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治国理念

副标题:无

作   者:国风著

分类号:

ISBN:978720305613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我们将在《读史札记之二:中国古代的治国理念》中探讨中国最早的合法性统治的观念——《尚书》天命观,以及后来许多政治思想家对同样问题的看法。我们发现《尚书》天命观包含三个元素:超越的天命、地上君王的德与人民。《尚书》天命观肯定君工因为具有保障人民福祉的德,因而获得天的认可,建立合法的统治。其后各家的合法性统治观念,基本上继承了《尚书》的灭命观,冉依思想理路的内在发展与外在环境的要求,呈现出不同的变形。   在先秦时期,一方面是实际统治阶层的崩溃,一方面是统治秩序瓦解而产生的开放环境,使得当时的政治思想家毫无顾忌地刻划他们理想圣王的意象。理想圣王成立的条件是其内在的德。因此有关德的讨论愈来愈深刻与丰富。   

目录

目录
1. 君主教育理论
2. 东宫组织的发展
3. 东宫历事与监国
4. 国学教育与学礼
5. 从侍讲、侍读到经筵日讲
6. 帝学的演变
7. 君主教育之得失
8. 帝制中国的德治与法治思想
9. 德主法辅思想的轮廓——德法兼施的必要性
10. 德主法辅思想的梗概及其理据
11. 唯德论
12. 法治论的理据性质与施行原则
13. 法治论中的进步思想
14. 德治与法治思想之概括
15. 儒家思想体系中的道德、政治与知识
16. 先秦儒家“道德政治”信念的创发及其转折
17. 汉唐儒者对于道德与政治之关系的思考
18. 宋儒对于道德与政治之关系的再安排
19. 关于道德与政治之关系的思考历程
20. 托古改制——历代政治改革的理想
21. 王莽的托古改制
22. 王安石变法
23. 戊戌变法
24. 对托古改制的评析
25. 仕与隐——传统中国政治文化的两极
26. 孔、孟、荀的“道仕”、“时隐”思想
27. 庄子的“反仕”、“身隐”与韩非的“禄士”、“反隐”思想
28. 帝国官僚体制下的仕与隐:两汉魏晋南北朝
29. 帝国官僚体制下的仕与隐:唐、宋
30. 仕与隐的政治文化思想
31. 天与人归——中国古代思想中政治权威合法性的观念
32. 《尚书》中的天命观
33. 孔子的德治主义
34. 孟子的“仁政”思想
35. 荀子的“绝对圣王”
36.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
37. 黄宗羲的《原君》
E
c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国古代的治国理念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