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此书初成于一九四○年,五年后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六十余年来,
中外学子读之,引之,莫不奉为经典巨著。
全书按政治思想的历史背景,概括为封建天下之政治思想、专制天下之
政治思想与近代国家之政治思想三大部分;按政治思想的演变趋势,又分析
为创造、因袭、转变及成熟四个时期,凡五编二十五章,上起先秦,下至孙
文。本书采政治学的观点,用历史学的方法,略叙晚周以来两千五百年年间
政治思想之大概;体例以时代为经,以思想派别为纬,取材以前人著作之最
有理论价值者为主;叙述各家思想,力求客观之态度,偶有评论,也是意在
辨明其历史上的地位,而不是任意抑扬,臆断得失。
目录
增订版弁言
凡例
绪论
第一编 封建天下之政治思想——创造时期
第一章 先秦政治思想之流派
第一节 历史背景
第二节 地理分布
第三节 交互影响
第四节 时代先后
第二章 孔子
第一节 孔子之身世及时代
第二节 从周与正名
第三节 仁
第四节 德礼政刑
第五节 君子
第六节 大同小康与三世
第三章 孟子与苟子
第一节 孟荀之身世及时代
第二节 民为贵
第三节 定于一
第四节 一治一乱
第五节 礼
第六节 治法与治人
第七节 天人之分
第四章 墨子
第一节 墨子之身世及时代
第二节 兼爱交利
第三节 尚同
第四节 天志明鬼
第五节 尚贤
第六节 节用
第七节 非攻
第五章 老子与庄子
第一节 老庄之身世及时代
第二节 反者道之动
第三节 无为而无不为
第四节 齐物外生
第五节 在宥
第六章 管子
第一节 管子之身世及时代
第二节 尊君与顺民
第三节 以法治国
第四节 经俗
第五节 经产
第六节 经臣
第七章 商子与韩子
第一节 商韩之身世及时代
第二节 势
第三节 农战
第四节 法
第五节 术
第二编 专制天下之政治思想——因袭时期
第八章 秦汉之翼与法
第一节 墨学之消沉
第二节 李斯
第三节 法家思想之余波
第四节 法儒之争胜与合流
第九章 贾谊至仲长统
第一节 儒学之复兴
第二节 贾谊
第三节 董仲舒
第四节 董子以后之天人论
第五节 桓谭至仲长统
第十章 《吕氏春秋》至王充《论衡》
第一节 道家与杂家
第二节 汉代之黄老
第三节 《吕氏春秋》
第四节 《淮南鸿烈》
第五节 王充《论衡》
第十一章 王弼至葛洪
第一节 魏晋老庄思想之背景及渊源
第二节 无为
第三节 无君
第四节 列子
第五节 葛洪
第六节 佛教所引起之争论
第十二章 韩愈柳宗元林慎思
第一节 唐代儒学之复盛
第二节 韩愈
第三节 柳宗元
第四节 林慎思
第十三章 唐朝五代道家之政论
第一节 唐代道教之尊崇
第二节 元结
第三节 无能子
第四节 罗隐
第五节 谭峭
第十四章 两宋之功利思想
第一节 宋代思想之大势
第二节 李觏
第三节 王安石
第四节 陈亮
第五节 叶逋
第十五章 元韦占党人及理学家之政论
第一节 司马光
第二节 苏洵苏轼及苏辙
第三节 邵雍
第四节 二程与朱陆
第五节 《忠经》
第三编 专制天下之政治思想二转变时期(上)
第十六章 明代专制思想之反动与余波
第一节 刘基
第二节 方孝孺
第三节 张居正
第四节 吕坤
第十七章 王守仁与李贽
第一节 王守仁
第二节 李贽
第三节 西学之初来与失败
第十八章 明末清初之反专制思想
第一节 专制之覆辙
第二节 黄宗羲
第三节 唐甄
第四节 顾炎武
第十九章 王夫之
第一节 制度论
第二节 民族思想
第三节 吕留良与曾静
第二十章 太平天国
第一节 政治思想之消沉
第二节 太平天国政治思想之背景
第三节 太平天国之政治理想
第四编 近代国家之政治思想——转变时期(下)
第二十一章 戊戌维新
第一节 戊戌维新之历史背景
第二节 康有为之政治哲学
第三节 大同之理想
第四节 康有为之维新论
第五节 谭嗣同
第二十二章 梁启超
第一节 身世与学术
第二节 世界大同与民族国家
第三节 民权与君宪
第四节 民治理论
第五节 进步思想
第二十三章 戊戌前后之维新思想
第一节 冯桂芬
第二节 张之洞
第三节 何启与胡礼垣
第四节 严复
第二十四章 辛亥革命
第一节 革命运动之勃兴
第二节 邹容《革命军》
第三节 同盟会时代之革命思想
第四节章 炳麟
第五编 近代国家之政治思想——成熟时期
第二十五章 孙中山(本编缺文)
附录
中国政治思想史参考资料辑要凡例
中国政治思想史参考资料绪论
引用书目
凡例
绪论
第一编 封建天下之政治思想——创造时期
第一章 先秦政治思想之流派
第一节 历史背景
第二节 地理分布
第三节 交互影响
第四节 时代先后
第二章 孔子
第一节 孔子之身世及时代
第二节 从周与正名
第三节 仁
第四节 德礼政刑
第五节 君子
第六节 大同小康与三世
第三章 孟子与苟子
第一节 孟荀之身世及时代
第二节 民为贵
第三节 定于一
第四节 一治一乱
第五节 礼
第六节 治法与治人
第七节 天人之分
第四章 墨子
第一节 墨子之身世及时代
第二节 兼爱交利
第三节 尚同
第四节 天志明鬼
第五节 尚贤
第六节 节用
第七节 非攻
第五章 老子与庄子
第一节 老庄之身世及时代
第二节 反者道之动
第三节 无为而无不为
第四节 齐物外生
第五节 在宥
第六章 管子
第一节 管子之身世及时代
第二节 尊君与顺民
第三节 以法治国
第四节 经俗
第五节 经产
第六节 经臣
第七章 商子与韩子
第一节 商韩之身世及时代
第二节 势
第三节 农战
第四节 法
第五节 术
第二编 专制天下之政治思想——因袭时期
第八章 秦汉之翼与法
第一节 墨学之消沉
第二节 李斯
第三节 法家思想之余波
第四节 法儒之争胜与合流
第九章 贾谊至仲长统
第一节 儒学之复兴
第二节 贾谊
第三节 董仲舒
第四节 董子以后之天人论
第五节 桓谭至仲长统
第十章 《吕氏春秋》至王充《论衡》
第一节 道家与杂家
第二节 汉代之黄老
第三节 《吕氏春秋》
第四节 《淮南鸿烈》
第五节 王充《论衡》
第十一章 王弼至葛洪
第一节 魏晋老庄思想之背景及渊源
第二节 无为
第三节 无君
第四节 列子
第五节 葛洪
第六节 佛教所引起之争论
第十二章 韩愈柳宗元林慎思
第一节 唐代儒学之复盛
第二节 韩愈
第三节 柳宗元
第四节 林慎思
第十三章 唐朝五代道家之政论
第一节 唐代道教之尊崇
第二节 元结
第三节 无能子
第四节 罗隐
第五节 谭峭
第十四章 两宋之功利思想
第一节 宋代思想之大势
第二节 李觏
第三节 王安石
第四节 陈亮
第五节 叶逋
第十五章 元韦占党人及理学家之政论
第一节 司马光
第二节 苏洵苏轼及苏辙
第三节 邵雍
第四节 二程与朱陆
第五节 《忠经》
第三编 专制天下之政治思想二转变时期(上)
第十六章 明代专制思想之反动与余波
第一节 刘基
第二节 方孝孺
第三节 张居正
第四节 吕坤
第十七章 王守仁与李贽
第一节 王守仁
第二节 李贽
第三节 西学之初来与失败
第十八章 明末清初之反专制思想
第一节 专制之覆辙
第二节 黄宗羲
第三节 唐甄
第四节 顾炎武
第十九章 王夫之
第一节 制度论
第二节 民族思想
第三节 吕留良与曾静
第二十章 太平天国
第一节 政治思想之消沉
第二节 太平天国政治思想之背景
第三节 太平天国之政治理想
第四编 近代国家之政治思想——转变时期(下)
第二十一章 戊戌维新
第一节 戊戌维新之历史背景
第二节 康有为之政治哲学
第三节 大同之理想
第四节 康有为之维新论
第五节 谭嗣同
第二十二章 梁启超
第一节 身世与学术
第二节 世界大同与民族国家
第三节 民权与君宪
第四节 民治理论
第五节 进步思想
第二十三章 戊戌前后之维新思想
第一节 冯桂芬
第二节 张之洞
第三节 何启与胡礼垣
第四节 严复
第二十四章 辛亥革命
第一节 革命运动之勃兴
第二节 邹容《革命军》
第三节 同盟会时代之革命思想
第四节章 炳麟
第五编 近代国家之政治思想——成熟时期
第二十五章 孙中山(本编缺文)
附录
中国政治思想史参考资料辑要凡例
中国政治思想史参考资料绪论
引用书目
中国政治思想史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