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是一部探讨民法哲学问题的论文集,从财产及其意义、财产的取得及其方法、财产及其反思、民法法典化及其他这四个方法进行了论述。
本学科现有专职教师(不含行政管理和学生管理人员)76名,其中教授16名。副教授28名。拥有1个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校级科研机构, 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复合型知识产权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门重庆市精品课程。本学科长期专注于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婚姻家庭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房地产法、金融法、医事法等8大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先后组织出版了《中国不动产法研究》、《家事法研究》2份学术刊物以及“民商法学博士文库”、“西南知识产权博士文库”2个博士文库。为了弘扬民商法精神,本学科在继续组织出版原有出版物系列的基础上,又推出了这套“西南民商学人文库”、“西南民商法学阶梯”、《民法哲学研究》、《西政民商教授讲演录》等四个学术系列。其中“西南民商学人文库”收录了本学科16名教授和部分副教授的前沿性研究成果,既是对我校民商法学科近几年学术成就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与其他学校同行专家进行切磋和交流的良好平台,相信会对我国民商法学更多>>
目录
财产及其意义
不动产,何以让我们安身?
物、财产,我们为什么要拥有?
财产的取得及其方法
我们凭什么取得物权?
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研究
取得时效的实践价值
物权变动的公示主义
物权合意主义及其对我国民法实践的价值
财产及其反思
民法上物的扩展之反思
希望着的社会:所有权盛衰原因论
民法法典化及其他
违约与精神损害赔偿
当代生物技术下民事主体的困境
民法法典化的价值、模式与学理
不动产,何以让我们安身?
物、财产,我们为什么要拥有?
财产的取得及其方法
我们凭什么取得物权?
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研究
取得时效的实践价值
物权变动的公示主义
物权合意主义及其对我国民法实践的价值
财产及其反思
民法上物的扩展之反思
希望着的社会:所有权盛衰原因论
民法法典化及其他
违约与精神损害赔偿
当代生物技术下民事主体的困境
民法法典化的价值、模式与学理
财产,如何让我们安身?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