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中国是茶的故乡,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的历史了,直到现在,民间还有以茶代礼的风俗。中国俗语中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就表明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在古中国和平盛世的时候,茶也开始成了文人雅士们的其中一个消遣,和“琴棋书画诗酒”并列。中国乃至世界现存很早、很完整、很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名叫《茶经》,成书于唐代,是“茶圣”陆羽毕生茶事绝学的精髓,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此书是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划时代的茶学专著,精辟的农学著作,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茶经》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茶叶采制和饮用经验,全面论述了有关茶叶起源、生产、饮用等各方面的问题,传播了茶业科学知识,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开中国茶道的先河。且《茶经》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茶书,除茶法外,凡与茶有关的各种内容,都有叙述。以后茶书皆本于此。作者陆羽,名疾,字鸿渐、季疵,号桑苎翁、竟陵子,唐代复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门)。公元733年出生,幼年托身佛寺,自幼好学用功,学问渊博,诗文亦佳,且为人清高,淡泊功名,一度招拜为太子太学、太常寺太祝而不就。公元760年为避安史之乱,陆羽隐居浙江苕溪(今湖州)。其间在亲自调查和实践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悉心研究了前人和当时茶叶的生产经验,完成创始之作《茶经》,因此被尊为“茶神”和“茶仙”。陆羽的《茶经》分三卷十节,约7000字。卷上:一之源 ,讲茶的起源、形状、功用、名称、品质;二之具,谈采茶制茶的用具,如茶篮、蒸茶灶、焙茶棚等;三之造,论述茶的种类和采制方法。卷中:四之器,叙述煮茶、饮茶的器皿,即24种饮茶用具,如风炉、茶釜、纸囊、木碾、茶碗等。卷下:五之煮,讲烹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品第;六之饮,讲饮茶的风俗,即陈述唐代以前的饮茶历史;七之事,叙述古今有关茶的故事、产地和药效等;八之出,将唐代全国茶区的分布归纳为山南(荆州之南)、浙南、浙西、剑南、浙东、黔中、江西、岭南等八区,并谈各地所产茶叶的优劣;九之略,分析采茶、制茶用具可依当时环境,省略某些用具;十之图,教人用绢素写茶经,陈诸座隅,目击而存。最后,陆羽还主张要把以上各项内容用图绘成画幅,张陈于座隅,茶人们喝着茶,看着图,品茶之味,明茶之理,神爽目悦,这与端来一瓢一碗,几口灌下,那意境自然大不相同。陆羽《茶经》是古代茶人勤奋读书、刻苦学习、 潜心求索、百折不挠精神的结晶。以茶待客、以茶代酒,“清茶一杯也醉人”就是中华民族珍惜劳动成果、勤奋节俭的真实反映。以茶字当头排列茶文化的社会功能有“以茶思源、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联谊、以茶廉政、以茶育人、以茶代酒、以茶健身、以茶入诗、以茶入艺、以茶入画、以茶起舞、以茶歌呤、以茶兴文、以茶作礼、以茶兴农、以茶促贸和以茶致富。茶是中国的骄傲、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豪,饮茶可以思源。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将中国茶叶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重大贡献。自陆羽著《茶经》之后,茶叶专著陆续问世,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茶事的发展。代表作品有宋代蔡襄的《茶录》、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明代钱椿年撰、顾元庆校《茶谱》、张源的《茶录》,清代刘源长《茶史》等。本套丛书以陆羽《茶经》为中心,对其进行全面挖掘和拓展。全书除了对陆羽的生平做了详细的介绍外,重点对其专著《茶经》加以译析,同时收录了《续茶经》、《大观茶论》(宋·赵佶原著)、《茶疏》(明·许次纾原著)、《茶说》(明·黄龙德原著)、《茶谱》(明·朱权原著)、《煮泉小品》(明·田艺蘅原著)等茶叶专著。另外重点讲述了跟着《茶经》来学茶和跟着《茶经》学养生等内容。总之,此套《茶经》是一套将知识性、趣味性、综合性与时尚性相结合的阅读范本,使读者不仅能够对“茶”有一个更加系统和全面的认知,更能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享受心灵的淡泊和美好。
目录
第一章茶圣陆羽与《茶经》()第一节茶圣陆羽生平()
一、迷雾重重的身世()
二、受尽磨难的少年()
三、潜心茶事的成年()
四、贫病交加的暮年()
五、茶圣陆羽的传说()
六、茶圣陆羽的交游()
七、茶圣陆羽的功绩()
第二节陆羽余杭著《茶经》()
一、古籍对陆羽余杭著《茶经》的记载()
二、陆羽著《茶记》与《茶经》初考()
三、陆羽及《茶经》的讨论与观点()
第三节陆羽《茶经》对历代余杭茶业的影响()
一、陆羽《茶经》对历代余杭茶业的影响()
二、余杭禅茶()
三、历代余杭茶诗()
第四节陆羽余杭周边行迹()
一、陆羽杭州行迹()
二、陆羽钱塘江与浙东行迹()
三、陆羽湖州行迹()
四、陆羽江苏行迹()
五、陆羽江西上饶、南昌、湖南、广州行迹()
第五节《茶经》的评析和答疑()
【书摘与插画】
第一章茶圣陆羽与《茶经》第一节茶圣陆羽生平一、迷雾重重的身世陆羽出身迷雾重重。他出生于哪家,生于何年何月,姓甚名谁,历来有不同说法。古书云:陆羽,“不知所生”,指的就是这个意思。(一)陆羽是个弃婴吗据宋代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隐逸传》载:陆羽“不知所生,或言有僧晨起,闻湖畔群雁喧集,“见翼覆一婴儿,收蓄之。”说:一天早陆羽古里——竟陵龙盖寺(今湖北天门西塔寺)晨,竟陵(今湖北天门)龙盖寺智积和尚正漫步于当地的西湖之滨,忽闻湖边的芦苇丛中群雁喧闲。循声走去,只见许多大雁张开翅膀,用羽翼温暖掩护一个婴儿。于是智积将婴儿抱回。寺院收养。由此,说陆羽原本是个弃婴,是多数学者的认识。不过,有学者提出疑问,认为:欧阳修(1007~1072年)、宋祁(998~1061年)与陆羽的生活年代相距200年之多,此前对陆羽出身并无此说;而“群雁”、“翼覆”、“婴儿”终究是一种传闻,难以置信;何况在一个寺院里,作为一个和尚,要养一个尚在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婴儿,似乎与常理相悖,难以使人信服。(二)陆羽是个遗孤吗按《陆文学自传》云:陆羽“始三岁,惸(qiong,读如“穷”,无兄弟之意)露,育于竟陵大师积公之禅。”说陆羽原本是个遗孤,3岁时孤单羸弱,被遗弃在露天之下,为积公大师收养于禅院,才养育成人。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无论是《陆文学自传》,还是《新唐书·隐逸传》,都说是为竟陵大师智积收养而成人的。但对陆羽原本是弃婴,还是遗孤?说法是不一样的。这里,积公是对湖北天门龙盖寺智积禅师的尊称。说他有一日,早晨起来在湖边散步,见露天下有个孤单的幼童,于是就带回寺中,抚养长大。有学者认为:说陆羽是个遗孤,收养在寺院中长大,合乎情理,较为可信。但也有不同看法:认为陆羽平生立志事业,不慕名利,无意仕途,即使朝廷诏拜“太子文学”、“太常侍太祝”,均拒不从命,怎么会在《陆文学自传》前冠以“太子”官衔炫耀自己呢?认为《陆文学自传》是后人冒名杜撰之作。于是,陆羽是弃婴还是遗孤,就成了学术界对陆羽研究的一大疑点。(三)收养陆羽的智积禅师,是竟陵龙盖寺住持龙盖寺坐落在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城西西湖的覆釜洲上,相传始建于东汉。东晋古雁桥位于竟陵城西门外,为后人纪念智积禅师在此将陆羽抱回寺院而建造的石桥,取名“雁桥”。时,高僧支遁(即支公)就在此居住过。支遁还曾在西湖附近的官池旁开凿了一口井,井口有三个眼,呈品字形,后人称其为三眼井,专供龙盖寺煮茶饮水之用。唐开元年间(713~741年),智积禅师为龙盖寺住持,直至圆寂,一直未曾离开龙盖寺,因而使龙盖寺名声大振。陆羽在孩提时为智积禅师收养,曾在龙盖寺生活过近十年,在此自幼习文。此后,龙盖寺又改名为西塔寺,所以在研究陆羽生平时,有不少引文提到西塔寺,其实指的就是龙盖寺。(四)生卒年月有疑在《新唐书》、《唐才子传》、《唐诗纪事》中,虽然都谈到陆羽的出生,但均称不知其生年和他的父母。唯有《陆文学自传》中自署“上元辛丑岁,子阳秋二十有九日”,而“上元辛丑岁”是公元761年,按此推算,陆羽的出生年应是公元733年,即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但也有人认为:《陆文学自传》的这个说法缺少前提。所以,在《中国人名大词典》等一些典籍中,凡谈到陆羽出生年月时,均注为约公元733年,即733?。不过,对于陆羽卒于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年),几乎没有人提出异议。(五)姓和名的由来陆羽(733~804年),唐代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字鸿渐。那么,陆羽既是领养,不知其父、其母,他的姓和名又是怎么来的呢?史载:陆羽幼年时,抚养陆羽的智积叫他虔诚占卦,根据卦辞,智积遂给他定姓“陆”,取名“羽”。这在《全唐文·陆羽小传》中写得很清楚,说:陆羽“既长,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乃以陆为氏,名而字之。”对此,《唐才子传·陆羽》中亦有类似描述:“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以为姓名。”从此,这个为智积禅师收养的孩子,便有了自己的姓和名,他就是后来成为茶圣的陆羽。(六)出生地和名、字、号陆羽既是唐代时在复州竟陵湖滨捡得,自幼在竟陵龙盖寺长大,因此当为唐代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所以,史载:陆羽,唐代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名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见《新唐书·陆羽传》)。但也有对陆羽的名和字不作肯定的,说:“陆子名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也。或云:字羽,名鸿渐,未知孰是?”(《陆文学自传》)陆羽的号很多:因出生于复州竟陵,所以自称“竟陵子”(见《广信府志·杂记》);又因隐居湖州苕溪,所以又自称“桑苎翁”(见《新唐书·陆羽传》);曾因在竟陵城东东岗村居住过,所以还自称“东岗子”。信州(今江西上饶)城北茶山寺陆羽石像此外,同代人颜真卿等称陆羽为“陆生”或“陆处士”,潘述称陆羽为“陆三”,皇甫曾等称陆羽为“陆鸿渐山人”。还有,因陆羽在信州(今江西上饶)府城北茶山寺居住过,人称“茶山御史”;因朝廷曾诏拜陆羽为太子文学,人称“陆文学”;因陆羽在广州东园居住过,人称“东园先生”(见《广信府志》);因朝廷诏徙过陆羽为太常侍太祝,人称“陆太祝”。更有出于对陆羽的崇敬,有称陆羽为“茶颠”(见《茶录》)、“茶仙”(诗人耿湋与陆羽联句诗)、“茶神”(见《新唐书·陆羽传》)的。不过,字和号多了,自然会给后人带来一些麻烦。但却表明:陆羽虽“不知所生”,但也有姓有名,有字有号。对于陆羽长相和为人,亦有不少记载。多说陆羽其貌“不扬”,脾气“倔强”,讲话“口吃”。在这方面,《陆文学自传》中说得最为明白。说陆羽“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而为人才辩笃信,褊躁多自用意。朋友规谏,豁然不惑。凡有人宴处,意有不适,不言而去。人或疑之,谓多生瞋。及与人为信,虽冰雪千里,虎狼当道,而不諐也。”对此,在元代辛文房的《唐才子传·陆羽》中亦有类似记述,说陆羽是“貌寝,口吃而辩。闻人善,若在己。与人期,虽阻虎狼不避也。”二、受尽磨难的少年陆羽孩提时代受尽磨难。青年时巧遇名师,加以陆羽好学,学问大有长进,为以后的事业有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终使陆羽成为茶学科的奠基人、茶文化的开创者。
茶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