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国职业教育本质特征及其发展动力

副标题:无

作   者:陈莹 著

分类号:

ISBN:978754265169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论德国职业教育本质特征及其发展动力》讲述了在我国,职业教育企业缺位,职业教育地位低下,成为不争的事实。与此相反,生德国。企业有着联合培养劳动力的传统,职业教育享受着崇高的社会声望。然而,我国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所面临的困难,使得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可“以一种正确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去研究国外教育制度”?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德国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动力,是《论德国职业教育本质特征及其发展动力》的主要内容。德国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职业性”(Beruftichkeit)。从历史角度来看,德国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征和社会需求、政治需求和文化需求这些发展动力密不可分。因此,在缺乏这些发展动力的情况下,要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制度,必定是无果而终。

目录

导言
第一节研究背景
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困境
二、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成
功经验的困境
三、职业教育系统的视角
第二节研究设计
一、研究框架
二、技术路线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目的
第三节小结


第一章职业教育“本质特征”及其“发展动力”之概述
第一节职业教育系统的视角
一、职业教育系统的特点
二、相关研究方法
第二节德国职业教育“本质特征”之解读
一、职业教育实然类型划分
二、职业教育应然类型划分
第三节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动力”之解读
一、职业教育“发展动力”的界定
二、社会需求
三、政治需求
四、文化需求
第四节主要的分析模式
一、概念辨析:“职业导向”、“职业原则”和“职业性”
二、从历史角度看“职业性”及其“发展动力”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二章“职业性”的生成(—19世纪末)
第一节社会需求
一、手工职业的形成
二、商务职业的形成
三、工业职业的产生
四、学徒的出现
第二节政治需求
一、行会承担职业教育任务
二、18世纪—19世纪初期合作主义
第三节文化需求
一、马丁·路德:职业是天职
二、启蒙思想:职业教育的社会价值
三、新人文主义者:普职分离
第四节本章小结
……

第三章“职业性”的嬗变:(19世纪末—20世纪60年代末)
第四章 “职业性”的升华(20世纪60年代末一)
第五章 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经验的局限性
第六章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经验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论德国职业教育本质特征及其发展动力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