2.内容之同
   3.诗与真的分野
   4.智与情的偏重
   5.“口语本位”与文言因素
   6.“腔调”与“反腔调”
   7.赎罪之文“离美渐远”
  四、周作人的语言论述
   1.资格、体认与核心概念
   2.语文论述之矛盾与文章特质之关系:欧化与口语
   3.重思想轻文辞: “采纳古语”的二元标准
   4.摈弃“古今骈散”的“音乐性”:“腔调”问题
  五、1942年的汉语
   1.1942:新的文学群落的崛起
   2.新“打扫”:一个既新又旧的语言传统的确立
   3.白话文:在自我反省中成熟
   4.“给他们许多话”:胡风、路翎与鲁迅传统
   5.结语:中国文学语言的一次短暂的凝定
  六、“次殖民地”·“语言游戏国”
  七、文体学的小说批评方法
  八、汉语的被忽略与汪曾棋的抗议
  九、声音、文字及当代汉语写作
  十、李锐:“自己说话”及其限度
  十一、孙甘露:酿造语言的烈酒
  十二、韩少功:超越修辞学
  十三、王蒙文体之一:戏弄与谋杀
   1.在刺作家的虚拟化抒情
   2.在乌托邦:语言一元化运动
   3.指涉语言的语言游戏
   4.迷狂语言中存在的丢失
   5.在快速说话的语言热症
   6.反写作:卫护纯洁的虚无
  十四、王蒙文体之二:说话的精神
  十五、离开诗
  十六、中国作家的“外语”和“母语”
  十七、指尖上的汉语
  跋:我怎么“研究”起语言来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现代中国的语言体验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