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作为“山本日本学”的集大成之作,本书以宏大的构思、开阔的视野
、丰沛的容量,对日本社会、历史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做了细致入微的梳理
和阐释。
本书借鉴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思想家伊达千广在《大势三转考》中所提
出的重构历史的方法,将日本历史按照“骨的时代”、“职的时代”和“
名的时代”划分为三个部分,并以此为基准,对日本成功进行明治维新,
并迅速实现现代化的内在原因进行了深入、缜密的论述。
本书还通过对日本人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的考察,揭示出日本民族的
独特个性,以及这种民族性背后所潜藏的深刻根源,对于读者更好地了解
“何为日本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录
序章 《大势三转考》中的日本
日本人的模仿和独创性
“骨、职、名”——将日本历史划分为三部分的依据
第一部 由骨的时代到职的时代
第一章 何为日本人
东亚的最后进民族
绳文人是怎样的民族
流传至今的绳文时代的饮食文化
绳文人所说的日语
稻作从何而来
中国史书上记载的从世纪至世纪的日本
从登吕遗迹看日本文化的起源
前期古坟文化与伊势神宫的火钻具
与中国江南地区的密切关系
津田左右吉博士对日本神话的分析
“骨的时代”中的氏族体制
第二章 文字的创造
日本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假名”的创造
基督教传教士看到的日本的假名文字文化
日本人怎样创造了“假名”
从“万叶假名”看日语文字化的艰苦过程
三千年前阿卡德人的奋斗
“假名文字”和“假名文章”是如何诞生的
用本国文字书写本国语言的喜悦
文字、文学与统一国语的平行发展
第三章 律令制度的建立
去除科举制度后引入律令制度的日本
大化改新使日本成为中央集权国家
“大宝律令”之前的改革要点
律令制度的根本是“班田授受法”
“贫穷问答歌”中描述的下层民众生活
农民的逃亡导致律令制度崩溃
日本为何没有实施科举制度
天皇家族得以存续代以上的原因
第四章 神话与传说的世界
日本的“神”是什么
从神话时代到世纪的连续性
日本神话中关于天地开创的故事
天孙降临前的诸神
海幸与山幸两兄弟的故事
由神话证明的天皇的正统性
何为“ARAHITGAMI(现人神)”
第五章 佛教传入
日本人信奉的宗教是什么
国家宗教却并非国教
传入日本的中国佛教的特质
身着僧衣的儒者对基督教的攻击
神道与佛教是如何结合起来的
渗透于日本的道教
镇护国家的佛教之功过
日本佛教因加持祈祷与末法思想而发生质变
只选择念佛的法然
与净土宗对抗的高僧明惠
日本独自的佛教的诞生
第六章 “民主主义”奇妙地产生
在日本民主主义成功、基督教失败的原因
日本存在民主主义的文化传统吗
少数服从多数并非“数字的理论”而是“神意”的体现
中世时期各大寺院不断强诉的原因
僧兵是如何形成的
超越法规的空间——“庄园”内的秩序
第二部 由职的时代进入名的时代
第七章 武家与一夫一妻制
为何将武士的时代称为“名的时代”
盗贼横行促使作为自警队的武士形成
清盛的登场与告别“公地公民”
赖朝如何获得实质上的统治权
以一夫多妻为罪的北条重时
禁止对女性失礼的家训
如何调整主从关系与血缘关系
“体谅他人”的劝诫同样适用于现代日本人
第八章 武家革命与日本式法治国家的建立
“承久之乱”是围绕守护、地头的人事权的正面冲突
将反叛朝廷的行为正当化的理论武器
试图重新确立武家新秩序的《贞永式目》
《贞永式目》中起请文的意义
《式目》与中国法律完全没有关系
武士和民众都不了解的《律令》
泰时称之为“式目”的理由
摆脱对中国的模仿,日本式法治国家的形成
第九章 武家法律的特征
规定土地所有权的两项条文
对所拥有的土地的继承是自由的
女子也拥有同等权利和义务
将继承权让给妻子后如果离婚,后果如何
幕府介入土地继承的极少例外
无论功劳、责任还是罪责,都在于个人而非家族
不承认“缘座”的日本,罪及九族的中国
《十六夜日记》中的主人公为何要前往镰仓
朝廷幕府并存,日本独特的政治体制诞生
第十章 经济动物的出现
货币经济在室町时代逐步扎根
平清盛输入中国钱的功绩
大量输出黄金的日本
货币经济的威力动摇了镰仓幕府的根本
高利贷、银行的诞生、土地所有形态的变质
幕府发布通货禁止令
从偷钱小偷的出现看货币经济的渗透
作为幕府体制根本的惣领制的崩溃
第十一章 下赳上与集团主义的出现
镰仓幕府为何崩溃
“一揆”——契约集团的形成
声势强大的国人一揆
成功罢免了守护的国人一揆侣
血缘社会的解体和惣领制的崩溃
日本式平等主义、集团主义的原型
日本有过奴隶制吗
第十二章 货币、契约和组织——中世的终结
为何足利将军可以拥有奢侈的生活
“对中国下跪外交”的元祖
各种金融机构支撑着室町幕府
在德政一揆中悬挂的幕府公告牌
部下规定主君行为的法律制定
由起请文看毛利元就与家臣团的力量关系
四十年后毛利家的起请文
是什么终结了战国时代
第三部 名的时代,来自西欧的冲击
第十三章 土一揆、一向宗、基督教
日本人心中的末世感觉
下赳上的日本、农民的成长
莲如为何能在一代人的时间内构筑起真宗王国
一向一揆建立的“百姓自己的国家”
沙勿略来日与基督教传教侣
继承了莲如布教方式的范礼安
耶稣会开展印刷和出版活动的目的
第十四章 贸易、殖民地化、奴隶、典礼问题
传教士们给日本带来了什么
在中国生丝和棉布的中介贸易中获得了巨大利益的耶
稣会
令人不解的秀吉的基督教禁教令
以强硬态度向基督教提出的五条质问
令秀吉震怒的最大原因
中国、越南、泰国禁止基督教的原因
基督教禁教令的真实意图
圣·菲利普号水手失言事件
日本基督教问题的特殊性
第十五章 荷兰人与英国人
漂流而至的利夫德号上的由斯汀和亚当斯
荷兰国王给德川家康的一封信
英国使节所看到的日本
家康为何厚待荷兰与英国
第十六章 是否真正有过锁国
家康对基督教的最终结论
岛原之乱是如何发生的
岛原之乱的另一个真相
寺请制度的作用
“向上帝发誓不信仰上帝”的改教誓约
第十七章 基督教思想的影响
不干斋巴鼻庵为何自行转向
不能嘲笑巴鼻庵的现代人
受知识分子欢迎的“自然神学”式传道方针
巴鼻庵放弃基督教的理由
既是东亚之异端,又是西欧基督教之异端
第四部 伊达千广的现代
第十八章 家康创立的体制
构筑了“武家乃武家”的政治体制的家康
继承镰仓幕府以来的传统
实质上被置于统治之下的朝廷和寺院神社势力
参勤交待制是个巧妙的发明
家康确立了货币制度
朱子学成为幕府的“统治神学”
第十九章 在幕藩体制下
由征战时代进入经济时代
加贺藩的划时代的藩政改革
从解除农民武装到“兵农分离”
刺激经济发展的海上运输
《日本永代藏》所反映出的新产业的勃兴
新型农具和技术的导入
乞丐也能成为富翁的社会
失去本来作用的武士的存在意义
第二十章 纵向社会与下剋上
日本是横向社会,还是纵向社会
柳川调信在朝鲜外交中的立场和作用
柳川事件令人吃惊的发展过程
法官的判决意味着什么侣
“幽禁”主君的正当化
何种力量阻碍了藩政改革——以阿波藩为例
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专制君主”
第二十一章 公五民五与藩的经营
所谓公五民五剥削农民是一个常识性的谎言
生产率越提高对农民越有利
锁国促进了自给自足体制的形成
成功兴办了造纸产业的津和野藩
涩泽荣一记录的种蓝农家所担负的税金
为何日本农民在一定程度上是宽裕的
武士的贫困状态和家庭副业的实际情况
第二十二章 幕藩体制下的经济
集日本全国之富的大阪
新“经济人”的出现
日本的铁砂保证了枪支的大量生产
日本独特的踏鞴制铁方法的形成
世界最大的铜精炼业者——住友
藩钞发行中的问题——以加贺藩为例
各藩的经济状况不允许日本继续锁国
第二十三章 江户时代的技术
既能用于历法又能用于时间的十干十二支的智慧
让世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不定时法——制造出钟表的日本人
日本人为何对舶来的钟表不感兴趣
如何根据朝夕与季节调节时钟的指针
为何将时刻表示为九八七六五四
既无圆形文字表盘也无表针的日本独特的尺时钟
和式时钟技术奠定了精密工业的基础
第二十四章 江户时代的民众生活
江户时代庶民的基本法
成年从什么年龄开始
离婚时丈夫要退还妻子的嫁妆
“家有三合糠,不把养子当”
退隐后也享有“亲权”
核心家庭化始干江户时代
长子继承制是个很大的误解
第二十五章 江户时代的思想
日本独有的“町人学者”的出现
如何从理论上证明幕府统治的正当性
不认可幕藩体制的、纯粹的朱子学者——浅见纲斋
明确摆脱将中国绝对化的倾向
为何纲斋拒绝了来自诸侯的邀请
由“绝命之辞”看纲斋对拥有正统性王朝的拘泥
思想改变人的时代的到来
主张“佛法则世法”的铃木正三
无论农耕还是日常工作,皆是佛家修行
正三是如何看待商人的利润的
石田梅岩开创“石门心学”
正三与梅岩所构筑的日本资本主义精神
李退溪与日本朱子学者的异同点
第二十六章 现代日本人的原型
“言论自由”造就了有独创思想的思想家群体
稀世的天才——富永仲基
关键词“加上”有何意义
高度评价仲基的本居宣长
独创的、现代的天才思想
作为米店掌柜的异类学者——山片蟠桃
明治时代日本人顺利接受进化论的原因
蟠桃对祭祀祖先的看法
知晓地动学说和万有引力的山片蟠桃
仲基、蟠桃式思考方式的源流
第二十七章 现代日本国家的原型
领先西欧的日本数学
关孝和正统的继承者——本多利明
告别儒学而“脱亚入欧”的先驱者
本多利明提出的日本“四大急务”
与马尔萨斯人口论类似的理论
主张开拓振兴边远地区
否定自给自足的经济论、领先时代的开国论者
摒弃“虚学”、提倡“实学”的海保青陵
批判蔑视商业的武士意识
青陵的“藩株式会社”论
终章 明治维新的出发点
为何日本成功地进行了明治维新
“新日本首位大藏大臣”——由利公正
明治维新成功的真正原因
结束语
“国际化”是现在的流行语
译后记
日本人的模仿和独创性
“骨、职、名”——将日本历史划分为三部分的依据
第一部 由骨的时代到职的时代
第一章 何为日本人
东亚的最后进民族
绳文人是怎样的民族
流传至今的绳文时代的饮食文化
绳文人所说的日语
稻作从何而来
中国史书上记载的从世纪至世纪的日本
从登吕遗迹看日本文化的起源
前期古坟文化与伊势神宫的火钻具
与中国江南地区的密切关系
津田左右吉博士对日本神话的分析
“骨的时代”中的氏族体制
第二章 文字的创造
日本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假名”的创造
基督教传教士看到的日本的假名文字文化
日本人怎样创造了“假名”
从“万叶假名”看日语文字化的艰苦过程
三千年前阿卡德人的奋斗
“假名文字”和“假名文章”是如何诞生的
用本国文字书写本国语言的喜悦
文字、文学与统一国语的平行发展
第三章 律令制度的建立
去除科举制度后引入律令制度的日本
大化改新使日本成为中央集权国家
“大宝律令”之前的改革要点
律令制度的根本是“班田授受法”
“贫穷问答歌”中描述的下层民众生活
农民的逃亡导致律令制度崩溃
日本为何没有实施科举制度
天皇家族得以存续代以上的原因
第四章 神话与传说的世界
日本的“神”是什么
从神话时代到世纪的连续性
日本神话中关于天地开创的故事
天孙降临前的诸神
海幸与山幸两兄弟的故事
由神话证明的天皇的正统性
何为“ARAHITGAMI(现人神)”
第五章 佛教传入
日本人信奉的宗教是什么
国家宗教却并非国教
传入日本的中国佛教的特质
身着僧衣的儒者对基督教的攻击
神道与佛教是如何结合起来的
渗透于日本的道教
镇护国家的佛教之功过
日本佛教因加持祈祷与末法思想而发生质变
只选择念佛的法然
与净土宗对抗的高僧明惠
日本独自的佛教的诞生
第六章 “民主主义”奇妙地产生
在日本民主主义成功、基督教失败的原因
日本存在民主主义的文化传统吗
少数服从多数并非“数字的理论”而是“神意”的体现
中世时期各大寺院不断强诉的原因
僧兵是如何形成的
超越法规的空间——“庄园”内的秩序
第二部 由职的时代进入名的时代
第七章 武家与一夫一妻制
为何将武士的时代称为“名的时代”
盗贼横行促使作为自警队的武士形成
清盛的登场与告别“公地公民”
赖朝如何获得实质上的统治权
以一夫多妻为罪的北条重时
禁止对女性失礼的家训
如何调整主从关系与血缘关系
“体谅他人”的劝诫同样适用于现代日本人
第八章 武家革命与日本式法治国家的建立
“承久之乱”是围绕守护、地头的人事权的正面冲突
将反叛朝廷的行为正当化的理论武器
试图重新确立武家新秩序的《贞永式目》
《贞永式目》中起请文的意义
《式目》与中国法律完全没有关系
武士和民众都不了解的《律令》
泰时称之为“式目”的理由
摆脱对中国的模仿,日本式法治国家的形成
第九章 武家法律的特征
规定土地所有权的两项条文
对所拥有的土地的继承是自由的
女子也拥有同等权利和义务
将继承权让给妻子后如果离婚,后果如何
幕府介入土地继承的极少例外
无论功劳、责任还是罪责,都在于个人而非家族
不承认“缘座”的日本,罪及九族的中国
《十六夜日记》中的主人公为何要前往镰仓
朝廷幕府并存,日本独特的政治体制诞生
第十章 经济动物的出现
货币经济在室町时代逐步扎根
平清盛输入中国钱的功绩
大量输出黄金的日本
货币经济的威力动摇了镰仓幕府的根本
高利贷、银行的诞生、土地所有形态的变质
幕府发布通货禁止令
从偷钱小偷的出现看货币经济的渗透
作为幕府体制根本的惣领制的崩溃
第十一章 下赳上与集团主义的出现
镰仓幕府为何崩溃
“一揆”——契约集团的形成
声势强大的国人一揆
成功罢免了守护的国人一揆侣
血缘社会的解体和惣领制的崩溃
日本式平等主义、集团主义的原型
日本有过奴隶制吗
第十二章 货币、契约和组织——中世的终结
为何足利将军可以拥有奢侈的生活
“对中国下跪外交”的元祖
各种金融机构支撑着室町幕府
在德政一揆中悬挂的幕府公告牌
部下规定主君行为的法律制定
由起请文看毛利元就与家臣团的力量关系
四十年后毛利家的起请文
是什么终结了战国时代
第三部 名的时代,来自西欧的冲击
第十三章 土一揆、一向宗、基督教
日本人心中的末世感觉
下赳上的日本、农民的成长
莲如为何能在一代人的时间内构筑起真宗王国
一向一揆建立的“百姓自己的国家”
沙勿略来日与基督教传教侣
继承了莲如布教方式的范礼安
耶稣会开展印刷和出版活动的目的
第十四章 贸易、殖民地化、奴隶、典礼问题
传教士们给日本带来了什么
在中国生丝和棉布的中介贸易中获得了巨大利益的耶
稣会
令人不解的秀吉的基督教禁教令
以强硬态度向基督教提出的五条质问
令秀吉震怒的最大原因
中国、越南、泰国禁止基督教的原因
基督教禁教令的真实意图
圣·菲利普号水手失言事件
日本基督教问题的特殊性
第十五章 荷兰人与英国人
漂流而至的利夫德号上的由斯汀和亚当斯
荷兰国王给德川家康的一封信
英国使节所看到的日本
家康为何厚待荷兰与英国
第十六章 是否真正有过锁国
家康对基督教的最终结论
岛原之乱是如何发生的
岛原之乱的另一个真相
寺请制度的作用
“向上帝发誓不信仰上帝”的改教誓约
第十七章 基督教思想的影响
不干斋巴鼻庵为何自行转向
不能嘲笑巴鼻庵的现代人
受知识分子欢迎的“自然神学”式传道方针
巴鼻庵放弃基督教的理由
既是东亚之异端,又是西欧基督教之异端
第四部 伊达千广的现代
第十八章 家康创立的体制
构筑了“武家乃武家”的政治体制的家康
继承镰仓幕府以来的传统
实质上被置于统治之下的朝廷和寺院神社势力
参勤交待制是个巧妙的发明
家康确立了货币制度
朱子学成为幕府的“统治神学”
第十九章 在幕藩体制下
由征战时代进入经济时代
加贺藩的划时代的藩政改革
从解除农民武装到“兵农分离”
刺激经济发展的海上运输
《日本永代藏》所反映出的新产业的勃兴
新型农具和技术的导入
乞丐也能成为富翁的社会
失去本来作用的武士的存在意义
第二十章 纵向社会与下剋上
日本是横向社会,还是纵向社会
柳川调信在朝鲜外交中的立场和作用
柳川事件令人吃惊的发展过程
法官的判决意味着什么侣
“幽禁”主君的正当化
何种力量阻碍了藩政改革——以阿波藩为例
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专制君主”
第二十一章 公五民五与藩的经营
所谓公五民五剥削农民是一个常识性的谎言
生产率越提高对农民越有利
锁国促进了自给自足体制的形成
成功兴办了造纸产业的津和野藩
涩泽荣一记录的种蓝农家所担负的税金
为何日本农民在一定程度上是宽裕的
武士的贫困状态和家庭副业的实际情况
第二十二章 幕藩体制下的经济
集日本全国之富的大阪
新“经济人”的出现
日本的铁砂保证了枪支的大量生产
日本独特的踏鞴制铁方法的形成
世界最大的铜精炼业者——住友
藩钞发行中的问题——以加贺藩为例
各藩的经济状况不允许日本继续锁国
第二十三章 江户时代的技术
既能用于历法又能用于时间的十干十二支的智慧
让世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不定时法——制造出钟表的日本人
日本人为何对舶来的钟表不感兴趣
如何根据朝夕与季节调节时钟的指针
为何将时刻表示为九八七六五四
既无圆形文字表盘也无表针的日本独特的尺时钟
和式时钟技术奠定了精密工业的基础
第二十四章 江户时代的民众生活
江户时代庶民的基本法
成年从什么年龄开始
离婚时丈夫要退还妻子的嫁妆
“家有三合糠,不把养子当”
退隐后也享有“亲权”
核心家庭化始干江户时代
长子继承制是个很大的误解
第二十五章 江户时代的思想
日本独有的“町人学者”的出现
如何从理论上证明幕府统治的正当性
不认可幕藩体制的、纯粹的朱子学者——浅见纲斋
明确摆脱将中国绝对化的倾向
为何纲斋拒绝了来自诸侯的邀请
由“绝命之辞”看纲斋对拥有正统性王朝的拘泥
思想改变人的时代的到来
主张“佛法则世法”的铃木正三
无论农耕还是日常工作,皆是佛家修行
正三是如何看待商人的利润的
石田梅岩开创“石门心学”
正三与梅岩所构筑的日本资本主义精神
李退溪与日本朱子学者的异同点
第二十六章 现代日本人的原型
“言论自由”造就了有独创思想的思想家群体
稀世的天才——富永仲基
关键词“加上”有何意义
高度评价仲基的本居宣长
独创的、现代的天才思想
作为米店掌柜的异类学者——山片蟠桃
明治时代日本人顺利接受进化论的原因
蟠桃对祭祀祖先的看法
知晓地动学说和万有引力的山片蟠桃
仲基、蟠桃式思考方式的源流
第二十七章 现代日本国家的原型
领先西欧的日本数学
关孝和正统的继承者——本多利明
告别儒学而“脱亚入欧”的先驱者
本多利明提出的日本“四大急务”
与马尔萨斯人口论类似的理论
主张开拓振兴边远地区
否定自给自足的经济论、领先时代的开国论者
摒弃“虚学”、提倡“实学”的海保青陵
批判蔑视商业的武士意识
青陵的“藩株式会社”论
终章 明治维新的出发点
为何日本成功地进行了明治维新
“新日本首位大藏大臣”——由利公正
明治维新成功的真正原因
结束语
“国际化”是现在的流行语
译后记
何为日本人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