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为了适应现代工程教育的革新,满足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对生物化学
知识的要求,编写者博采众家之长,探寻科学与工程的结合,在内容布局
、素材选取方面进行创新性尝试。全书内容精炼,突出生物化学的基础理
论,具有很强的工程特色,并介绍了一些前沿的研究进展,具体体现在:
强调生物化学基本理论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如第12章专论工业生物
技术,第2章论述蛋白质药物的研究概况,第3章介绍了酶催化在有机合成
、环境保护、医疗等方面的应用。
注重阐述生物化学各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如第4章介绍了生物信息学
、基因组学等新兴研究方向;第5章在讲述生物膜的特性和功能的基础上,
介绍当前生物膜研究的热点领域和最新进展;第6章简介当前生物质能,尤
其是生物燃料电池的开发利用技术。
突显实验技术在生物学领域的重要性,如附录部分列出代表性的生物
化学基础实验,第4章简介了一些典型的现代生物研究或分析技术,如PCR
技术、核糖核酸干扰技术(RNAi)、基因芯片技术等。
加强生物化学与人类自身生理、疾病、健康的联系,如第7~10章介绍
了代谢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本书是应教育部高校工程专业资格认证工作的要求编写,特色鲜明,
适用专业较宽,可以用作生物工程、生物化工、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制
药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供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目录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生物化学研究范畴
1.2 生物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3 生命中的化学元素
1.3.1 生命体的元素组成
1.3.2 生物大分子
1.4 生命中的水环境
1.4.1 水的性质
1.4.2 水分子对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1.4.3 缓冲溶液和生物体的缓冲体系
1.5 生物化学的发展前景
1.5.1 生命大分子物质的合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1.5.2 生物膜的研究
1.5.3 物质代谢调控的研究
1.5.4 生物工程的研究
小结
思考题
第2章 生命执行者——蛋白质
2.1 氨基酸
2.1.1 氨基酸概述
2.1.2 氨基酸的分类
2.1.3 氨基酸的性质
2.1.4 氨基酸的特征化学反应
2.1.5 非标准氨基酸
2.1.6 生物活性氨基酸
2.2 肽
2.2.1 肽和肽键
2.2.2 肽的性质
2.2.3 肽的化学合成
2.2.4 生物活性肽
2.3 蛋白质
2.3.1 蛋白质分类
2.3.2 蛋白质功能
2.3.3 蛋白质性质
2.4 蛋白质的结构
2.4.1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2.4.2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2.4.3 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
2.4.4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2.4.5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2.4.6 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
2.4.7 蛋白质折叠和结构预测
2.5 蛋白质的功能
2.5.1 肌红蛋白
2.5.2 血红蛋白
2.5.3 抗体
2.5.4 蛋白质的序列同源性与进化关系
2.6 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
2.6.1 根据分子大小不同的分离纯化方法
2.6.2 根据溶解度不同的分离纯化方法
2.6.3 根据带电性质不同的分离纯化方法
2.6.4 根据吸附性质不同的分离纯化方法
2.6.5 蛋白质含量与纯度的测定
2.7 蛋白质药物研究
小结
思考题
第3章 生物催化剂——酶
3.1 酶的命名、分类及组成
3.1.1 酶的命名
3.1.2 酶的分类及编号
3.1.3 酶的组成
3.1.4 辅因子
3.1.5 核酶
3.1.6 同工酶
3.2 酶的结构及催化特点
3.2.1 酶的结构
3.2.2 研究酶活性中心的方法
3.2.3 酶的催化特点
3.3 酶的催化机制
3.3.1 底物与酶的作用方式
3.3.2 酶催化作用机制
3.3.3 酶催化反应机制举例
3.4 酶的分离纯化及活力测定
3.4.1 酶的分离纯化
3.4.2 酶活性测定
3.4.3 酶活表征
3.5 酶催化动力学
3.5.1 米氏方程
3.5.2 酶催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3.6 酶的抑制作用
3.6.1 酶催化反应的抑制作用和类型
3.6.2 可逆抑制作用动力学
3.7 酶工程
3.7.1 人工酶和模拟酶
3.7.2 酶工程
3.8 酶的应用
小结
思考题
第4章 生命密码——核酸
4.1 核酸的分类和组成
4.1.1 核酸的分类
4.1.2 核酸的组成
4.2 核酸的结构
4.2.1 DNA的结构
4.2.2 RNA的结构
4.3 核酸的物理化学性质
4.3.1 核酸的理化性质
4.3.2 核酸的水解
4.3.3 核酸的紫外吸收
4.3.4 核酸的变性、复性和杂交
4.4 核酸的研究方法
4.4.1 核酸的分离纯化
4.4.2 核酸含量的测定
4.5 核酸序列的测定及化学合成
4.5.1 末端终止法
4.5.2 化学降解法
4.5.3 核酸的化学合成
4.6 核酸的生物功能
4.6.1 复制
4.6.2 转录
4.6.3 翻译
4.6.4 加工与修饰
4.7 核酸的应用技术
4.7.1 重组DNA技术
4.7.2 聚合酶链反应
4.7.3 16S rRNA技术
4.7.4 分子杂交技术
4.7.5 核糖核酸干扰技术
4.7.6 反义核酸技术
4.7.7 核酸疫苗
4.7.8 基因芯片技术
4.7.9 生物信息学
4.8 基因、基因组及基因组学
4.9 DNA畸变与遗传病
小结
思考题
第5章 生命单元——细胞
5.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5.1.1 细胞的发现
5.1.2 细胞的分类
5.1.3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5.2 生物膜的组成与结构
5.2.1 生物膜的组成
5.2.2 生物膜的结构
5.3 生物膜的功能
5.3.1 生物膜功能简介
5.3.2 膜蛋白与膜脂的相互作用
5.4 生物膜与疾病
5.4.1 生物膜与恶性肿瘤
5.4.2 高血压病
5.5 生物膜的研究热点
5.5.1 信号转导途径
5.5.2 由膜蛋白介导的跨膜转运和能量转换
5.5.3 膜脂和膜蛋白的动力学组成和更新
5.5.4 膜的生物力学
5.5.5 发展基于膜的各种技术
小结
思考题
第6章 生物能
6.1 概述
6.1.1 生物氧化的方式
6.1.2 生物氧化反应与体外氧化反应的区别
6.1.3 线粒体的膜相结构
6.1.4 参与生物氧化的酶类
6.2 线粒体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与非线粒体氧化代谢
6.2.1 生物氧化还原与自由能变化
6.2.2 NADH氧化呼吸链
6.2.3 FADH?呼吸链
6.2.4 电子传递体复合物的组成与特性
6.2.5 ATP的生成机制
6.2.6 线粒体的穿梭系统
6.2.7 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和抑制
6.2.8 非线粒体氧化代谢
6.3 活性氧代谢物的产生及意义
6.3.1 活性氧代谢物的生成
6.3.2 活性氧代谢物的作用及伤害
6.3.3 体内活性氧代谢物的清除机制
6.3.4 体内活性氧代谢物增加的原因与防止过量产生的措施
6.4 生物能与生物质能的利用
6.4.1 能量的储存与转换
6.4.2 能荷
6.4.3 光合作用
6.4.4 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
小结
思考题
第7章 糖代谢
7.1 糖的概念及其分类
7.1.1 单糖
7.1.2 低聚糖
7.1.3 多糖
7.2 糖的消化与吸收
7.2.1 糖的消化
7.2.2 糖的吸收和转运
7.3 糖的分解代谢
7.3.1 糖酵解途径
7.3.2 糖的有氧氧化
7.3.3 磷酸戊糖途径
7.4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7.4.1 糖原的合成
7.4.2 糖原的分解代谢
7.5 糖异生作用
7.5.1 糖异生途径
7.5.2 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7.6 血糖
7.6.1 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7.6.2 血糖浓度的调节
7.7 糖代谢途径之间的联系
小结
思考题
第8章 脂类代谢
8.1 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8.2 脂肪的分解代谢
8.2.1 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8.2.2 甘油的分解代谢
8.2.3 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8.2.4 酮体的代谢
8.3 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
8.3.1 磷酸甘油的合成
8.3.2 脂肪酸的合成代谢
8.3.3 甘油三酯的合成
8.4 其他脂类的代谢
8.4.1 磷脂的代谢
8.4.2 胆固醇的代谢
8.5 血脂
小结
思考题
第9章 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代谢
9.1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9.1.1 蛋白质的消化与氮平衡
9.1.2 氨基酸的吸收和转运
9.1.3 蛋白质的腐败
9.2 氨基酸的代谢
9.2.1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9.2.2 氨的代谢
9.2.3 α-酮酸的代谢
9.3 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小结
思考题
第10章 核苷酸代谢
10.1 核酸和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10.2 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10.2.1 嘌吟核苷酸的合成
10.2.2 嘧啶核苷酸的合成
10.2.3 脱氧核苷酸的合成
10.2.4 辅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10.3 抗核苷酸代谢的物质
小结
思考题
第11章 生物调控
11.1 概述
11.2 生物调控的基本物质
11.2.1 生物调控的信号物质
11.2.2 激素及激素的调控作用机制
11.3 细胞-酶水平的调控
11.3.1 细胞结构的调控作用
11.3.2 酶的调控
11.4 化学调控与生物活性分子的设计
11.4.1 酶的化学激活和抑制
11.4.2 酶活性的化学调控与生物活性分子的设计
小结
思考题
第12章 工业生物技术
12.1 生物质能源
12.1.1 燃料乙醇
12.1.2 沼气
12.1.3 生物柴油
12.1.4 生物制氢
12.2 生物基化工产品
12.2.1 1,3-丙二醇
12.2.2 2,3-丁二醇
12.2.3 乳酸
12.2.4 丙烯酰胺
12.2.5 甘油
12.2.6 柠檬酸
12.2.7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小结
思考题
附录 生物化学实验
实验1 大肠杆菌质粒DNA的提取——碱裂解法
实验2 质粒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实验3 核酸的定量分析
实验4 小牛肠碱性磷酸酶的提取及酶活测定
实验5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实验6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
参考文献
第1章 绪论
1.1 生物化学研究范畴
1.2 生物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3 生命中的化学元素
1.3.1 生命体的元素组成
1.3.2 生物大分子
1.4 生命中的水环境
1.4.1 水的性质
1.4.2 水分子对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1.4.3 缓冲溶液和生物体的缓冲体系
1.5 生物化学的发展前景
1.5.1 生命大分子物质的合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1.5.2 生物膜的研究
1.5.3 物质代谢调控的研究
1.5.4 生物工程的研究
小结
思考题
第2章 生命执行者——蛋白质
2.1 氨基酸
2.1.1 氨基酸概述
2.1.2 氨基酸的分类
2.1.3 氨基酸的性质
2.1.4 氨基酸的特征化学反应
2.1.5 非标准氨基酸
2.1.6 生物活性氨基酸
2.2 肽
2.2.1 肽和肽键
2.2.2 肽的性质
2.2.3 肽的化学合成
2.2.4 生物活性肽
2.3 蛋白质
2.3.1 蛋白质分类
2.3.2 蛋白质功能
2.3.3 蛋白质性质
2.4 蛋白质的结构
2.4.1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2.4.2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2.4.3 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
2.4.4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2.4.5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2.4.6 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
2.4.7 蛋白质折叠和结构预测
2.5 蛋白质的功能
2.5.1 肌红蛋白
2.5.2 血红蛋白
2.5.3 抗体
2.5.4 蛋白质的序列同源性与进化关系
2.6 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
2.6.1 根据分子大小不同的分离纯化方法
2.6.2 根据溶解度不同的分离纯化方法
2.6.3 根据带电性质不同的分离纯化方法
2.6.4 根据吸附性质不同的分离纯化方法
2.6.5 蛋白质含量与纯度的测定
2.7 蛋白质药物研究
小结
思考题
第3章 生物催化剂——酶
3.1 酶的命名、分类及组成
3.1.1 酶的命名
3.1.2 酶的分类及编号
3.1.3 酶的组成
3.1.4 辅因子
3.1.5 核酶
3.1.6 同工酶
3.2 酶的结构及催化特点
3.2.1 酶的结构
3.2.2 研究酶活性中心的方法
3.2.3 酶的催化特点
3.3 酶的催化机制
3.3.1 底物与酶的作用方式
3.3.2 酶催化作用机制
3.3.3 酶催化反应机制举例
3.4 酶的分离纯化及活力测定
3.4.1 酶的分离纯化
3.4.2 酶活性测定
3.4.3 酶活表征
3.5 酶催化动力学
3.5.1 米氏方程
3.5.2 酶催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3.6 酶的抑制作用
3.6.1 酶催化反应的抑制作用和类型
3.6.2 可逆抑制作用动力学
3.7 酶工程
3.7.1 人工酶和模拟酶
3.7.2 酶工程
3.8 酶的应用
小结
思考题
第4章 生命密码——核酸
4.1 核酸的分类和组成
4.1.1 核酸的分类
4.1.2 核酸的组成
4.2 核酸的结构
4.2.1 DNA的结构
4.2.2 RNA的结构
4.3 核酸的物理化学性质
4.3.1 核酸的理化性质
4.3.2 核酸的水解
4.3.3 核酸的紫外吸收
4.3.4 核酸的变性、复性和杂交
4.4 核酸的研究方法
4.4.1 核酸的分离纯化
4.4.2 核酸含量的测定
4.5 核酸序列的测定及化学合成
4.5.1 末端终止法
4.5.2 化学降解法
4.5.3 核酸的化学合成
4.6 核酸的生物功能
4.6.1 复制
4.6.2 转录
4.6.3 翻译
4.6.4 加工与修饰
4.7 核酸的应用技术
4.7.1 重组DNA技术
4.7.2 聚合酶链反应
4.7.3 16S rRNA技术
4.7.4 分子杂交技术
4.7.5 核糖核酸干扰技术
4.7.6 反义核酸技术
4.7.7 核酸疫苗
4.7.8 基因芯片技术
4.7.9 生物信息学
4.8 基因、基因组及基因组学
4.9 DNA畸变与遗传病
小结
思考题
第5章 生命单元——细胞
5.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5.1.1 细胞的发现
5.1.2 细胞的分类
5.1.3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5.2 生物膜的组成与结构
5.2.1 生物膜的组成
5.2.2 生物膜的结构
5.3 生物膜的功能
5.3.1 生物膜功能简介
5.3.2 膜蛋白与膜脂的相互作用
5.4 生物膜与疾病
5.4.1 生物膜与恶性肿瘤
5.4.2 高血压病
5.5 生物膜的研究热点
5.5.1 信号转导途径
5.5.2 由膜蛋白介导的跨膜转运和能量转换
5.5.3 膜脂和膜蛋白的动力学组成和更新
5.5.4 膜的生物力学
5.5.5 发展基于膜的各种技术
小结
思考题
第6章 生物能
6.1 概述
6.1.1 生物氧化的方式
6.1.2 生物氧化反应与体外氧化反应的区别
6.1.3 线粒体的膜相结构
6.1.4 参与生物氧化的酶类
6.2 线粒体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与非线粒体氧化代谢
6.2.1 生物氧化还原与自由能变化
6.2.2 NADH氧化呼吸链
6.2.3 FADH?呼吸链
6.2.4 电子传递体复合物的组成与特性
6.2.5 ATP的生成机制
6.2.6 线粒体的穿梭系统
6.2.7 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和抑制
6.2.8 非线粒体氧化代谢
6.3 活性氧代谢物的产生及意义
6.3.1 活性氧代谢物的生成
6.3.2 活性氧代谢物的作用及伤害
6.3.3 体内活性氧代谢物的清除机制
6.3.4 体内活性氧代谢物增加的原因与防止过量产生的措施
6.4 生物能与生物质能的利用
6.4.1 能量的储存与转换
6.4.2 能荷
6.4.3 光合作用
6.4.4 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
小结
思考题
第7章 糖代谢
7.1 糖的概念及其分类
7.1.1 单糖
7.1.2 低聚糖
7.1.3 多糖
7.2 糖的消化与吸收
7.2.1 糖的消化
7.2.2 糖的吸收和转运
7.3 糖的分解代谢
7.3.1 糖酵解途径
7.3.2 糖的有氧氧化
7.3.3 磷酸戊糖途径
7.4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7.4.1 糖原的合成
7.4.2 糖原的分解代谢
7.5 糖异生作用
7.5.1 糖异生途径
7.5.2 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7.6 血糖
7.6.1 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7.6.2 血糖浓度的调节
7.7 糖代谢途径之间的联系
小结
思考题
第8章 脂类代谢
8.1 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8.2 脂肪的分解代谢
8.2.1 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8.2.2 甘油的分解代谢
8.2.3 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8.2.4 酮体的代谢
8.3 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
8.3.1 磷酸甘油的合成
8.3.2 脂肪酸的合成代谢
8.3.3 甘油三酯的合成
8.4 其他脂类的代谢
8.4.1 磷脂的代谢
8.4.2 胆固醇的代谢
8.5 血脂
小结
思考题
第9章 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代谢
9.1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9.1.1 蛋白质的消化与氮平衡
9.1.2 氨基酸的吸收和转运
9.1.3 蛋白质的腐败
9.2 氨基酸的代谢
9.2.1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9.2.2 氨的代谢
9.2.3 α-酮酸的代谢
9.3 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小结
思考题
第10章 核苷酸代谢
10.1 核酸和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10.2 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10.2.1 嘌吟核苷酸的合成
10.2.2 嘧啶核苷酸的合成
10.2.3 脱氧核苷酸的合成
10.2.4 辅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10.3 抗核苷酸代谢的物质
小结
思考题
第11章 生物调控
11.1 概述
11.2 生物调控的基本物质
11.2.1 生物调控的信号物质
11.2.2 激素及激素的调控作用机制
11.3 细胞-酶水平的调控
11.3.1 细胞结构的调控作用
11.3.2 酶的调控
11.4 化学调控与生物活性分子的设计
11.4.1 酶的化学激活和抑制
11.4.2 酶活性的化学调控与生物活性分子的设计
小结
思考题
第12章 工业生物技术
12.1 生物质能源
12.1.1 燃料乙醇
12.1.2 沼气
12.1.3 生物柴油
12.1.4 生物制氢
12.2 生物基化工产品
12.2.1 1,3-丙二醇
12.2.2 2,3-丁二醇
12.2.3 乳酸
12.2.4 丙烯酰胺
12.2.5 甘油
12.2.6 柠檬酸
12.2.7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小结
思考题
附录 生物化学实验
实验1 大肠杆菌质粒DNA的提取——碱裂解法
实验2 质粒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实验3 核酸的定量分析
实验4 小牛肠碱性磷酸酶的提取及酶活测定
实验5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实验6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
参考文献
Biochemistry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