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适应铸造生产规模化、零部件专业化发展的趋势,介绍有色金属铸
件生产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重点阐述:铸造铝合金、铸造铜
与铜合金、铸造锌合金、铸造镁合金、铸造钛合金、铸造轴承合金的合金特
性分析,合金牌号、化学成分、杂质限量和性能要求,熔炼工艺操作要点,
热处理工艺规范,铸件缺陷分析及防止方法。书中用表格形式介绍了国内标
准牌号与国外(前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标准对照,便于
读者查阅。
本书可供铸造领域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企业技术工人在实践中参
考,也可供大专院校师生、科研人员阅读。
目录
目录
第1章 有色合金铸造的基础知识
1.1 有色合金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1.1.1 有色合金铸造的基本概念
1.1.2 铸造有色合金分类
1.1.3 常用有色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能
1.1.4 常用的有色合金二元相图
1.2 铸造有色合金的特性及熔炼和铸造工艺要求
1.3 有色合金熔炼的冶金原理
1.3.1 有色合金的熔炼原理
1.3.2 合金液的处理原理
1.4 铸件凝固及铸造性能
1.4.1 铸件凝固
1.4.2 铸造性能
1.5 有色合金铸造发展趋势
第2章 有色金属铸造用原辅材料
2.1 有色金属材料
2.1.1 纯金属
2.1.2 常用的中间合金
2.1.3 元素添加剂
2.2 非金属材料及辅助材料
2.2.1 熔炼炉用材料
2.2.2 各种熔剂
2.2.3 造型、制芯的原材料
2.2.4 其他辅助材料
第3章 有色合金的熔炼炉
3.1 有色合金熔炼炉的基本要求、种类和选用
3.1.1 熔炼炉的基本要求
3.1.2 熔炼炉的种类和选用
3.2 常用有色合金熔炼炉的基本结构和技术参数
3.2.1 坩埚电阻炉
3.2.2 无芯感应熔炼炉
3.2.3 真空电弧炉
3.2.4 火焰反射炉
3.2.5 燃料坩埚炉
3.3 熔炼与浇注工具
3.3.1 熔炼和浇注常用的工具
3.3.2 理化检验试样
3.3.3 焦炭坩埚炉熔炼有色合金的通用规程
第4章 有色合金铸造工艺
4.1 铸造工艺的种类及选择
4.1.1 铸造工艺的种类
4.1.2 工艺方法的选用
4.2 砂型铸造工艺设计
4.2.1 造型方法分类与选择
4.2.2 制芯方法分类与选择
4.2.3 砂型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4.2.4 模型工艺设计
4.2.5 芯盒设计
4.2.6 浇注系统设计
4.2.7 冒口和出气孔设计
4.2.8 冷铁设计
4.3 金属型设计
4.3.1 浇注位置的选择
4.3.2 分型面的确定
4.3.3 金属模具材料选用
4.3.4 金属模具的尺寸设计
4.3.5 离心铸造模具尺寸设计要点
4.3.6 浇、冒系统的设计
4.3.7 排气道的设计
4.3.8 定位设计
第5章 铸造铝合金
5.1 铝合金及其性能
5.1.1 铸造铝合金的特性
5.1.2 铸造铝合金的分类
5.1.3 铸造铝合金的牌号、化学成分及杂质允许含量
5.1.4 铸造铝合金性能
5.1.5 铸造铝合金的特点及应用
5.1.6 铝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影响元素
5.2 铸造铝合金的熔炼工艺
5.2.1 熔炼前的准备工作
5.2.2 配料计算
5.2.3 熔炼工艺规程
5.3 铝合金的铸造工艺
5.3.1 砂型铸造工艺规程
5.3.2 金属型铸造工艺规程
5.3.3 低压铸造工艺规程
5.3.4 铝合金压铸工艺规程
5.4 热处理
5.4.1 热处理的分类及原理
5.4.2 热处理设备及仪表
5.4.3 热处理工艺参数及操作
5.4.4 热处理质量检验
第6章 铸造铜与铜合金
6.1 铜与铜合金及其性能
6.1.1 铜与铜合金的特性
6.1.2 铜合金的分类、牌号及化学成分
6.1.3 铜与铜合金的性能
6.1.4 铜与铜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元素影响
6.2 铜与铜合金的熔炼
6.2.1 熔炼前的准备工作
6.2.2 配料计算
6.2.3 各类合金熔炼工艺要点
6.2.4 铜与铜合金的浇注温度
6.3 铜与铜合金的铸造工艺
6.3.1 砂型铸造
6.3.2 铜与铜合金金属型铸造
6.3.3 离心铸造
6.3.4 铸件清理检查入库
6.4 铜合金铸件的热处理
6.4.1 热处理分类
6.4.2 热处理工艺规范和操作要点
6.4.3 热处理质量检验
第7章 铸造镁合金
7.1 镁合金及其性能
7.1.1 镁合金概述
7.1.2 铸造镁合金的分类、牌号及化学成分
7.1.3 铸造镁合金的力学性能
7.1.4 镁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元素的影响
7.2 镁合金的熔炼
7.2.1 镁合金熔炼的特点和要求
7.2.2 熔炼前的准备
7.2.3 镁合金的熔炼工艺
7.3 镁合金的铸造工艺
7.3.1 砂型铸造工艺
7.3.2 镁合金压铸工艺
7.4 镁合金铸件的热处理
7.4.1 镁合金铸件热处理的基本原理
7.4.2 镁合金热处理的设备及要求
7.4.3 镁合金铸件热处理工艺
7.4.4 镁合金铸件热处理技术要求和说明
7.4.5 铸件热处理的质量检查
7.4.6 热处理技术安全
7.5 镁合金铸件的表面处理
7.5.1 镁合金铸件的氧化处理
7.5.2 镁合金铸件的浸润处理
第8章 铸造锌合金
8.1 铸造锌合金及其性能
8.1.1 铸造锌合金牌号及化学成分
8.1.2 铸造锌合金的性能
8.1.3 铸造锌合金的特点和用途
8.1.4 锌合金的金相组织及元素的影响
8.2 铸造锌合金熔炼
8.2.1 熔炼炉和坩埚的选用
8.2.2 熔炼用金属和非金属材料
8.2.3 配料计算
8.2.4 熔炼前准备
8.2.5 锌合金熔炼操作要点
8.2.6 锌合金浇注
8.3 锌合金的铸造工艺
8.3.1 锌合金凝固特性
8.3.2 锌合金砂型和金属型铸造工艺
8.3.3 典型零件铸造工艺实例
8.3.4 锌合金压铸简介
8.3.5 铸件清理检查入库
8.3.6 铸件常见缺陷及预防措施
8.4 锌合金热处理
8.4.1 尺寸稳定化热处理
8.4.2 提高韧性热处理
第9章 铸造钛合金
9.1 铸造钛合金及其性能
9.1.1 钛合金的分类、牌号及化学成分
9.1.2 钛合金的性能
9.1.3 钛合金的显微组织
9.2 铸造钛合金的熔铸
9.2.1 自耗电极铸锭的制备
9.2.2 钛合金的熔铸
9.3 钛及其钛合金的铸造工艺
9.3.1 钛合金铸造工艺分类及应用
9.3.2 石墨捣实型铸造工艺
9.3.3 熔模精密铸造工艺
9.4 钛铸件的清理和精整
9.4.1 钛合金铸件清理精整工序
9.4.2 钛合金铸件的常见缺陷和修复
9.4.3 钛合金铸件的质量检验
9.5 钛合金铸件的热处理
9.5.1 退火处理
9.5.2 真空除氢退火
9.5.3 热等静压处理
9.5.4 铸件热处理后表面污染的处理
9.5.5 铸件热处理效果的评定
第10章 铸造轴承合金
10.1 铸造轴承合金及性能
10.1.1 轴承合金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10.1.2 轴承合金的牌号及化学成分
10.1.3 轴承合金的性能
10.1.4 合金显微组织
10.2 轴承合金的熔炼
10.2.1 锡基轴承合金的熔炼工艺要点
10.2.2 铅基轴承合金的熔炼工艺要点
10.2.3 铝基轴承合金的熔炼工艺
10.2.4 铜铅合金的熔炼工艺
10.3 轴承合金的铸造工艺
10.3.1 锡基和铅基轴承合金铸造工艺
10.3.2 铝基轴承合金铸造工艺
10.3.3 铜铅轴承合金的铸造工艺
10.4 轴承的质量检验和铸造缺陷分析
10.4.1 轴承的质量检验
10.4.2 轴承的铸造缺陷分析
附录1 常用的数学计算公式
附录2 相关计量单位、铸造方法及热处理符号
附录3 国内外铝合金相近牌号对照
附录4 国内外锡青铜相近牌号对照
附录5 国内外铝青铜相近牌号对照
附录6 国内外黄铜相近牌号对照
附录7 国内外镁合金相近牌号对照
附录8 国内外锌合金相近牌号对照
附录9 国内外铸造钛合金相近牌号对照
附录10 国内外轴承合金相近牌号对照
参考文献
W4
第1章 有色合金铸造的基础知识
1.1 有色合金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1.1.1 有色合金铸造的基本概念
1.1.2 铸造有色合金分类
1.1.3 常用有色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能
1.1.4 常用的有色合金二元相图
1.2 铸造有色合金的特性及熔炼和铸造工艺要求
1.3 有色合金熔炼的冶金原理
1.3.1 有色合金的熔炼原理
1.3.2 合金液的处理原理
1.4 铸件凝固及铸造性能
1.4.1 铸件凝固
1.4.2 铸造性能
1.5 有色合金铸造发展趋势
第2章 有色金属铸造用原辅材料
2.1 有色金属材料
2.1.1 纯金属
2.1.2 常用的中间合金
2.1.3 元素添加剂
2.2 非金属材料及辅助材料
2.2.1 熔炼炉用材料
2.2.2 各种熔剂
2.2.3 造型、制芯的原材料
2.2.4 其他辅助材料
第3章 有色合金的熔炼炉
3.1 有色合金熔炼炉的基本要求、种类和选用
3.1.1 熔炼炉的基本要求
3.1.2 熔炼炉的种类和选用
3.2 常用有色合金熔炼炉的基本结构和技术参数
3.2.1 坩埚电阻炉
3.2.2 无芯感应熔炼炉
3.2.3 真空电弧炉
3.2.4 火焰反射炉
3.2.5 燃料坩埚炉
3.3 熔炼与浇注工具
3.3.1 熔炼和浇注常用的工具
3.3.2 理化检验试样
3.3.3 焦炭坩埚炉熔炼有色合金的通用规程
第4章 有色合金铸造工艺
4.1 铸造工艺的种类及选择
4.1.1 铸造工艺的种类
4.1.2 工艺方法的选用
4.2 砂型铸造工艺设计
4.2.1 造型方法分类与选择
4.2.2 制芯方法分类与选择
4.2.3 砂型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4.2.4 模型工艺设计
4.2.5 芯盒设计
4.2.6 浇注系统设计
4.2.7 冒口和出气孔设计
4.2.8 冷铁设计
4.3 金属型设计
4.3.1 浇注位置的选择
4.3.2 分型面的确定
4.3.3 金属模具材料选用
4.3.4 金属模具的尺寸设计
4.3.5 离心铸造模具尺寸设计要点
4.3.6 浇、冒系统的设计
4.3.7 排气道的设计
4.3.8 定位设计
第5章 铸造铝合金
5.1 铝合金及其性能
5.1.1 铸造铝合金的特性
5.1.2 铸造铝合金的分类
5.1.3 铸造铝合金的牌号、化学成分及杂质允许含量
5.1.4 铸造铝合金性能
5.1.5 铸造铝合金的特点及应用
5.1.6 铝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影响元素
5.2 铸造铝合金的熔炼工艺
5.2.1 熔炼前的准备工作
5.2.2 配料计算
5.2.3 熔炼工艺规程
5.3 铝合金的铸造工艺
5.3.1 砂型铸造工艺规程
5.3.2 金属型铸造工艺规程
5.3.3 低压铸造工艺规程
5.3.4 铝合金压铸工艺规程
5.4 热处理
5.4.1 热处理的分类及原理
5.4.2 热处理设备及仪表
5.4.3 热处理工艺参数及操作
5.4.4 热处理质量检验
第6章 铸造铜与铜合金
6.1 铜与铜合金及其性能
6.1.1 铜与铜合金的特性
6.1.2 铜合金的分类、牌号及化学成分
6.1.3 铜与铜合金的性能
6.1.4 铜与铜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元素影响
6.2 铜与铜合金的熔炼
6.2.1 熔炼前的准备工作
6.2.2 配料计算
6.2.3 各类合金熔炼工艺要点
6.2.4 铜与铜合金的浇注温度
6.3 铜与铜合金的铸造工艺
6.3.1 砂型铸造
6.3.2 铜与铜合金金属型铸造
6.3.3 离心铸造
6.3.4 铸件清理检查入库
6.4 铜合金铸件的热处理
6.4.1 热处理分类
6.4.2 热处理工艺规范和操作要点
6.4.3 热处理质量检验
第7章 铸造镁合金
7.1 镁合金及其性能
7.1.1 镁合金概述
7.1.2 铸造镁合金的分类、牌号及化学成分
7.1.3 铸造镁合金的力学性能
7.1.4 镁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元素的影响
7.2 镁合金的熔炼
7.2.1 镁合金熔炼的特点和要求
7.2.2 熔炼前的准备
7.2.3 镁合金的熔炼工艺
7.3 镁合金的铸造工艺
7.3.1 砂型铸造工艺
7.3.2 镁合金压铸工艺
7.4 镁合金铸件的热处理
7.4.1 镁合金铸件热处理的基本原理
7.4.2 镁合金热处理的设备及要求
7.4.3 镁合金铸件热处理工艺
7.4.4 镁合金铸件热处理技术要求和说明
7.4.5 铸件热处理的质量检查
7.4.6 热处理技术安全
7.5 镁合金铸件的表面处理
7.5.1 镁合金铸件的氧化处理
7.5.2 镁合金铸件的浸润处理
第8章 铸造锌合金
8.1 铸造锌合金及其性能
8.1.1 铸造锌合金牌号及化学成分
8.1.2 铸造锌合金的性能
8.1.3 铸造锌合金的特点和用途
8.1.4 锌合金的金相组织及元素的影响
8.2 铸造锌合金熔炼
8.2.1 熔炼炉和坩埚的选用
8.2.2 熔炼用金属和非金属材料
8.2.3 配料计算
8.2.4 熔炼前准备
8.2.5 锌合金熔炼操作要点
8.2.6 锌合金浇注
8.3 锌合金的铸造工艺
8.3.1 锌合金凝固特性
8.3.2 锌合金砂型和金属型铸造工艺
8.3.3 典型零件铸造工艺实例
8.3.4 锌合金压铸简介
8.3.5 铸件清理检查入库
8.3.6 铸件常见缺陷及预防措施
8.4 锌合金热处理
8.4.1 尺寸稳定化热处理
8.4.2 提高韧性热处理
第9章 铸造钛合金
9.1 铸造钛合金及其性能
9.1.1 钛合金的分类、牌号及化学成分
9.1.2 钛合金的性能
9.1.3 钛合金的显微组织
9.2 铸造钛合金的熔铸
9.2.1 自耗电极铸锭的制备
9.2.2 钛合金的熔铸
9.3 钛及其钛合金的铸造工艺
9.3.1 钛合金铸造工艺分类及应用
9.3.2 石墨捣实型铸造工艺
9.3.3 熔模精密铸造工艺
9.4 钛铸件的清理和精整
9.4.1 钛合金铸件清理精整工序
9.4.2 钛合金铸件的常见缺陷和修复
9.4.3 钛合金铸件的质量检验
9.5 钛合金铸件的热处理
9.5.1 退火处理
9.5.2 真空除氢退火
9.5.3 热等静压处理
9.5.4 铸件热处理后表面污染的处理
9.5.5 铸件热处理效果的评定
第10章 铸造轴承合金
10.1 铸造轴承合金及性能
10.1.1 轴承合金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10.1.2 轴承合金的牌号及化学成分
10.1.3 轴承合金的性能
10.1.4 合金显微组织
10.2 轴承合金的熔炼
10.2.1 锡基轴承合金的熔炼工艺要点
10.2.2 铅基轴承合金的熔炼工艺要点
10.2.3 铝基轴承合金的熔炼工艺
10.2.4 铜铅合金的熔炼工艺
10.3 轴承合金的铸造工艺
10.3.1 锡基和铅基轴承合金铸造工艺
10.3.2 铝基轴承合金铸造工艺
10.3.3 铜铅轴承合金的铸造工艺
10.4 轴承的质量检验和铸造缺陷分析
10.4.1 轴承的质量检验
10.4.2 轴承的铸造缺陷分析
附录1 常用的数学计算公式
附录2 相关计量单位、铸造方法及热处理符号
附录3 国内外铝合金相近牌号对照
附录4 国内外锡青铜相近牌号对照
附录5 国内外铝青铜相近牌号对照
附录6 国内外黄铜相近牌号对照
附录7 国内外镁合金相近牌号对照
附录8 国内外锌合金相近牌号对照
附录9 国内外铸造钛合金相近牌号对照
附录10 国内外轴承合金相近牌号对照
参考文献
W4
有色金属铸件生产指南[电子资源.图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